海纳百川 汇集精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club2008 科学的精神,需不骄不躁,不傲不馁,踏实进取,与时俱进,刻苦探索创新

博文

发现水稻耐淹水的关键基因

已有 4892 次阅读 2009-11-2 11:44 |个人分类:科研论文|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基因, 水稻, 耐淹

这篇研究的发现,对于目前全球种植水稻以淹水方式防治杂草,以及促进其他作物耐淹水的育种等范畴,都有重大影响。

论文刊登在国际专业期刊《科学—信号传导》(Science Signaling),该期刊隶属于国际顶尖期刊《科学》(Science)集团,专门以报道有关分子生物、神经科学、微生物、生理学与医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最前端创新性论文为主。论文第一作者李国维是余淑美研究员的博士生,目前就读于国防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研究团队指出,淹水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灾害,通常导致作物缺氧而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水稻是唯一耐淹水的主要作物,但是分子机制一直未被破解。

本篇论文重要的贡献是清楚呈现“蛋白激酶”(CIPK15)为调控水稻耐淹水的关键基因。研究团队发现,当水稻种子在淹水状态下,将缺氧讯息传递到CIPK15,接着再调控细胞内具有监测能量多寡及感应逆境的多功能蛋白激酶(SnRK1A),然后透过糖讯息传递途径在水稻种子内大量制造淀粉水解酶(amylase)将淀粉转化成糖,同时大量制造酒精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将糖发酵产生能量(ATP),使种子有足够碳水化合物及能量而能够在水中发芽。等小苗快速生长至水面可以呼吸更多空气后,根部以同样原理制造碳水化合物及能量,而使植株可在半淹水稻田中生长。其他谷类作物及杂草并无这些能力,因此无法在水中发芽及生长。

余淑美研究员指出,水稻不怎么喜欢淹水,但是可以忍耐淹水。因此,传统稻农的智慧是利用淹水方式去除杂草,可以大量减少人工及除草剂。因而目前全球80%的水稻田,藉此耕种方式来生产足以养活全球近半数人口的稻米。

文章见:Coordinated Responses to Oxygen and Sugar Deficiency Allow Rice

引自:《科学—信号传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552-266922.html

上一篇:哈佛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训言
下一篇:2009年新闻消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0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