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ownsand 风沙物理、风沙地貌、治沙工程

博文

书生本色,润物无声

已有 2885 次阅读 2016-3-9 10:2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时隔多年,回忆起校园里的导师,每位毕业生都会有些真实感情的流露,或怨恨,或感激……刚读到这段文字,写得蛮好。


说恩师是书生,形神兼备。恩师瘦高身材,厚底眼镜,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待人诚恳,甚至略有些木讷,活脱一副孔夫子后人的造型。相由心生,在课堂,在实验室,恩师书生气更重,一副认真到底的架势,令生性顽劣的我备感压力。恩师文笔很好,且不论发表的多篇文章及诗词,单看学生论文底稿上的圈圈点点,一字一句,尽显书生本色。


说恩师是书生,还因为这红尘俗世活络人太多,耐得住寂寞,守着一张书桌、一盏孤灯,一门心思教书育人、做学问的书生在世人眼里是那么不合时宜,而恩师正是这样的人。每逢种秋,恩师总要慷慨解囊,做东邀弟子吃饭,弟子们多呼朋唤友同去,独恩师孤家寡人。恩师与远在山东老家的妻女多年分离,独守心中一片净土,教书、考察、实验,难得有暇回家探亲。学问与亲情,学生与家人,取舍间看似简单,个中滋味又有谁人知?


当初年少轻狂,视做学问为畏途,对恩师作为很是不解,言辞间颇有不逊。恩师倒不以为意,把师生探讨作为人生乐事。年轻人浮燥,研读艰深论文坐不住,对野外工作却很有兴趣,待踏上旅途才知世上无易事。所到之处多荒无人烟,虽有迎风长啸、登高远眺之乐,但采样工作很艰苦,风餐露宿是常事,村民巧手难为无米之炊,一顿不干不净的腌菜拌面已是美味,时不时还要提防野狗、毒蛇偷袭。尽管如此,闲暇时畅谈仍很愉快,师生界限不见了,在交流中彼此更加理解,更多领会到恩师的为人之道、向学之心。


恩师心地善良,宽容待人,对学生多春风化雨,少疾风骤雨,罕见的几次发怒也是出于对学生学业的担心。少年人是需要当头棒喝的,曾经心里这么嘀咕,但出于私心从未对恩师提过。好在恩师对课业、论文催促甚紧,要求也颇高,我等愚钝之徒不但顺利毕业,还发表了论文。恩师潜心教人,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奖,弟子从业后在各自领域都有进步,谈起恩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恩师治学严谨,主要从事气候与环境变化、环境考古与历史地理、自然资源测度和评价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系统开展了鄂尔多斯地区、河西走廊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的研究,在干旱区古湖泊、古气候研究方面也取得进展,尤其在沙漠古城址考察、古城址确定、“夯层沙”发现、新仙女木事件的芒硝记录、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与机制、人类活动对湖泊变迁影响量级的划分以及利用R/S方法定量分析城市化过程气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创建性成果。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恩师在教学科研上成果颇丰,但书生本色不改,向学之心依旧。毕业多年,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日丰,我也慢慢沉静,深醒学习期间获益匪浅,对恩师日益理解、欣赏、景仰。撰此小文,谨向恩师致以深深谢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194-961501.html

上一篇:本科阶段的导师?
下一篇:申请基金的感受
收藏 IP: 210.72.80.*| 热度|

5 赵美娣 谢平 王启云 吕洪波 蒋永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