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ownsand 风沙物理、风沙地貌、治沙工程

博文

编辑 精选

已有 888 次阅读 2024-6-23 18:1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编辑,按字面理解,就是对资料或现成作品进行整理和加工的人,但学术刊物并非如此。

每篇已发表的论文都是作者、评审人、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者们取得进展,整理稿件,选择期刊,发给编辑;编辑选择评审人,根据评审意见做出接受、修改或退稿等决定。接受和退稿都很简单,唯有修改可能需要多次折腾,但修改稿最终命运仍由编辑决定。学术就是这么简单!

实际上,编辑工作远没这么简单。期刊编辑部大概有这三种运营模式:第一,主编领导下的成员负责制,把稿件分给编委,发表时注明接受编委名字,以示负责。出版前,由编辑校对。这种模式下,论文质量基本能保障。但是,有的刊物明确规定,只接受教授投稿,虽然减少了工作量,但容易拒绝了新想法,不利于提高刊物品味;第二,编委会充当略微负责或完全甩手掌柜角色,稿件主要由专职编辑处理;第三,出版商和编辑搭建平台,来者不拒,只要作者能提供稿件处理费或版面费即可。

第一种模式的出版量很小,毕竟编委们精力都很有限。第三种模式的出版量越来越大,因为有市场需求,虽然为众多科研人员所不齿。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第二种模式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编辑收到稿件该怎么做?

1)绝大多数编辑都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严格按稿件流程处理。

2)主编或编委的及其打招呼的稿件,原则上应该按流程处理。实际上,未必走同行评审程序。

3)约稿,原则上应该按流程处理。实际上,未必同行评审。

如果上述3条还算正常,下面的有些离谱:

1)作者投稿五六个月,返回一句“不在本刊发表范围”或者退稿通知完全空白。

2)评审人认为挺好/差的工作,写了一堆修改/反对意见,直接被无视。

3)编辑不懂专业,胡乱篡改,反正我的刊物我做主,发表后是作者的问题。

4)编辑习惯于给作者打电话,虽然我们的社会讲究交往,但学术论文最终要落实到白纸黑字上!

5)……

作者和评审人其实是一个群体,只有与编辑精诚合作,才能把研究结果呈现给读者。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应该以更美的姿态展示出来,编辑要加油哟!尤其是中文刊物编辑部里那些不专业的编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194-1439410.html

上一篇:202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
收藏 IP: 210.72.80.*| 热度|

3 尤明庆 杨正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