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之无耻,是为国耻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9日发文称,一位“供职于北京某知名大学但希望匿名的教授”接受该报电话访问时说:
“1945年8月,聚集在方正县的日本开拓团成员主要是日本农民,而且以老幼妇孺为多。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人是在日本投降后等待遣返的非军事人员,他们投降了,即使是军队,也还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何况他们不是军人。日本军国主义把这些日本穷人弄到中国,他们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这些人中有5000多人病死在方正,方正人民为他们修建公墓和立名录墙,是人道主义的体现。现在弄成这样,对战争遗孤的后裔并不公正,对方正县政府也不公正。”(«北京学者:在舆论不当引导下 日开拓团石碑成为 民族主义发泄目标» 新加坡联合早报 8月9日)
该匿名教授强调,日本开拓团成员主要是农民不是军人,却回避了他们是不是侵略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日本官方文件中早有清晰的表述。1936年8月25日,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正式宣布,将大规模向中国东北移民作为日本的七大“国策”之一:“向满洲输送内地农业移民,以大致二十年迁入约百万户500万人为目标”。关东军《对满移民的全面方针和移民计划案》规定,日本向东北的移民团主要职能是:
“在满洲国内扶植日本的现实势力,充实日满两国国防、维护满洲国治安,并建立以日本民族为指导,以谋求远东文化之成就”
这样的定位是基于对日俄战争后政策的反思:
“没有采取增殖邦人手段而放任自流,导致无日本人实际势力存在的结果。……(如果)日俄战争后就积极移入众多邦人,这次满洲事变就不致于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兵不血刃地结束,因此,今后务必要把培植我之实力放在第一位”
据日本方面的地图,所谓开拓团遍布东北,尤其集中在黑龙江,这样的布局一方面在于占领这里大量的良田,更重要的是配合关东军的战略重点:防范苏军,镇压抗联。“作为对苏防御、作战上的军事辅助者,以及关东军的协作力量”,“一旦有事之际作为关东军的后备兵力”,“镇压反满抗日武装部队”。为此,对移民的成员,《满蒙移植民事业计划书》提出“以在乡军人为主体”,《关于满洲农业移民要纲案》则提出:“农业移民,是以在乡军人为主体。在警备上是屯田兵制的组织,具有充分的自卫能力。”
可见所谓“开拓团”执行的是日本吞并东北的国策,而且有着明确的军事职能。匿名教授强调其为主要是农民,而掩盖其侵略者的真相,是在事实判断上的昏聩还是其价值取向使然?
为侵略者立碑,遭到了国民的强烈声讨,却刺痛了匿名教授,称之为“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否认这是在为侵略者立碑。这个判断的背后是清晰的价值取向:对侵略者同情有加,称之为“穷人”“受害者”,抱怨对其“不公”。
匿名教授进一步称:“现在网络上骂日本、骂政府比较流行,似乎只要骂日本、骂政府就是英雄。但要骂在点子上,骂准日本军国主义这个目标,否则只能是逞一时之快,对社会进步没有好处。”
这个逻辑就是,理论上可以骂日本军国主义,而现实中却因该为侵略者立碑。
但匿名教授将“呈一时之快”和“社会进步”对立起来的视角起来却值得我们深思。
日本走向现代主流文明始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仅6年后,日军就入侵台湾,吞噬琉球,此后对华侵略战争持续不断,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可以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伴随着一部日本侵华史。在中国,这是一部血泪史,而在日本却靠扩张领土、掠夺资源、输出商品、输出资本缓解了资本利润极大化造成的爆炸性的国内危机。
当年日本电影«望乡»描述了从幕府末年(1897)开始,直到昭和初年(1920),日本政府为了积累资金发展资本主义,大力推行海外色情行业,将一些贫苦人家的女儿买到海外当妓女。1903出生的小林多喜二,描写了他眼中社会底层遭受的残酷剥削和由此导致的罢工。直面现实的小林多喜二深为日本统治集团痛恨,1933被片警毒打致死,时年仅30岁。事实上日本是东亚最早传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早在1904年就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包括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董必武在内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都是先在日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利润极大化造成的社会内部矛盾之深重。
其实,所有先发资本主义国家都面对过类似局面,都试图靠向外扩张来缓解内部矛盾,这才是日本不惜以蛇吞象的气势死死咬住中国的根源,所谓军国主义,不过是问题的表象。战后的日本,用经济手段代替战争手段,主要不再依赖领土的扩张,转而试图占领产业链的上游,在“全球化”的旗号下,兜售所谓“雁行战略”,先诱使、后迫使其他国家屈身产业链的下游,为其提供劳力、输出资源、创造利润、消纳污染,借以缓解其内部矛盾。
而这一切,在我们的主流学者眼中,都是“社会进步”,对抗这种扩张的行为则被称为“呈一时之快”。1932年1月21日,蒋介石发表《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称“万不可逞一时之快心,轻言绝交宣战,而斫丧我四万万人民与中华民族之命脉”。看来我们的匿名教授与蒋委员长心有戚戚焉。
呈一时之快固然于事无补,但将一部付出了千百万国人性命的历史仅归之于“军国主义”,而不深思战争的根源,反将战争的根源视为“社会进步”,这样的人在侵略战争的受害国里,居然成了教授,证实了中国教育系统的堕落。
更令人无言的是,这位匿名教授教导方正县:“如果不以县政府的名义为日本亡者立名录墙,而以方正县民众的名义去做这件事,可能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事儿是县政府干的,却要盗用“方正县民众的名义”,无怪乎一些官员动不动就堂而皇之地宣称“我代表……”,原来这把戏是教授先生教的。这样的教授只能让国人想起龚自珍的论断:“士之无耻,是为国耻。”(龚自珍《明良论二》)所以他只能匿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