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做学问的境界

已有 16034 次阅读 2014-10-19 13:1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科研, 院士, 学问, 境界

做学问的境界
贾伟

     前阵子诺贝尔奖“发榜”,科学网照例狠狠地热了一阵,而热议的话题历年都相同,一年一度,山重水复:为嘛中国学者又被诺奖擦肩而过了?说说诺奖里面的黑幕白幕以及石榴裙的故事,我与诺奖得主他小舅子的邻居曾经很熟络,如此等等……
     一直以来世人喜欢用王国维的一段话来阐述做学问的境界。王在《人间词话》第二篇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有人把这“三境界”的说法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归纳,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本人或许是因为从没完全经历过这三个境界,至今也不认同: 怎么可能呢?有木有搞错!这山就是山,这珠宝怎么看还是珠宝嘛!
     王国维先生用了三句情意款款的词来说做学问的境界,让后人跟着浮想联翩了好几十年。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三句词表述的仅是一种探求过程,或者说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而做学问之境界,应该比这简单,用两句话可以概括。第一个境界用《诗经-国风秦风》里的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个境界是陶渊明的《饮酒》中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前一个境界是在一种外因诱导下的追索;后一个境界是一种兴趣使然。前者说的“伊人”是一个虚景,实景中是奔跑着的追逐目标(功利)的我;后者展现的是一种“无我”,没有我,只有景,或者我也在景里。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过去的十年里,我参加过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报告人有诺奖获得者,外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其中除了报告内容比较精彩外,中外院士们在同台报告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让我感到很有意思。
     说实话,中国院士与国际(大牌)同行同台探讨学术前沿问题,这件事本身就有点意思。因为我们心中清楚,只有为数很少的国产院士能够这么做。我在此点评一下过去一些场合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和外国(主要是美国)院士之间做报告的差异。差异大致有三个地方。首先是表达上的,我们抛下语言差异(中国院士有的讲英文,也有是讲中文由大会同声翻译),中国院士们的表达大多喜欢用空乏、模棱两可的语句和方式、甚至创造出来不知所云的新词来说话,不少人喜欢提及历史悠久、中医博大精深等外围的东西,喜欢引经据典,把演讲的圈子划得很大;外方院士表达则多是主题明确,言之有物,深入浅出(而不像中国同行浅入深出),数据的展示层层递进,逻辑性强。当然外国院士有些也喜欢以科学与人文并重、医哲互融的方式来探讨问题,但他们更喜欢用实验证据来支撑每一个说法。第二个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中国大牌科学家们近年也经常发些“高点数”的文章,因此,喜欢在台上把他们发的最高影响因子的几篇论文一一讲出来,但给人的印象是在发散性地讲论文,而文章结论相互关联度并不大;外国大牌科学家也讲论文,但多半是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把论文也包括小论文都串起来,一个故事娓娓道来。最后一个差别严格意义上讲微不足道,但我还是多次在笔记里记下了相同的观察。在演讲最后一张鸣谢的幻灯片上,外国科学家多半列出3-5个课题组的成员,外加一大批合作者;中国科学家们则列出一大批课题组成员,有的喜欢秀(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的)全家福照片。
     这三个差别反映的东西不一样。第一个是科学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第二个反映的是科研目的上的差异,国产院士们有不少对科研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做文章”上,通过“做文章”这样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来看科研,我发的文章达到顶级刊物了,所以我也跟你们外国院士一样,是顶级科学家了。第三个差异是科研方式上的,它告诉我们这些“顶级文章”是如何得来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无须多言。
     回到前面的三个境界论或者说三个阶段论,我觉得国内很多(也包括国外不少)的大科学家们几乎每个人都越过了这三道坎,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成功,买卖做得都很大。但从境界上看,就不一定了。绝大多数应该在我划下的第一重境界 - 在功利的驱使下前行。他们能搞定对岸雾霾中的那个“伊人”,但不一定能看到陶老师眼中的“南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836900.html

上一篇:也谈高考和教育改革
下一篇:也说“评副教授”到底“缺什么”
收藏 IP: 128.171.232.*| 热度|

96 罗德海 齐国臣 陈楷翰 蒋永华 曹聪 刁空非 杨正瓴 魏武 曾泳春 武夷山 陆泽橼 张能立 杨顺楷 王德华 龚直文 王春艳 林树海 刘艳红 曾正容 李毅伟 李学宽 王芳 季丹 杨田 朱教君 李天成 梁洪泽 雷栗 赵美娣 王世喜 梁进 陆俊茜 唐凌峰 王晓明 戴德昌 璩存勇 王善勇 刘安金 李宁 林中祥 牛丕业 张鹏举 褚昭明 刘全慧 陈安 李建雄 韦玉程 李大斌 彭思龙 毛秀光 应行仁 高绪仁 卫军英 董全 王少新 刘忠波 曹周阳 邢志忠 孙中亮 侯沉 史燕青 闫尊强 陈理 徐晓 强涛 陈松战 欧阳瑶 张海霞 叶华 王锟 韩睿明 李兆良 陈瑶 bridgeneer zhngshai anran123 jimiyg biofans htli neilchau cloudyou nature2014 kexuegzz LongLeeLu W6827588 shgrs loyalSciencefan ybyb3929 xiaobaobao888 dreamworld JIANHUN hao crossing Veteran11 xj5106 ShowAttitud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