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m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ms

博文

我在过去的九年半中做了些什么

已有 10662 次阅读 2016-2-12 08:5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


我在过去的九年半中做了些什么科研工作

我在网上讲创造力的事,总也应该讲讲自己的工作做得如何。否则常常有人看了我的帖不舒服,多次提醒我不要因为自己不行就 认为别人也不行。

我于2006 底到香港中文大学工作 (之前在阿斯利康英国研发部 AstraZeneca R&D UK),迄今在中文大学完成 主要的工作有:

1首次提出了女性椎间盘在绝经期后加速退变。结果是在中青年群体椎间盘退变男性常见/重于女性- 原因是男性的体力活动强于女性 (this was already known),而在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结果是在老年群体椎间盘退变常见女性重于男性。我们用磁共振检测到的交界年龄在53岁左右,而用椎间隙狭窄作为指标的话,交界年龄在58岁左右.  这方面国际上已经认可我的意见。

>> 2016-5-6 加: 4月发表了文章,证明女性椎间盘在绝经期后加速退变后引起腰背痛发病率增加

2. 一般心血管病男性多于女性,因为雌激素对于心血管病有保护作用。另外吸烟酗酒等因素也是男性比女性更加常见。但是有个另外是脑血管瘤女性多于男性。脑血管瘤破裂引起的死亡率很高。迄今一般认为脑血管瘤及破裂女性多于男性的原因与绝经期性激素波动及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并有两个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说明女性绝经期后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后即给与女性人工雌性激素- 女性脑血管瘤破裂的风险下降。而我的观察发现,脑血管瘤破裂在37岁以前男性多于女性,而37岁后女性多于男性(国人数据). 我们的观察提示绝经及雌激素水平下降不是脑血管瘤女性多于男性的唯一重要因素 (in English, menopause and the relative lower estrogenlevel is not the only dominant causing factor) , 这方面我的文章刚刚校样.  因此有待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认可。但是观察的样本量有多中心的5800例脑血管瘤破裂病人,而且单个中心之间趋势一致,问题应该不大。因此,我要继续寻找脑血管瘤及破裂的其他原因。

3. 大家知道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很常见,在中国主要与乙肝相关,后期可以引起肝功能衰竭或肝癌。我于08年提出一种磁共振方法可能以较早前检测肝纤维化,09/10年用两种动物模型进行了验证。11年发表了该技术应用于正常人肝脏的可能性及正常值范围,12 会议交流了小样本病人的可行性.  12年及13 年研究搁置。14年两个德国小组分别发表病人文章验证了我们的概念及方法中等数量病人。15年美国文章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概念,并且提出了方法的改进目前我们的工作 1-  进一步改进方法以达到临床推广的可能性;2- 进一步验证这个方法的纤维化检出的早前性

4.  15年首次发表人体肝脏成功进行磁共振CEST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成像。并显示人体吃饭前/吃饭后肝脏磁共振CEST信号的改变非常好玩。


5.1  发表2000例中国老年女性不同年龄段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数据,显示证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南美洲人的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一致,但稍低于欧美白人。女性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本身不是我们首先报道,但我们的样本量大而且结果应该是最可靠的,从而证明了了后面的一点- 人群间的一致性。

5.2  发表2000例中国老年男性不同年龄段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数据这方面的研究以前常常集中于女性

5.3   2000例中国老年女性及2000例中国老年男性不同年龄段的腰椎体滑脱的发生率数据及随访4年后的原有腰椎体滑脱进展率及新发腰椎体滑脱率.

5.nnnnnn 脊柱老年性退变等等 许多稿件已经发表、一些准备中、并且新的一大轮脊柱老年性退研究开始中。2014年欧洲脊柱杂志European Spine Journal 的一篇欧洲专家组review 提到 Wang et al 的椎间盘纤维环磁共振检测方法 remarkable.

以上研究我自己认为我是world excellence.  2011年底  我的材料送美国批阅  三位评委,均对于我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均给予很高的评价(我还做了不少靶向给药的研究,发表在高分的杂志上 (如Angewandte Chemie,  Chemistry European Journal )但还未能临床转化,因此不想在这里提到。

这里提的都是主要是我完成,而且我认为有 lasting impact ) .

评委认为本人完全达到了美国任何研究型大学副教授的水平,而且两位评委住动提出我实际上已经达到美国多数大学正教授的要求。

15年底去首尔 invited speaker,一位首尔国立大学的副教授讲他们学会的活动常常提到我的名字和工作;中又与一位日本学者交流,他描述我的工作是 inspiring.

15年底本学科一位主流杂志的主编与一家人来香港度圣诞节,与我交流了,回美国后即电邮我让我们给杂志写关于椎间盘老年化的综述,我想这样也是对于我工作的很好认可。

6.1 中国首次医师英文应用习惯的调查 2013/2014年完成我想再做一些细致的进一步分析

6.2  中国首次辛亥革命以来的医学发明的调查,半定量的显示了100多年来中国的大陆地区医学发明的表现落后于同一时期的欧美与日本地区,而且文革结束后尚未有明确的加速进步。并用进化生物生物学来解析中国的医学发明落后于同一时期的欧美的原因

see: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48229.html 此文为什么中国长期在科学领域少有重大建树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回答


6.3 医生职业在中国的吸引程度、工作压力、那些医院那些专业那些等级那些省份的医生职业满意度相对较高、医生的孩子们的职业选择取向 (7508位医生)、非医生专业人士对于医生行业的看法等.  我希望这会是对于社会有impact 的调查。我也已经与健康报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了正面的反馈。--- 并计划于俄罗斯 匈牙利 等 东欧国家 开展调查 /俄语 与匈牙利文的文件翻译已经完成。

另外是我于2011年发起一本杂志,现在声誉挺好,如德国马普、MGHUPennMD AndersonUCSF 等都主动给我们投稿的。我们希望能办成业内亚洲第一,与欧洲顶尖杂志水平持平。

-2018-01-12 update-  这部杂志已经被 SCIE 收录

另外是我也写医学科普,14年和15年写过两篇,主要还是给医生们看,但病人也可以理解的,update 一些新的guideline etc.  14年的那篇我在一个医学网站上看到发表半年后内下载了4000多次。


至少理论上,中国存在这样的危险,以后科学呈现加速度发展且应用的思维越来越抽象  -  科学的发展对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越来越赶不上。我举个例子,在二战时、朝鲜战争时、美国越战时,日本后来的中国越南,是可以与美国拼一拼的 put on a decent fight 。越战美国好像伤亡50,000(?)  而现在美国军事的发展,又大距离地拉大差距。这是我得到的信息,详细不知,但是有可能的。

在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打伊拉克,美国武器和战术的发展让中国军方大吃一惊这是有可靠信息的。


>> 见一下信息-引用:

[35]刘全慧  2016-2-1 21:52

baidugoogle基本同时创立。
百度卖了排名卖贴吧,卖了贴吧再排名;
google出了地球出眼镜,最近居然玩起quantumcomputer.  Google 還有開發自動导汽車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只能用baidu而不能用google.

以色列:中国至关重要的盟友 (2014-08-0806:17:56) 中国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铁杆盟友。跟着中国吆喝的国家大多是有求于中国。北朝鲜对中国的敌意是毫不遮掩的;缅甸已经投向美国的怀抱;古巴就等着卡斯特罗咽气,随时可能开启民主化进程;巴基斯坦只是靠着中国牵制比自己强大许多的死敌印度。

歼五是中国第一款战斗机,仿制苏联米格15。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四十几年里,中国歼击机的研发从歼五到歼六歼七歼八,都是细微改动,把机身拉长些,机翅稍微变变形。美国与米格15同时代的F86与歼五外形和性能相当相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飞行员能够在朝鲜上空打下美国飞机的原因。然而美国与歼八同时代的F15F16同歼八相比已经是大相径庭,先进整整两代。十架歼八对阵四架F16,绝对零比十。所以中国在飞机设计上四十年来没有任何质的进步。

中国现在的最先进的现役战斗机是歼十。然而歼十横空出世。是中国的飞机设计人员们一觉醒来忽然开窍了吗?自然不是。是因为以色列. 与之相此,沈阳飞机因为没有这个底子,就只能靠仿制苏制飞机,他们自行研制的四代机至今得不到军方认可,据说在设计上有些地方连门都没找到呢。..前面还有九个以色列倾囊而授的军工项目,其中就包括坦克....以上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第一手资料,因为我当初就参与了歼十的研制中国花成千亿的美元在五大洲到处买朋友,这些酒肉之交为中国所做出的贡献加在一块儿,也起不上以色列为中国所做的。

-- end of quote.


--- 战斗机的事,我不太知道,但是 Google 和百度 的区别 我是知道的。牛逼哄哄的 Alibaba 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核心技术吧。政府保护 和垄断的结果。

中国和西方的技术的差距 是 潜在可能越来越大的。见下图。

当然  俄罗斯、以色列 可以在需要和特定的时候帮我们一下。



我以前去制药公司干研发,希望贡献比做一个单纯的医生对于医学做更多的贡献。但在mega 公司里,个人的贡献好像比较渺小及难以定量。现在我在想,去WHO 工作的话,是否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否会更大一些?

我希望我能有时间做一些更加down to basic roots and fundamental的工作。我看了相当数量的历史书籍、希望做一些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和思考。但时间是个问题,我一般按照欧洲习惯的作息、下班回家后即不再工作。把时间花在照顾孩子、看电视上。

进化生物学好像这些年进步也很快,以前验证了同卵双生子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后,发现遗传对于一个人的作用远远大于环境及教育的影响,现在好像有了更多的DNA水平的数据。

另外是我常常同时参加一些临床医学的会议和工程磁共振的会议,许多年了。在临床医学的会议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定比例的黑人;而在工程磁共振的会议上,10多年来我唯一看到过一个黑人,而且是一个水平非常高的混血黑人(美国本土人  工程 PhD + MD + Cardiology board certification, NIH  - director of an institute)。黑人的能力一般表现在体育、音乐、政治上,不太表现在需要抽象思维的工程数学上。临床医学最需要的是敬业及勤奋工作,而非抽象思维 (顶尖水平的当然除外)。--我看到的明确显示了统计与个体的关系。-两种类型的会议,这方面的反差非常明显。

另外,中日韩与越南近代的美国有过 decent fight,   我有些怀疑即使装备了菲律宾人,他们还是没有能力与美国人好好打一场 (sorry to say this)。越南与中国民族很相近,因此越南是东盟强国。

另外是有一位同事认为我在十年内基本完成了一些学者一生的学术贡献,我可以休息休息了,这倒也是个好主意。把时间贡献给我的孩子。

++

在磁共振方面有两个我比较了解的人,一个叫 Raymond Damadian  亚美尼亚血统美国人,相当于中小学的年龄时朱莉娅音乐学院小提琴。朱莉娅音乐学院大家知道,是俄罗斯以外地方的最好的音乐学院,有人说其入学难于入哈佛。学了8来年小提琴后读大学学数学。其小提琴水平应该非常专业了。数学本科毕业后读医学院。MD后学了几年内科。然后开始制造磁共振成像仪,it was very very very difficult for him at that time. 他提出了一种对于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他也没有得到NIH的资助。经历了无数次挫败 (几百次) 后,终于成功,并显示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磁共振信号 (可以) 不同。在他以前,磁共振只能显示波谱,不能现图像。对于后来没有给予他诺贝尔奖,争议非常大。不过后来别人提出了更加聪明的磁共振信号空间定位方法。


Raymond Damadian 现在是一家磁共振仪器公司的老板。他通过专利搞了很多钱,这也是许多人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诺贝尔奖本身是希望奖励非营利目的的贡献的。

另外一个叫 Dennis Le Behan, 法国人,12 岁时发明一种气象预报方法,此后到现在一直预报一周的气象, 他的个人网叶上有这一项.  大学时同时学医学、物理及计算机这个我觉得很难, 而且是在巴黎综合理工学的,  巴黎综合理工是法国国防部的小型精英学校, 对于数学的要求非常高. 他中间学过神经外科、核医学、图像处理等。最后取得医学位 物理学PhD 及放射学专科医生资格,在磁共振弥散成像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I  等方面是先驱者,这些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临床。

Diffusion MRI is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thod which came into existence in the mid-1980s. It allows the mapping of thediffusion process of molecules, mainly water, in biological tissues, in vivo and non-invasively. Molecular diffusion in tissues is not free, but reflects interactions with many obstacles, such as macromolecules, fibers, and membranes. Water molecule diffusion patterns can therefore reveal microscopicdetails about tissue architecture, either normal or in a diseased state.

In 1984, Denis Le Bihan, then a medical resident and doctoral student in physics, was asked whether MRI could possibly differentiate liver tumors from angiomas. Le Bihan hypothesized that amolecular diffusion measurement would result in low values for solid tumors, because of some kind of molecular movement ‘restriction’, while the samemeasure would be some what enhanced in flowing blood. The first images were obtained on an almost ‘home-made’  0.5T scanner called  ‘Magniscan’ by then CGR (Companie Générale de Radiologie), a French company located in Buc near Versailles in France.


应用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技术显示视神经索。脑外科手术前显示可以避免损伤

            Wang Yi-Xiang et al.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0   DOI:10.3171/2010.7.JNS10393

他现在50多岁,我在14年听过他的一个讲课,两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1他提出人的脑细胞在工作时 (动脑筋时) 脑细胞的形态是变化的;2. 细胞内的水不是H2O 了,而可能是H16O8 之流了。反正我是想不到的。但是他当然面临需要证明这些概念。

Dennis Le Behan 同时会讲日本语、弹钢琴 (大概不是专业水平但是可以表演)、举办过摄影展。Dennis Le Behan 为人谦和,我现在的一个合作者与他是好友;另外我以前一个前同事,也是巴黎综合理工毕业生,在Dennis 手下干活。

另外是早期时,虽然Dennis Le Behan 的数学模型非常好,但是他用的法国造的磁共振设备不是太好,因此出的结果好像欠好,后来去了一段时间美国。美国GE的磁共振设备比法国的质量要好不少,后来的结果好了很多。

Education:  1987: French Board Certification in Radiology. 1984: MD, Doctor in Medicine with Distinction, University of Paris. 1981- 87:Residency in Neurosurgery, Nuclear Medicine and Radiology. Physics (University of Paris): 1987: PhD in Physical Sciences, with High Distinction, Ecole Polytechnique.1985:Extensive Studies Degree (DEA) in Nuclear and Elementary Particles Physics, with Distinction.1984:Maitrise ("MA") in Fundamental Physics, with High Distinction. 1983: Licence("BS") in Fundamental Physics,with High Distinction. HumanBiology (University of Paris): 1979: Higher Studies Degree in Neurophysiology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ctional Exploration. 1978: Extensive Studies Degree (AEA) in Biomathematics, Data Processing and Statistics,with major in Mathematical Models in Medicine.1977: Higher Studie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s.

---

各位看官,如果我也算一个地才的话 (好像与周围的人在一起我也马马虎虎算地才吧,至少也做了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地才> <天才> 的区别一目了然了。中国一个迫切任务,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多产生天才。华人还是有天才的,陶哲轩。南非出生的黄鑫祥(Patrick Shioong ) 也很能干。 科学的真正突破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需要天才。

另外是 天才常常可以在外界条件不是最好的时候也做出杰出贡献。

爱因斯坦在专利事务局的时候条件也不好吧。

---

王羲之 韩愈、柳宗元、李翱、刘禹锡 吴道子 欧阳询、虞世南 颜真卿 柳公权 张旭 怀素 杜甫、白居易 柳宗元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维、孟浩然 岑参、王昌龄 李白 元稹、柳宗元、刘禹锡、李贺 李商隐  杜牧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准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从书法上讲, 王羲之、颜真卿 等也是不可逾越的巅峰。

历史规律 是 杰出 人才 常常 是 一群一群 地 出现的。Charles Murray 指出,“历史已经说明,一个出巨人的年代,也是出‘亚巨人’及其它人才辈出的年代” [Murray C,249 页]

Charles Murray.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1950.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3.

而目前的中国好像不是处在这样的时代


And then:  a species superior to that of man

约翰诺伊曼  天才中的天才  超越了人类的智慧


约翰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是出生于20世纪初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地区并取得高度智力成就的人员之一。

他与下面的人出生于差不多同一个时期 布达佩斯( the Budapest generation ) Theodore von Kármán (生于. 1881 卡门现代航天动力性创始人,钱学森的老师), Georgede Hevesy (生于. 1885/194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LeóSzilárd(生于.1898构思了核连锁反应,构思了电子显微镜。构思了直线粒子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促成了研发原子弹旳曼哈顿计划), Eugene Wigner (生于. 1902奠定了量子力学对称性的理论基础,原子核结构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在纯数学领域也有许多重要工作),Edward Teller (生于. 1908/氢弹之父), and PaulErdős (生于. 1913/,数学家,三岁时就能轻松心算一个人一生所活的秒数.)

John von Neumann ( Hungarian: Neumann János; December 28,1903 – February 8, 1957)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a number of fields, including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functional analysis, ergodic theory, geometry, topology, and numerical analysis), physics (quantum mechanics, hydrodynamics, fluid dynamics and quant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在数学和物理的许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economics (game theory), /博弈论及现代定量经济学之父/computing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linear programming, self-replicating machines, stochastic computing), /计算机之父/and statistics.

He was a pioneer of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or theory to quantum mechan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analysis, a principal member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and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as one of the few originally appointed), and a key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ame theory and the concepts of cellular automata, the universal constructor and the digital computer.

Von Neumann'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self-replication preceded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在DNA发现之前做出了自我复制的数学分析 In a short list of facts about his life he submitted to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e stated "The part of my work I consider most essential is that on quantum mechanics, which developed in Göttingen in 1926, and subsequently in Berlin in 1927–1929. Also, my work on various forms of operator theory, Berlin 1930 and Princeton 1935–1939; on the ergodic theorem, Princeton, 1931–1932."

During World War II he worked on the Manhattan Project with J. Robert Oppenheimer and Edward Teller, develop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behind the explosive lenses used in the implosion-type nuclear weapon.

Along with theoretical physicist Edward Teller, mathematician Stanislaw Ulam, and others, he worked out key steps in the nuclear physics involved in thermonuclear reactions and the hydrogen bomb.

- 美国原子弹和氢弹 理论和实践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Contents

Von Neumann was born Neumann János Lajos.  

Von Neumann·诺伊曼出生叫Neumann János Lajos  -匈牙利语-

By the age of 8, von Neumann was familiar with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but he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history.

截至8岁的时候,冯·诺依曼已经了熟悉微积分,但他特别感对于历史感兴趣。

At the age of 15, he began to study advancedcalculus under the renowned analyst Gábor Szegő. On their first meeting, Szegő was so astounded with the boy's mathematical talent that he was brought to tears.

15岁时,他开始研究著名分析师的Gábor Szegő的指导下开始学高等微积分。在他们的第一次见面,Gábor Szegő对于冯·诺依曼的数学天分如之高此震惊而热泪盈眶。

By the age of 19, von Neumann had published twomajor mathematical papers

19岁的时候,冯·诺依曼出版了两篇非常重要主要的数学论文

By the endof 1927, von Neumann had published twelve major papers in mathematics, and bythe end of 1929, thirty-two papers, at a rate of nearly one major paper permonth.

截至1927年底,冯·诺依曼发表了十二篇非常重要的数学论文,而到1929年底是,发表了32篇论文,以每月近一个重要的论文的速度发表。

VonNeumann's ability to instantaneously perform complex operations in his head stunned other mathematicians.

冯·诺依曼对用心算处理复杂运算能力惊呆了其他数学家。

Edward Teller wrote that von Neumann effortlessly outdid anybody he ever met. Teller also said "von Neumann would carry on a conversation with my 3-year-old son, and the two of them would talk as equals, and I sometimes wondered if he used the same principle when he talked to the rest of us.

爱德华·泰勒写道,冯·诺依曼毫不费力地胜过了他见过的任何人。泰勒还说,“冯·诺依曼常常与我3岁的儿子谈话,而且好像是同龄人见的平等说话,我有时想,当他跟我们其他人讲话时是否他用同样的原则。

Herman Goldstine wrote: "One of his remarkable abilities was his power of absolute recall. As far as I could tell, von Neumann was able on once reading abook or article to quote it back verbatim; moreover, he could do it years later without hesitation. He could also translate it at no diminution in speed from its original language into English.

Herman Goldstine 写道:“他的一个显著的能力是他的绝对记忆能力。冯·诺依曼能够在仅仅读一本书或文章一次后既能引述回逐字; 此外,他能做到多年后也毫不没有犹豫地可以做到这一点。他还可以从原来的语言翻译成为为英语的而且讲法速度一点也不会降低。

"I have sometimes wondered whether a brain like von Neumann's does not indicate aspecies superior to that of man",  said Nobel Laureate Hans Bethe .

诺贝尔奖得主Hans Bethe ; “我有时想知道像冯·诺伊曼的大脑是否表示了一种高于于人类的物种”

It seems fair to say that if the influence of a scientist is interpreted broadly enough to include impact on fields beyond science proper, then John von Neumann was probably the most influential mathematician who ever lived," wrote MiklósRédei in "Selected Letters."

Miklós Rédei in "Selected Letters."  中写道:似乎可以公平地说,如果评估一个科学家的对于包括超出了科学领域的社会影响进行广义解释,足以的正确影响,那么约翰·冯·诺伊曼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

在经济学领域,1944·诺伊曼奥斯卡·摩根斯腾合著的名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他被称为「博弈论之父」。博弈论被认为是20世纪经济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1951年,EDVAC计算机宣告完成。由于他在计算机逻辑结构设计上的伟大贡献,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诺伊曼有着广泛的文化兴趣。六岁时,他能流利的使用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他对古代历史抱着终身的热情,并且以惊人的历史知识闻名。有一个拜占庭史学家曾经说冯诺伊曼对拜占庭史所知比他自己还专业。

·诺伊曼对于一些二战事件的预测,也惊人地正确,包括法国的快速沦陷 及最后美国的局势。

Von Neumnann's assessment that the Soviets had a lead in missile technology, considered pessimistic at the time,was soon proven correct in the Sputnik crisis.

He died atage 53 from cancer on February 8, 1957 at the WalterReed ArmyMedical Center in Washington, D.C.

天妒英才,冯·诺依曼因癌症于195728日,在Walter Reed Army Medical Center  在华盛顿去世,享年53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55686.html

上一篇:西方媒体中的钱学森之问
下一篇:学科的难度 及Anglo Saxon 喜欢学什么?
收藏 IP: 137.189.133.*| 热度|

32 邓敏 刘立 武夷山 刘全慧 陈楷翰 蔡宁 梁洪泽 余昕 王俊卿 蔡小宁 徐志刚 周健 gaoshannankai linjie1019 Jshiang WTChenCU yxjwang wsylws djyql xxhss yjkqwtzj jddhyxx tyswmd kclxhf yunmu qzw biofans decipherer airpupae islandseeker dulizhi95 X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