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尴尬与时间透视 精选

已有 4926 次阅读 2021-9-8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多年前,一名初中生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尴尬》,叙述了如下情节:

一天中午放学后,两个男生XXXYYY留在教室看课外书。XXX指着书上的“尴尬”一词问YYY:“这两个字怎么读?”YYY瞟了一眼说:“读gān gà。”“是什么意思?”XXX问。“意思是——”YYY想了想说:“我给你讲个事儿吧。上周三傍晚,咱们班的女生ZZZ正跑出教室,班主任W老师恰好进教室……”“我也看到了,他们两个人就在门口结结实实撞在一起了,当时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这就是尴尬!”YYY说。XXX连连点头:“懂了,这就是……”“尴——尬——”窗外幽幽地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XXXYYY往窗外一看,班主任W老师直直地站在窗口,定定地看着他们。两个学生急忙把脸埋到书里,不约而同小声说:“太尴尬了!”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就遇到尴尬了。虽然尴尬往往可以很快过去,但是,处境尴尬的个体,感受颇为窘迫,体验很不舒服。“恨不得能有个地缝钻进去”,这不只是文学语言,它就是尴尬之中个体的真实想法——尴尬的场面显得难以承受,个体极力希望能够逃离。

个体陷于尴尬,不仅会有特定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随意反应受到抑制,而且会有特定的心理反应,比如,恐慌愧疚、后悔自责、认知功能受到抑制。因此,尴尬对个体的身心机能都有负性影响。

尴尬,其实是个体处于异常状态,或者说他/她认为的异常状态,而异常的性质与程度,决定了尴尬的水平。只要存在异常状态,特别是与个体有关的异常状态,个体就可能体验到尴尬。这样的异常状态,有的是个体自己造成的,有的是他人造成的。例如,成年人偶尔尿床、与恋人亲昵被人看到,都属于个体自己造成的尴尬。看到别人的私密行为,则是他人造成的尴尬。

从时间透视的角度分析,尴尬的个体是被现在的情境困住了,几乎完全处于紧张、失调之中,造成尴尬的刺激在眼前和头脑中持续存在,个体主要在体验强烈情绪,很难进行认知活动。此时,个体不太能够回想过去的经历,而可能出现的未来信息,也是当前情境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换句话说,尴尬之中的个体,明显感觉现在太漫长、太煎熬,从而,过去和未来似乎不存在了。过去信息不足,个体很难找到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基础;未来信息不足,个体很难发现能够让自己摆脱困境的理由。

由此可见,尴尬的个体,就是卡顿于现在的个体。从而,预防尴尬,即是防止个体卡顿于现在;缓解尴尬,即是把个体从现在的卡顿中解救出来。这里提出4种一般策略。

其一,提高认识。如前所术,尴尬是个体处于异常状态,特别是个体认为自己处于异常状态。如果个体的认识提高了,不把那些状态视为异常,自然可以预防尴尬。

其二,转换信息。既然尴尬是个体被现在信息充斥的结果,那么,用过去信息和/或未来信息挤掉现在信息,就能缓解乃至消除尴尬。个体平时准备几个有趣的幽默段子、渴望的未来愿景,尴尬时马上回想这些内容,就能快速缓解尴尬。

其三,脱离现场。尴尬的情境性很强,因此,摆脱当前场景,自然可以有效缓解尴尬。一般而言,出现尴尬时,个体立刻脱离相应的场合,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许多时候也是可以做到的。

其四,演练预案。从某种意义上说,尴尬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人们可以未雨绸缪,事先形成缓解尴尬的预案,并且进行演练。如此一来,遇到尴尬,启动预案,一切都有章法,自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显然,可以把转换信息、脱离现场,看成两种解决尴尬的预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3419.html

上一篇:后悔与时间透视
下一篇:追随七年,写博半年
收藏 IP: 113.13.47.*| 热度|

11 张晓良 胡泽春 张利华 杨正瓴 刘钢 李东风 刘秀梅 王平平 许培扬 王安良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