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森林火灾谁之过

已有 6903 次阅读 2009-5-30 21:52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质, 灾害, 山区, 火灾, 森林

             

文/马志飞

自全国假日办安排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三天小长假以来,每到这个时候,忙碌的不仅仅是各个景区,还包括国家土地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员。因为,清明扫墓的人们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引燃山中森林,酿成火灾。尽管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国家林业局一再强调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严禁在林内烧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严禁将火种带入山林,但仍然引发了很多森林大火,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发布的消息,200943日至6日清明节期间,全国共监测热点83个,其中反馈林火12起,这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有大幅下降,值得庆幸。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森力资源,严格监管森林,新修订的《森令防火条例》已于200911日起施行。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森林火灾,很多人至今仍记忆犹新。比较著名有:

1987年大兴安岭的“5.6”大火,燃烧了28个昼夜,过火面积约有120万—130万公顷,夺去了213人的生命,毁掉了5.6万多民众的家园;

1994416日~22日内蒙古呼盟红花尔基特大森林火灾,火场面积67127公顷,其中受害森林面积1450公顷,给国家造成了33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200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7.28”大火受害森林面积1.38万公顷,1.6万多军警民和11架飞机连续奋战23个昼夜才将大火扑灭。案例之多,损失之严重,令人心寒。

目前,世界各地每年发生森林火灾达20多万次,平均每年烧毁的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0.1%以上。最严重的特大森林火灾主要有:

1915年发生在西伯利亚的火灾燃烧5个月之久,烧毁森林1200万公顷;

1976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火灾烧毁森林及草原达到1.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

1983年的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大火毁林350万公顷;

1998年澳洲东南部的森林大火烧毁森林150万公顷;

2007824日的希腊发生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森林大火,过火面积接近其国土面积的一半,经济损失约12亿欧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6%

200710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发生森林大火,毁林面积大约为1970平方公里,数万人紧急撤离,英国《泰晤士报》说,加州过火总面积已经相当于日本广岛在1945年原子弹爆炸中被毁面积的160倍,这场灾难因其危害惨重而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200927日,澳大利亚南部的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发生森林大火,燃烧了一个多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被称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山火”,成为该国“百年来最大的自然灾害”。

根据历年来我国的统计数字,我们能够发现一些火灾发生的规律。

1968年~1987年的20年间,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次数为12967次;

19882006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7537次,火灾烧毁森林面积9.7万公顷、火灾受害率为0.56‰;

2006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946起;

2007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9260起,受害森林面积2.9万公顷,人员伤亡94人;

2008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41万起,伤亡174人,受害森林面积5.25万公顷。与前3年均值相比,火灾次数上升47%,但受害面积下降69%,人员伤亡下降50%

2009年仅1月到2月份,全国就发生森林火灾4700多起,伤亡67人,同比均大幅增加。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卫星监测和跟踪反馈,21日至211日这短短的11天时间,全国就有19个省(区、市)发现林火热点1884个,发生林火132起。仅211日一天,就发现林火热点505个,各地反馈林火52起。

总体看来,近20年由于对森林资源加强监管,火灾发生次数比上一个20年明显减少,但2008年和2009年又有显著上升趋势,这不仅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森林火灾的防御,而且需要深思这其中的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235131.html

上一篇:罕见的清末现代化军队照片!
下一篇:不能要的地球物理武器(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