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了 数学史课为什么那么难上? 一文,我有些感慨,这样议论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尤其可贵。由于测绘、测量离不开数学(家),我搜集了基本数学史书籍,读起来津津有味。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从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身上可以受到启发,虽然不如掌握公式、定理来得快捷,不会直接起作用,也会增加对学科的亲近感。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学了、干了40年测量,现在还说不喜欢它,还说当初想退学被父亲阻止的话,我觉得就是没有学科亲近感。亲近,是融入的前提。融入了,才能有所发现、发展,不然就仅仅是不学科知识变成吃饭的工具,吃起来还不够香。从事真心喜欢的专业,是幸福的;否则,若即若离,向心力不足,离心力有余,不浪费生命才怪呢。
有位师弟,听说大地测量外业十分艰苦,开学不久就退学回家复读去了,这也是一种勇气。还有一位女同学,被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班录取后,得知这个班没有文学课,只讲英语课,就不报到,还群发邮件表示不满。这个,就有点儿过分了。“你可以不喜欢某些学科,可别“策反”呀?需要、喜欢英语这个交流工具的,大有人在呢。至于学习的效果,那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也不排除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参加培训班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英语水平,是为了驻留京城、便于寻找文学作品的发表门路。旷课、迟到,都是不脸红的,因为晚上加班写作了。这个培训班里,也有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自身就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做过或者正在当英语老师。一个学期的英语培训,对于口语、书面英语水平的提高,时间都是过于短促了。虽然也安排了一些交流活动、社会时间活动,毕竟效果不够明显。当然,语言类学科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的研修,方式上有较大差异。可是,学科亲近感、融入程度不可忽略。我路遇过一位汉语写作能力超强的同学,感觉她就是不愿意去教室里听英语课程,宁愿在宿舍里奋笔疾书写小说。在英语教室里如坐针毡的人,能指望她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吗?
回到单老师的话题上来。数学史课为什么那么难上?每一门学科,都有历史故事。在百家讲坛现场听各路大神讲三刘(刘邦、刘秀、刘备)时,我曾经觉得,学历史的人真幸福呀!学科历史课程,不是难讲,而是难于被学子接受吧?我旁听过一次北大吴国盛老师的科学通史课,感觉:即使有些并非我致力于其中的学科、学人,挺有意思的。在北师大,也利用双休日听过他的讲座,虽然没有全部吸收或接受他的观点,仍然被他的授课激情感染,科学通史课有意思。具体的学科史,更有意思。如果想深入研究某一学科,不了解其发展脉络,一定会走更多的弯路。
以手头恰好有的《科学年表》为例,它不是教材,只是年表。以五代的发现、中世纪世界、科学革命、工业化世界和20世纪五个重大历史时期,介绍了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梗概。每张开头的导论,都简明扼要地介绍各个学科的发展概况。书中插入的大量图片、照片,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了可读性。
记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是必要的。看到他们的光辉形象,包括童年和成年、老年照片,是有趣的。他们不是抽象的数学家、科学家,是活生生的人。这本书中,还收录了一些专题论文,长短不一。
技术不断进步,科学不断发展。在测绘学科中,在分支学科大地测量中,新技术、新场景的出现,并不会让一些老技术、老场景完全失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技术中蕴含着的思想、方法,往往并不过时。新技术借鉴、运用老的思想、方法,未必都是落伍的。比如仍然在用着的算盘,可以设计为五进制、也可以设计为6、7、8、9进制的,设计为2、3、4进制的,也未尝不可。12、16、24、60 进制的,也有用。每一种进位制,都有优缺点,不可一概而论。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进位制。当然,也可以采取混合进位制。
总之,考察学科发展史,熟悉学科科学史 ,终究会受益的。
意识不到的研读学科发展史的长远功效,会损失一些思想资源。
这,无需强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