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qdriven 创新从身边做起

博文

也谈“年轻的研究者该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已有 3579 次阅读 2009-6-8 16:43 |个人分类:教师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昨天看电视,看到李咏的一个节目里采访王刚老师。王刚老师说起在表演方面演过很多的角色,有几个角色他表演得非常用心投入,但是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演的那些反面角色,特别是和珅,观众非常喜欢。但王刚平时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正气的人物,他自己并不喜欢和珅这个人以及自己演的这个和珅的形象,他自己用心演的形象观众留下的印象并不深。但王刚最终也说,能够有一个观众喜欢的形象对于演员而言,就是幸福的。

由此想到科学网这篇博文,关于方向选择,也颇与此有些关系。自己努力作的,未必能够成功。

再具体分析下去,我觉得从驱动力角度,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一般有几种驱动:1)项目驱动; 2)兴趣驱动;3)资源(或基础)驱动。

项目驱动就是看能找到什么样的项目,根据项目来进行研究。兴趣驱动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事。资源或基础驱动,就是考虑自己目前有什么资源,有什么基础,然后决定自己做什么。

作为年轻研究者,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自己心里一定要自己先把握好。特别是兴趣驱动,年轻研究者的兴趣是不稳定的,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随着接触多了,有可能会换掉。科研探索本身就是很发散的,过程中见异思迁是常事。科研过程似乎就是不断的见异思迁,又反复回归,最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人在35岁左右会有一个感受,会希望构思一个一辈子感兴趣、在未来十几年持续做下去的事情。但在25岁左右的时候,对于自身兴趣以及整体领域的把握,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还不能很清晰。长期兴趣的定位一定是结合了自身的兴趣以及资源特征来作出的折中方案,在这样的条件下作选择,稳定度会高很多。

刚刚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如果对兴趣的判断还不是那么精准,不应当拒绝项目驱动模式。项目除了“有奶便是娘”,还能够给研究人员一个开拓思路接触实际的机会。而且,作研究并培养研究兴趣,如果不能让兴趣与社会需求对接,也会使得研究人员遭遇到一种尴尬而慢慢兴趣枯竭。所以项目并不仅仅意味着“奔着钱去”,研究人员需要在项目中思考自己的兴趣如何与外部需求对接,如何转化出去的问题。这样作项目,项目经历能够转化为对自身兴趣的积累和支撑,而不仅仅是“混口饭吃”。此外,各种纷繁复杂的项目体系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在科研方面的支撑体系,人不可能脱离这个环境而生存的,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做学问,都是作一个项目养下一个项目(或方向)。没有这个培养路径,直接作自己兴趣相关的东西,很容易死掉的,没有支撑就没法生存。毕竟作为年轻科学家,第一位的,是独立意识,是能自我养活,是自我能力验证。然后,再谈到兴趣问题,会感觉自己对自身兴趣的追求和建构是有把握的,是心里相对踏实的。当然,如果自己在自己的兴趣点上能力已经很强,生存不是问题,当然要选择项目来培育兴趣形成积累。

资源驱动/基础驱动对于年轻研究者来讲也是比较正常的,特别是保守性格的人,以这种视角看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选择项目方向,会稳健一些。特别是自己的资源和基础本身的价值就已经很大,不需要再作其他的拓展了,这样考虑方向选择,就更容易成功。但如果本身开拓能力很强,接受新事物很快,资源条件一般,就还是应当尽快转移到项目驱动模式或者是兴趣驱动模式。通过兴趣和项目积累新的资源,并将这些要素协调到新的共振点上去。

 最后,感觉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思索。所以,除了要有一个长期的定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平衡这兴趣、项目、资源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因势利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1500-236960.html

上一篇:从研究生教育看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
下一篇:我对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城市的理解
收藏 IP: .*| 热度|

5 胡俊 曹聪 周春雷 李晓光 谢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