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ar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art

博文

台湾著名生态作家、探险家及摄影家徐仁修北京演讲圆满完成

已有 4089 次阅读 2015-11-14 15:5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台湾著名生态作家、探险家及摄影家徐仁修11月7—9日在京成功举行三场公开演讲。


第一场

 

【主题】写给大自然的情书——徐仁修老师谈自然文学创作

【时间】2015年11月7日(周六) 19:00—21:30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407室

【主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会


徐仁修“写给大自然的情书”系列图书




第二场

 

【主题】儿童自然教育的真谛

【时间】2015年11月8日(周日) 13:30-15:30

【地点】北京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主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


徐仁修“寻找大自然的秘密”系列图书




第三场

 

【主题】亚马逊探险记

【时间】2015年11月9日(周一) 19:00—21:30

【地点】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2301室

【主办】清华大学海峡两岸交流协会


《探险途上的情书:Adventure on Amazon》




现在,点击播放,伴随徐老师的自然音乐,继续往下、往下……


青蛙交响曲

链接地址:http://v.qq.com/page/e/o/k/e01639x8sok.html


晨    歌

链接地址:http://v.qq.com/page/o/f/a/o0163kq3qfa.html



Who is 徐仁修?



徐仁修在福建土楼


徐仁修,我国台湾著名生态作家、探险家及摄影家,自然音乐制作人,国际荒野基金会董事长,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创会理事长。1946年生于新竹,在美丽的芎林乡村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生活,15岁开始野外游历。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八年农业专家的工作。此后,他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西亚马逊河,非洲和中国大陆。所到之处,常常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如,他曾深入尼加拉瓜蛮荒雨林;在亚马逊上游接触原始部落,嚼着酋长递来的山猪肉,上面爬满又肥又恶心的生蛆;在婆罗洲雨林,晚上睡在吊着七个人头的蓝子下面、在比台北县还大的危险沼泽探险;巨蚊轰顶下穿越原始森林,双腿布满蚂蝗横渡河川……即便如此,他也从未畏惧死亡的阴影。回顾自己的荒野人生,徐仁修无限动容地说:“我在大自然中窥见了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学到了谦卑、珍惜与感恩……我看过亚马逊河的雨林、澳洲的花海、新几内亚的天堂鸟,还有无数大自然的美,所以死而无憾。”



新几内亚的天堂鸟

为了拍这些美丽的鸟,徐仁修差点把命丢了


有感于美丽的自然—荒野对于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重大意义,以及人类的贪婪和愚昧所带来的深重的自然生态危机,徐仁修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率先为保护大自然而奔走,1995年在台湾成立荒野保护协会,汇聚更多的力量来从事自然教育、栖息地保护行动。此外,他还推动全球荒野保护的工作,近十多年来陆续在婆罗洲、马来西亚、尼加拉瓜、澳洲成立荒野保护协会,以期借助千千万万个普通公民之力改善生态环境。


徐仁修保护自然所借重的重要工具是纸笔、相机和演讲。他说:“近四十年来,我经常上山下海,以纸笔、相机来记录美丽丰饶的宝岛。为了让儿童有机会与能力接触大自然,我也花好多时间去为孩子们演讲,并带领他们到荒野自然去进行观察与体验。我发现这种播种与扎根的工作是真正保护台湾大自然生机的最佳办法,而且效果显著,这些孩子都懂得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眼光来反省生活与面对自然。”“这些曾深入荒野、受过大自然感动与启示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若是成为政府决策官员,他们不会为虎作伥;若是成为企业家,他们早就明白,‘违反自然生态的投资’对整个地球、人类而言,是极为亏本、得不偿失的投资。”



徐仁修的童心之诗(摘自《村童野径》)



拍摄中的徐仁修


今天,当美丽、生动的大自然渐行渐远之时,当我们日益丧失感受自然的能力之时,他图文并茂的“写给大自然的情书”“寻找大自然的秘密”系列或许将引领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去闻,去听,去品尝”自然,进而感受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自然的奥妙与智慧,以及自然人生的意趣。


我们相信,这是生态文明时代来临前我们每个公民必修的自然教育课。11月7日晚七点,徐老师将在北大畅谈自然文学写作,欢迎对自然文学有兴趣的小伙伴参加!!!




“写给大自然的情书”

——华人世界的自然文学经典

《文汇读书周报》书评


近日,风靡海外华人世界的“自然文学”经典,徐仁修先生的“写给大自然的情书”系列图书(含《思源垭口岁时记》《荒野有歌》《仲夏夜探密》《动物记事》《自然四记》《猿吼季风林》《家在九芎林》等七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徐仁修先生是华人世界著名生态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台湾出版界最高奖——吴三连文学奖得主。1946年生于新竹乡村,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并怀有游历世界的热望。成年后毅然决然地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和中国大陆。


回顾自己的荒野人生,徐仁修曾无限动容地说:“我在大自然中窥见了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学到了谦卑、珍惜与感恩……我看过亚马逊河的雨林、澳洲的花海、新几内亚的天堂鸟,还有无数大自然的美,所以死而无憾。”有感于美丽的自然—荒野对于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重大意义,于是就有了这一系列的“写给大自然的情书”,有了数也数不清的荒野探险故事和生态故事:徐仁修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田园牧歌生活,成年后的荒野探险故事,猎人的故事;四季交替中的天地大美;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丰富多彩的猕猴世界、蛇类世界、鸟类世界,大自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其他动物,以及它们在外形、颜色、身体结构和习性上的无穷奥妙……


在讲述这些隽永的故事时,徐仁修充分显示出了自己作为自然文学大家的卓越才能。一般来说,擅长描写的作家只有眼睛,仅限于描绘。徐仁修同时还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并且多种感官彼此之间都门户敞开。城市里的人从小就被大城市的喧闹声吵聋了耳朵,感觉能力在钝化;与之相反,徐仁修的身心却充满了荒野的气味、流水的声音和天空的明朗,因而能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完整、鲜活的自然。于是,在“写给大自然的情书”里,他细腻、温厚的笔触引领我们“去闻,去听,去品尝”自然,从而极大地展现了自然的丰富性:自然中的生机、活力与大美,自然的奥妙与智慧,自然人生的意趣,等等。不仅如此,他丰富、细腻的感觉还有着自然主义的思想力度,还揭示出了人类的贪婪和愚昧所带来的深重的自然危机:在人类的掠夺、破坏与错误经营方式之下,自然这个生命的母体正日益贫瘠,正在走向少孕甚至不育——旷野正在消失,优美的湿地正在消失,河口正在消失,那些给了他多姿多彩童年的众多可爱的野生动物已经消失;更可怕的是,怀有野趣、活力以及“自然之心”的孩童也在消失……


从总体上看,“写给大自然的情书”系列既是一个身心充满了自然意趣的现代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后抒写对自然的爱恋的甜蜜之书,也是他忧虑自然的命运、批判“文明”人类遗忘了生命的源头活水而徒有科技的金属壳与商业的野蛮心的苦涩之书。它们最终指向了与每个现代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自然退隐、生态恶化的时代,人如何与自然重归于好?如何在自然的怀抱里安顿身心,如何体味自然的奥妙与大美?如何借助自然的智慧来理解人、人性、人类文明的危机与缺陷、健康人类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时代,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在昂视阔步地引领人类前行之时也导致了自然的退隐和个体感觉能力的萎缩。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都市人群,似乎较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类都要远离自然和诗意栖居。用徐仁修的话说就是:“许多人到了大自然里,会觉得陌生而不知所措,根本无法接受与享受大自然所传递来的各种信息。都市人进到大自然中,如同呆子一般,好像在大自然里唯一可做的事,就只剩烤肉、泡汤!”人类是自然之子,因而需要直接的自然体验,一个不懂得去闻、去听、去品尝自然的民族终究会丧失生命力和活力。今天的都市人要想学会亲近自然、诗意地栖居,也许可以从读徐仁修“写给大自然的情书”开始!


想要了解更多徐老师的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哦!

1. 徐仁修《失去的地平线》(台湾第一篇保护环境生态的文章)

链接地址:http://silencio.tw/3-12.htm

2. 徐仁修台北生态演讲视频

链接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120929521-1830992261.html

3. 徐仁修北大讲座视频:生态摄影与我的雨林历险经历

链接地址:http://162.105.14.216/video1/video.php?id=3323

4. 徐仁修:生命应该浪费在美丽的事物上

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d6b000101s9u9.html

【本期编辑:周志刚、吴卫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99505-935186.html

上一篇:当下中国所有的博士论文加起来也抵不上这一篇
下一篇: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收藏 IP: 124.205.1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