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jing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科技哲学、环境哲学。

博文

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还是让环境适应科学应用?

已有 4491 次阅读 2009-11-21 07:18 |个人分类:科技哲学与环境|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把科学知识和技能拓展到实验室之外,应用于改造自然之时,应该对环境的复杂性进行考察并重组,使之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造成较少的环境破坏。如对于杀虫剂的使用,我们应该针对它的使用环境——农作物、害虫、益虫形成的生态系统来考虑,否则,大量使用杀虫剂从短期看肯定能够杀灭害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对它的不适当应用将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短期看,杀虫剂会杀死一些益虫,同时它也可能杀死一些益虫,使得害虫和益虫的数量一同减少;从长期看,使用杀虫剂将使害虫耐药性增强,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害虫增多,与使用者的愿望正好相反;另外一点就是杀虫剂还可能降低农作物的品质,影响到人体健康。

但是,考察科学的实际应用过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不是让科学适应环境,而是让环境适应科学应用,实现人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自然被简化为单纯实现人类的目的的工具,由此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影响。如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粮食产量在很多时候成了唯一的考量依据,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上引入在实验条件下收成最高的杂交品种,大量使用化肥、运用灌溉系统来控制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广泛使用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等。这些科学的应用对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与本地品种相比,杂交品种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并进行更集约的耕作,它们对土地的化学平衡更为敏感,因此也需要施加更多的化肥,甚至也更容易遭受病虫害,进而需要施用更多的杀虫剂,这样一来,它们就会造成更多的环境影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5-272639.html

上一篇:抽出人油当汽油,如何?
下一篇:毕达哥拉斯学派:科学数学化的起源
收藏 IP: .*| 热度|

1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