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报道可能毁了不少买卖论文的生意,但是又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给中国自己的优质杂志。
我没有要否认中国存在买卖论文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很大。揭出来比不揭出来还是要好。掩盖和回避都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国还有很多本分的科学家。这些人在投稿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很多无端的怀疑。有时很气愤,有时也理解人家审稿人为什么这么怀疑中国本土的科学家。Science的报道终于给这些怀疑中国科学家的人提供了一些支持。可以想象中国本土科学家将来在国外杂志的投稿之路必将变得更加艰辛。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可能因此而被超越。我想这样的例子可能已经可以举出来了吧。
洋人不了解我们,但是我们自家人应该了解我们自己。谁在做实验洋人不知道,我们自家人应该知道。中国的杂志在了解中国研究所,了解中国科学家为人,了解中国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风格等方面近水楼台。
为什么我们不投自己的杂志?因为我们对在自己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评价低。我们的审稿能力弱,我们的人情关系浓。发表在我们自己的杂志上能见度低。好在现在有了网络,有了搜索引擎。杂志发行量已经不是一个瓶颈了。
好的是现在判断杂志的优劣也有了新的意见,杂志的影响因子未必代表文章的影响因子,真正的影响还是靠文章自己。
这样的话一个好的杂志不一定是只发表优质的论文,而还可以是只要能把最有创意的论文包括在我的杂志里就行。而我更看好第二类的好杂志,因为它能包容最漫无边际的创新,它不要求创新的完美而给创新一个最优质的保护,它不因为一个创新的失败而损失杂志的名誉。这些都是所谓传统的第一类的好杂志所不能承受之重。以前也已经有很多重要的创新是发表在很小的杂志上。毕竟对于创新的东西,少评审快发表是极有吸引力的,可能会超过影响因子的吸引力。一些杂志这些年的快速成长可能就是基于这个理念。
为什么说是千载难逢?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产出过这么多的科研论文,也从没有这么被集体怀疑过。如果这个时机中国的杂志都不能崛起,那么以后就更难了。
给致力于创造中国一流杂志的同胞的建议是:
1,像PNAS对待某些美国科学家那样,给一部分有信誉的中国科学家拒稿豁免权,给一定的稿件推荐权。这些人将会把最有创意,最担心被耽误(甚至思想被剽窃)的稿子投给这样的杂志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性。这样中国一流杂志的崛起就是基于真正有创意的文章上,而不再是建立在想办法制造引用提高影响因子的沙滩上了。否则也许用不了多久,洋人又该发文说我们买卖引用,制造影响因子了。
2,大胆响应出版领域的新趋势,大力发展预印本,接受预印本,实施先发表后公开评审(post-publication open peer review)。打破审稿人居高临下一票否决的优势,让科学真正展现在阳光之下,大家一起评判。不敢在制度上走在最前面就很难打破洋人多年的强势垄断。我们如果有好的公正的发表后公开评审体系,洋人把好文章投到我们这里也不是不可能的。盼着能有那么一天。真活到那时候一定不计前嫌公平公正。原来我还有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