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和审稿人总是说英语非母语的作者表达得不好。我们英语非母语的作者在科研上比美英科学家多了一个障碍。我们不仅要做好的科学,还得说好的英语。或者花很多钱请人专业的公司帮忙修改润色。这都是非英语国家科学发展的额外代价。作为一个国家整体这个代价不算小。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母语确切表达我们的意思,发表我们的文章,把翻译和确切的理解这个任务留给读者呢?
现在通过机器学习,机器翻译的水平越来越高了。也许不久的将来世界上每个科学家,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都可以用自己的母语准确细致地表达自己的科学发现,让读者借助机器翻译理解作者的意思。这样对科学表达的失真会小一些。如果我们用统一的专有名词,失真的程度会更小。非英语国家比如中国的科学发展也会少付出一点成本。看看哪一天会实现吧!我们首先得放弃对英文杂志的崇拜,把对科学的尊重放在第一位。这个可能比机器翻译要难做到。当然如果政府真心想做,只要把指挥棒稍微偏一下就轻而易举万事大吉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