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大诗人李白桃花潭乘舟的河流与路程猜探

已有 5300 次阅读 2018-1-11 18:4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大诗人李白桃花潭乘舟的

河流与路程猜

岳中琦

我拜读唐代大诗人李白(701年-762年)的诗《赠汪伦》已经有很多年了。这首诗仅有四句话: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一直想知道和体验,一千二百年前李白在桃花潭乘舟离开的河流与路程。近年来,交通方便了,私家车多了,宣城中学同学春天时就会去桃花潭踏青、观赏桃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67649.html。原来,桃花潭就在家乡宣城市泾县太平湖附近,这里现在盛产太平猴魁茶叶。因此,我也就产生了去太平湖和桃花潭看看的想法,体验以下当年大诗人的行舟旅行生活。

2017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下午,在黄山市屯溪区朋友家午餐后,我乘车从黄山市返回宣城市。我选择了途径黄山太平湖和泾县桃花潭的返程行车路线。在下午4点40分,到达太平湖镇的太平湖边,看到了位于黄山山脉和九华山山脉之间的景色壮丽的太平湖(下图)。

古代太平湖应该比现在太平湖面积小。现在太平湖面积有52平方公里,周边长度有50公里,湖水深。这是因为,在桃花潭上游3.5公里处的河道,人们建造了一座38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拱坝。这座大坝的堵水和蓄水作用使得下游桃花潭处青弋江河水在冬天很浅,可见河床底面。

傍晚5点45分,我到达桃花潭。我看到桃花潭有一条河,河水有270米宽阔,河水很浅,可见河床,水深绝无千尺了(下图)。

回到香港大学后,我利用Google地图和网上资料,再仔细地研究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桃花潭、泾县(宣纸)、宣城、芜湖、当涂和位于当涂的太白镇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再次研究了这里的河流:青弋江、水阳江、青山江、姑溪河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因此,我可以猜断,当年李白在桃花潭乘舟离开的河流,应该就是现在的青弋江上游。现在太平湖水向北流入青弋江,在芜湖市区进入长江,也在芜湖市同青山江相连,流入太白镇北部的姑溪河,再流入长江。水阳江也与青弋江,青山江和姑溪河相连。

从桃花潭沿南北流向青弋江,到芜湖市东西流向青弋江的T-型汇合口的弯曲河道长度大约142公里。途径泾县(50公里处)和芜湖县(115公里处)。再从这汇合口,沿东西流向青弋江向东流走10公里,再向北转就进入南北流向的青山江。再沿青山江向北行走30公里,就到达了今天的太白镇。李白墓就在太白镇的太白村。因此,从桃花潭到太白镇的两条江河道总长度为180公里。

遥想,如果当年李白乘舟离开桃花潭是为了返回他的居住地当涂太白镇,那么,他可能先沿着青弋江北行、再沿青山江北向航行,到达太白镇。他总共行舟走了180公里。

据讲,当年李白在宣州府接受了汪伦的邀请,到桃花潭游玩。假设李白也是乘舟来到宣州府,那么,他行舟南上路线可能有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沿青山江向南航行30公里,再转向东沿青弋江航行10公里到达水阳江,再转向南沿水阳江航行了50公里,到达宣州府。

第二种可能是,他在太白镇沿青山江向北航行7公里,进入姑溪河向东航行25公里到达水阳江,再进入水阳江向南航行36公里,到达水阳镇,再向南航行45公里,到达宣州府。

李白可能在宣州府,登上了我家附近的敬亭山,写下了另外一首著名诗: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在宣州府,在答应汪伦邀请后,李白应该骑马或坐马车去宣城西部25公里的弋江镇,或西南部45公里的泾县。在弋江镇或泾县,他可能改乘舟,沿青弋江向南航行80或50公里到达桃花潭。参见上图所示地名和河流。

设想,李白从当涂太白镇,到宣州府,再到桃花潭(或者在区九华山和黄山游玩),长途跋涉必然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和花费了大量时间。李白在离开宣城时还给友人写道: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当年在当涂、宣城一带度过晚年岁月期间,心情可能不是很好。并且他时常乘舟旅行(注:水阳江船运在1980年以前一直是宣城的主要运输工具)。因此,面对桃花潭当地人民热情接待,李白深受感动,写下了深厚情谊的诗篇《赠汪伦》。

再想想,我们现在,乘风火轮(汽车、高铁)、沿公路(或铁路)可以极其快捷和顺利地,从黄山市(屯溪)直接到达桃花潭。所需时间大约30分钟,行程大约25公里。我们也可以从宣城直接到达桃花潭。所需时间大约1小时30分钟,行程大约80公里。就是从太白镇到达桃花潭也仅仅需要不到3个小时车程。

与李白当年乘舟、骑马旅行相比,我们现在真是何其便捷。两者可谓有天壤之别,可能大诗人李白也难以想出佳句,来形容这种便捷和差别啊!

2018年1月11日18:38写成于香港大学602楼办公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94360.html

上一篇:古代浙江采石材人的地质和岩石力学智慧与启示
下一篇:2018元旦在同济大学的学习与交流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