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2018元旦在同济大学的学习与交流

已有 8658 次阅读 2018-1-11 20:51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2018元旦在同济大学的学习与交流

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之一

岳中琦

2018年第一天(元旦)中午1:00钟,我从宣城乘车前往南京,再转乘高铁,于下午5点16分抵达上海。这就开始了我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交流活动。

2018年第二天(周二)上午10:00,我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做了“纪念汶川大地震10周年:地震现象与成因”的学术报告。我介绍了十年来对汶川地震研究资料和汶川地震的地壳深部高压甲烷天然气体成因与解释,解答了一些同学的疑问。

当天晚上,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汪林兵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原院长朱合华教授、院长赵宪忠教授和院党委书记黄雨教授、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宏伟教授等会面、交流。

2018年第三天(周三)上午9:00,我参加了黄雨教授团队的科研项目汇报与讨论会。针对年青科研人员汇报工作和提出的问题,我指出同济大学现在已经建设了一流的科研设备(如振动台和离心机),但是,一位青年科研人员要想作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成为一流科研人员,还需要见多识广、让自己站在世界科研前沿、做一流的科研课题。我又进一步分析和介绍了相关方面的一些可行、通行方法和经验。希望它们有利于大家的进步与发展。

当天晚上,应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张锋教授的邀请,我参加了他曾指导的留日弟子们和家属们的新年欢乐晚会(下图)。感受到了张教授的热爱祖国、爱护学生的情怀。

2018年第四天(周四)上午10:00,我做了“研究、撰写、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的方法和经验”的学术报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我介绍了开展高水平研究,并撰写和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的一些方法,供参会同学们参考。

我与同济大学交往应该起始于1986年8月。当时,我从北大毕业进入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从事岩土工程工作。在这个单位,我遇到好多位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毕业生,成了他们的同事和好友。在加拿大渥太华留学期间,也遇到几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同学。在1996年来香港工作后,我遇到了更多的同济大学校友。我首份工作是合乐公司的一位领导是潘晓东博士。他就是同济大学82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参见http://hkaors.org/view_people.asp?id=455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济济,成果累累,高才毕业生满天下。由于我是从地震地质专业转入到土木工程(主要是岩土工程)专业(理科转工科),我对土木工程或岩土工程知道甚少。因此,我一直向同济大学毕业生同事学习和请教。他们也耐心教育我土木工程和岩土工程专业知识。我获益良多!

1999年12月1日加入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以来,我与同济大学有极其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有了更多的机会向他们学习。在2001年到2006年期间,曾经邀请了不少同济大学教员到香港大学访问和交流。我们合作研究,发表了不少篇SCI论文(参见附件1)。这些论文成了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较早期SCI论文。这些合作研究更让我学到了大量岩土工程实践和理论,扩展了我的认知和研究范围。我也应邀来同济大学访问了很多次。记得在2001年11月13日,我跟随着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会访问了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下图是我们交流时的情况。

当年不到40岁的同济大学朋友们,现在都进入50多岁了,真正成为了同济大学的栋梁。香港来访的5位代表,除了我和香港理工大学殷建华教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04944.html)还继续在原单位工作外,其他三位领队工程师(Ir L M Mak, Ir Dr. Richard Pang, Ir Fred Ng)都早已退休了。

2006年6月,同济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筹划合办英文学报《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同济大学沈祖炎院士(主编)和朱合华教授(执行主编)邀请我参加这个学报的编委会。之后,我也在FSCE上发表以下四篇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25217.html)。

1) Yue ZQ, 2007.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meso-geomateria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ed numerical analysis of geomechanics: methods,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s, 1(1): 80-93.

2) Yue ZQ, Fan SP, Yang ZF, Li LH, Zhang LQ, Zhang ZJ, 2010. A hypothesis for crack free interior surfaces of Longyou caverns caved in argillaceous siltstone 2000 years ago, 4(2): 165-177.

3) Yue ZQ, 2015a. Yue’s solution of classical elasticity in n-layered solids: Part 1,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9(3): 215–249

4) Yue ZQ, 2015b. Yue’s solution of classical elasticity in n-layered solids: Part 2,mathematical verification, 9(3): 250–285.

现在,这个FSCE英文学报已经被收录为SCIE数据库期刊,成为了中国第一本入选SCI系列的综合性土木类刊物。它也成了中国工程院的11个院刊之一http://engineering.cae.cn/cae/EN/cae/home.shtml

此外,我已应邀在同济大学做了20场公开学术报告(参见附件2)。在这18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我向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和工程系的教授和学生们学到很多东西。特别地,我感受到了他们热爱岩土工程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敬业精神和不懈努力。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同济大学的教授朋友们也跟随着发展与进步。他们从过去重视生产实践,转变到现在重视科技创新,为争创一流大学和学科而继续努力工作。在此,我再次感谢同济大学众多教授、朋友和同学对我的长期关心和深厚友谊。

2018年1月11日20:40写成于香港大学602楼办公室

附件1 岳中琦与同济大学教员合作发表的SCI论文目录

1) ZY Ai, ZQ Yue, LGTham, M Yang, 2002. Extended Sneddon and Muki solutions for multilayered elastic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Engineering Science, 40: 1453-1483.

2) ZF Hu, ZQ Yue, J Zhouand LG Tham, 2003.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soil adjacent to Shanghai metro tunnels, CanadianGeotechnical Journal, 40(5): 933-948.

3) J Deng, ZQ Yue, LG Tham, HH Zhu, 2003. Pillar design by combing neural newtworks, finite elementmethods and reliabi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Feng Huangshan Min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 40: 585-599.

4) CC Xia, ZQ Yue, LG Tham, CF Lee, ZQ Sun. 2003. Quantifying topography and closure deformation ofrock j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 40: 197-220.

5) WQ Ding, ZQ Yue, LG Tham, HH Zhu, CF Lee, T Hashimoto, 2004. Analysis of shield tunn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8: 57-91.

6) MS Huang, ZQ Yue, LG Tham, OC Zienkiewicz, 2004. On the stable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for dynamic problems of saturated porous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61: 1421-1450.

7) B Jin, ZQ Yue and LG Tham, 2004. Stresses and excess pore pressure induced in saturated poroelastichalfspace by moving line load,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4: 25-33.

8) GY Gao, ZY Li, Ch Qiu, ZQ Yue, 2006.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rows of piles as passive barriers for ground vibration isolation,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6: 1015-1027

9) AG Xing, GY Gao, ZQ Yue,2006. A study on hydrokinetic mechanism of high-speed landslides. Advances in Earth Structures: pp.173-179. doi: 10.1061/40863(195)17

10) ZY Ai, ZQ Yue, 2009.Elastic analysis of axially loaded single pile in multilayered soi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47(11-12): 1079-1088.

附件2 岳中琦在同济大学做的学术报告目录

1)2002年6月15-18日,香港斜坡安全管理体系,首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会议,特邀报告

2)2002年6月16日,多层弹性体静力学问题解析解的数学理论和工程应用,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3)2002年6月17日,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 for pavement design and evaluation,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4)2003年8月19-22日,多层与梯度非均匀材料弹性力学问题解析解的简明数学理论,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论坛,特邀报告

5)2003年8月18日,国际高质量论文研究和思维的探讨 ,岩土工程系

6)2005年10月15-16日, Key issues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infrastructures on submerged soft soils, The Second China-Japan Geotechnical Symposium (Plenary)

7)2006年3月18日,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发现和新思想,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8) 2006年6月10日,山地边坡地表排水系统设计存在的严重问题,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9)2008年5月27日,二千年前人凿的龙游岩石洞室群的三个问题和答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10)2008年11月2日,汶川地震重灾区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11)2010年8 月24-25 日,龙游大型古岩石地下洞室群千年完整的研究-极浅层粉砂岩洞室稳定完整的四个问题和解答,2010 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12)2010年8 月24-25日,论地震能量传播和破坏的一种尚未认识模式,2010 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13)2010年8 月28-29 日,龙游大型古岩石地下洞室群千年完整的研究-极浅层粉砂岩洞室稳定完整的四个问题和解答,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14)2010年8月30日,深部断裂带高压天然气爆气— “惊世骇俗”的汶川等地震成因解释,岩土工程系

15)2015年3月13日,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地球理论与论证,土木工程学院

16)2015年3月14日,论证现代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强国道路,土木工程学院

17)2015年3月12,研究、撰写、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的方法和经验,土木工程学院

18)2017年11月24,Drilling Process Monitoring for Digitizing Underground Rock Mass Quality,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mart Underground Space

19)2018年1月2日,纪念汶川大地震10周年:地震现象与成因,土木工程学院

20)2018年1月4日,研究、撰写、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的方法和经验,土木工程学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94373.html

上一篇:大诗人李白桃花潭乘舟的河流与路程猜探
下一篇:陕北羊马河隧道上方黄土山坡快速崩溃视频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6 檀成龙 韩玉芬 张海权 王洪涛 翟自洋 李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