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到了,气温升高,湿度增加,各种真菌、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了。原来没有注意过,昨天老婆检测了超市中的玉米面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发现入夏后,毒素含量突然增加,由原来的几乎检测不到,到现在差不多超标50%!不得不警惕啊!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一类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等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湿热地区的粮食,食品和饲料中较常出现。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B1是最危险的致癌物,经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种子,一些干果中常能检测到。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不同,将其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黄曲霉毒素并不是一种物质,AFT目前已发现20余种。AFT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也能检出黄曲霉毒素,尤其是高温高湿地区的粮油及制品种检出率更高(部分摘自百度百科)。黄曲霉毒素几乎在食物中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它也是要生存的,身形微小,几乎无处不在。玉米和花生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因此,与玉米和花生相关的各种产品都成了危险对象。
夏天,空气中湿度较大,温度较高,非常适合黄曲霉的生长,即使经过加工后的玉米面,由于没有经过高温,高压等灭菌过程,因此黄曲霉仍然存活其中,在适宜的条件下便会复活、生长,产生毒素。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几个小时就可能产生大量毒素,而我们却并不能有所察觉。市场上销售的玉米面经过夏天短时间的储存,黄曲霉便会大量繁殖,毒素必定超标!
夏天不能吃玉米面做的食物了吗?安全起见,还是不吃的好,如果要吃,有两种方法可以保证储存的玉米面黄曲霉不生长。一个是低温,一个是干燥。可以在夏季到来之前将没吃完的玉米面放入冰箱中冷冻或者冷藏起来,或者放入密封或者真空包装中与空去隔绝,保持干燥。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但是最好还是吃新鲜的,挑选没有霉变的玉米现磨的玉米面。
花生也容易产生黄曲霉,但是一般吃花生都是整粒的,整粒的花生感染黄曲霉后比较容易发现,吃的时候注意挑选一下没有霉变的就基本上能够减少摄入黄曲霉毒素的风险。另外,万一吃到霉变发苦的花生一定要立即吐出来,用水簌口。用花生加工的食品则尽量少的摄入,咱不知道里面的花生到底有没有被污染。
奉劝各位,夏天里尽量不买玉米面,不吃玉米面加工的食品。少吃花生加工的食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