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经常收到一些陌生人,或朋友的朋友们,给我发信,询问我关于国外的学习、生活,并且也有意无意的想让我帮忙,给介绍导师,推荐学校什么的。刚开始时,还挺热衷此道,逐个答复,可后来,信件实在是太多,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及能力,再加上最近看了一些相关的帖子,有感,有想,所以这才举起笔来,写下了以下的话,送给那些有志于出国的孩纸们。)
总体讲来,其实就是一句话:留学非坦途,选择须谨慎。
也许是受到了欧美电视剧影响的缘故,国内的一些小弟弟小妹妹,对欧美,对留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憧憬。但他们混淆了虚拟的媒介影像,与真实的确切生活之间的差异。要知道:电视电影,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好多同学一开口,就问我:你去过纽约没?LOSANGEL和LASVEGAS呢?变形金刚就是你们那拍的吧。。须不知,美国除了那么少数几个数得上来的CITY,还算得上城市外,其它很多所谓的省会,州府,其实充其量也就只相当于国内的二三线区县,甚至更差。。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大学多半都在很偏远的地方。并且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公交系统也不是太发达。特别是在中西部,出行要么靠一天只有的那少数几班的中巴车,要么就只能靠自驾车,或坐小飞机外出了。。
另外,对像我这样的还同时拿着美方奖学金的在读博士而言,生活就更‘惨’一些。。毕竟嘛,真金白银是不会让免费拿的,得靠做科研助理,或给本科生讲授课程,当助教来作为拿奖学金的补偿才行。而且吧,教授口头上虽说是不强制要求晚上和周末,以及节假日加班。可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这种苦命的理科博士,是没法真正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的。当然,学文科的童鞋可能会轻松一些,毕竟不是实验性学科,倒是不需要像我们这样,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研究’的。。
也许很多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听到,谁谁谁在国外,到处HAPPY啊,经常巡游啊。。那?只是幻想,或者只是富家子弟的烧钱游戏吧。。离我们这种劳苦大众的生活还是很遥远的。主要是因为,苦命的PHD并没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也没有大把的剩余银子:据我所知,美国的硕士,全奖也就一千四五左右(当然学科,地域以及导师的经费情况不同会有些许差异),博士也就一千七八的样子。博后会好一些,但主要还是由BOSS决定(听说加州一般是五万美金一年,差的地方可能只有三万多吧)。当然,这些钱除掉交税,保险,医疗什么的,真正能拿到手的就少得多了,再去掉租房,吃饭,交通什么的,是不会有太大节余的。而且如果遇人不淑,碰到一些抠门的老板,百般克扣什么的,就更惨了。像我知道的一些博后,最少的每月拿到手的只才一千五,并且有的怀孕无孕假,生病无病假。生孩子的那两三个月待产及保养期,BOSS都可以做到一毛不拔。。固然,众所周知,这是违法的,但,潜规则,你我都懂的。这就是现实,你爱干不干。
所以,对于那些想靠出国,来迅速改变命运,‘一夜暴富’的人来说,真不现实。就那点奖学金(相对国内好多了尽管),也只够自己过个一般的生活,想要像电视中,或大家‘听说’的那样过丰富多彩的生活,自己没点家底哪行。像我,,拿了双份奖学金,可为了省钱,起初也只敢跟人合租个十来平的小地下室,跟室友合开一个九几年的旧HONDA。每天只吃一顿(有省钱的因素在里面,当然也有为了省时间做实验的原因在里面,不习惯西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很少购置新品,外出旅游或逛街。
还有,留学生活中,孤独感是很重要的一环。课业及科研的负担,使得体力透支,精神空虚,没有寄托,业余生活也严重的匮乏。而缺乏故友的陌生生活和有效的交流交友圈子,也会使得这层‘痛苦’愈发的加重和放大。特别是情感这一块:漂亮MM都更倾心于高大帅气的欧美猛男,而不解风情缺乏浪漫的科研哥,就明显的失去竞争力,处于绝对下风了。而且吧,美国MM过于奔放,良家少男自知没法掌控不敢高攀。中国MM比较现实,一穷二白的闷骚男们害怕耽误人家前程自然也不敢尝试征服。男女性格差异:‘男生更看重的是归属感,认同感,天性的缘故会使得他们更加的向往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女性呢,喜欢恬静,安逸,依靠受宠的感觉’ 。最终:形成了大量郁闷压抑的出国男,大量外流出口的留学女。。
ANYWAY,留学并非平坦路,难以带来温柔乡。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海归泛滥的时代,想单纯的靠镀金来完成自己人生的飞跃,做到身价倍涨,绝非易事。真正值钱的海归,不是镀金,而是真金。是能够在各种逆境挑战,孤寂压力下存活成长,甘愿承受各种清苦,百般磨难,仍相信自己,坚信未来的非凡人。
注:目前“海归急剧贬值 留学生回国起薪3000元”(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28/c_111319985_3.htm)
不过,也请不要被我的浇水文所吓倒。留学的诱惑力及好处,其实也不少。欲知详情,请见: 我的留学所感,所想(之光明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687-545903.html
上一篇:
Good news from AHA下一篇:
科学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