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笔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ieda

博文

关于浮躁

已有 3578 次阅读 2009-4-10 08: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工作, 浮躁


大家常说,现在人越来越浮躁,也许浮躁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如果去探究它出现的历史原因,也许会部分归咎于我们经历了太长时间的物质匮乏和精神压抑。当然,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总有适合它出现和存在的土壤。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浮躁也许使我们太注重个人的得失,而且更倾向于获得立竿见影的效益。只付出一点点努力,就想获得收获,甚至不劳而获。没有付出,更少坚持,就想获得名利和收益。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更是缺乏把事情踏踏实实做好的精神,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做不好,也跟这个有点关系吧。

其实,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追求名利和实现自我的价值,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的传统,常常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倡要宁静,淡泊;总觉得追求物质名利似乎就不那么高尚了。每个人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家庭能有更好的生活,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坏就坏在,硬要把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对立起来。难道精神或道德的高尚,就一定要清心寡欲才能培养起来?粗茶淡饭的人就一定比比尔盖茨在道德上更容易高尚,精神上更容易纯粹?难道我们的先贤就不想生活好一点,不想实现自己的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要去追求什么“达”的地位和境界?通过自己的奋斗,正当的途径,去努力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没什么不好。没有必要将自己正常的追求和目标,当成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怕就怕我们自己心中存在这样的矛盾,如果自己都不能承认和认同自己的这些期待或欲望,估计也很难谈到内心的平静、对自己的接纳和认同,还谈什么修身养性。

当然,如果制度缺失,让人们更容易通过不那么正当的途径获得利益,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更容易饥不择食,不择手段;更容易引起一个社会价值判断的扭曲,这也许是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也许要让每个人坚持个人的价值观和操守就更困难一些。

跟同事谈起现在大学教师为什么都开始浮躁,比如,大家为了职称做课题发文章,而不是因为真正感兴趣;大学也常常不是致力于培养和构建合适的学术氛围,鼓励探索、讨论、交流的环境,而是渴望引些外援、或出一些奖惩刺激政策自己学校的基金课题、发文章数就会越来越多......有很多人对此有中肯的批评和思考。以前读肖川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看到一篇提到我们现在社会中的浮躁倾向,曾写过一点文字,记在这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4985-225295.html

上一篇: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下一篇:需要防辐射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