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永不改悔的好奇心:华南虎照VS自然通讯(W文章)

已有 6672 次阅读 2013-10-24 20:15 |个人分类:背景和内涵|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章, 好奇心, 华南虎

永不改悔的好奇心:华南虎照VS自然通讯(W文章)

我的好奇心特别大,我对我的好奇心是永不改悔!

也许有人会说:你每天写博客,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

就像30年前我玩魔方一样,完全是好奇心在作怪,而且永不改悔,一直玩到现在。

我在我的《魔方和数学建模》视频公开课第五讲,经过巧妙构思,我把《卞和献玉》故事镶嵌到了课程里,顺利通过了一审二审和三审。下面是与视频公开课对应的唱词:

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块璞玉。卞和把他的宝贝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心存疑虑:这看上去就是石头,这是宝贝吗?就请他的玉匠来鉴定。谁知厉王的玉匠是个徒有虚名之辈,他说卞和献出来的就是个石头。厉王一怒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抱着他的璞玉要献给武王,武王又请了他身边的玉匠来鉴定。谁知武王的玉匠是个不学无术之徒,说:卞和献的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武王一怒又砍了卞和的右脚。

过了几年,武王死了,楚文王继位。此时卞和已经失去了双脚,行走十分不便。他就抱着他的玉,爬在了大路的旁边痛哭起来。连续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流干了,最后眼角里流出来的是一滴一滴的鲜血。

卞和哭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里,文王听说后非常纳闷也很好奇。就让人把卞和与他的璞玉请到宫里。文王问卞和:“天下被砍去双足的人有的是,你怎么哭的如此悲伤?”卞和说:“我悲伤不是因为被砍去了双足,而是因为珍贵的玉石被当作普通的石头,忠贞的人被当作骗子。” 

文王听后,看看卞和,又看看卞和怀里的璞玉,又看看周围的人。这一次文王没有去请玉匠,而是请了一个普通的石匠,令其当场把璞玉凿开。果然,卞和献出来的是一件稀世珍宝。

我想表达什么意思,读者自己去理解。

 

我在我的《魔方和数学建模》视频公开课,构思嵌镶一些段落,既表达了我的观念和思想,也顺利地通过了一审、二审和三审。

这都是写博客练就的功力。

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没有日常的行政应酬。

写博客是我的一个主要的爱好。

写博客的驱动力就来自我的永不改悔的好奇心!

 

20071012,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

从此“华南虎照”事件就诞生了。

出于好奇和好玩,我写了很多关于“华南虎照”的博文。

科学网的《真假华南虎》专题可以作证。

真假华南虎(可以点击)

最后,陕西省政府宣布:照片里的老虎是假的。

我不是研究老虎的,但是,根据逻辑和常识就可以判断照片里的老虎是假的。

为此,我写了很多的博文。完全是好奇心在作怪,纯粹是为了好玩。

当时有网友给我上纲上线,也有批我的,也有骂我的。他们的留言我一条都没有删除,有的留言可能违法了规则,是被科学网删除了。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讽刺和挖苦作假的人,除了当事人(或有此爱好者、或者比较保守者),谁会跟我过不去呢?

最后照片里的老虎是假的。^_^

事实表明,无论有多少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来鉴定,无论主持鉴定会的行政级别有多高。假的就是假的,谁也无力回天!

 

  现在又出了“王闻争论案”。这又刺激了我的好奇心。

对南京大学院士候选人闻海虎和王牧争论焦点的科学点评

精选再评“王闻争论案”:实验数据处理的“造假”和求真精选

我不是研究超导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王闻争论案”发表看法。

我对事后诸葛亮不感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王闻争论案”的核心是“是否学术性造假”,此外,涉及到三位(一位工程师和两位学生)的那些事情算不上是真正的学术问题。

上一次的“周老虎事件”,美国《科学》也很好奇,两次刊登“华南虎照”。

《科学》又登华南虎年画精选

这次的“王闻争论案”,和“周老虎事件”,既相似,又不同。

相似之处在于:

王闻争论案”涉及到科学院和教育部的调查组(简称科学院和教育部)。

“周老虎事件”涉及到陕西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

上次陕西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历经千难万险,也没有给出个结论,最后不了了之。(是陕西省政府给出了结论)

虎归山,人归真:陕省政府要揭开周老虎的红盖头 精选

这次,科学院和教育部的调查组虽然已经开始工作,但是,能否给出调查结论(“是否学术性造假”),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这一次有个第三方,而且是举足轻重的第三方。这就是《自然通讯》编辑部。

我猜测,科学院和教育部的调查组,可能会分两次公布调查结论:

1)第一步公布的调查内容:

公布涉及三位(一位工程师和两位学生)的那些事情,不涉及“是否学术性造假”。

2)第二步公布的调查内容:

公布闻海虎“是否学术性造假”。

因为,闻海虎“是否学术性造假”,还涉及到《自然通讯》编辑部的调查结论。

如果《自然通讯》编辑部认为闻海虎没有“学术性造假”,这个结论应该是最权威的。

为什么?

君不见,在评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主要看论文成果。而且主要看你在《自然》(及其子刊)和《科学》上的文章。

白纸黑字,写在那里!(现在改也来不及了^_^

 

如果《自然通讯》编辑部认为闻海虎没有“学术性造假”,而科学院和教育部认为闻海虎有“学术性造假”。

这等于科学院和教育部自己打自己的脸!

为什么?

你们在评院士的时候,不是主要统计发表在《自然》(及其子刊)和《科学》上的文章吗?

现在就因为王牧的举报,你们就要消灭闻海虎的一篇《自然通讯》文章,而且还要扣上学术造假的帽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如果《自然通讯》编辑部撤销了闻海虎的文章,那么,“学术性造假”就自然而然成立了。

此时此刻,科学院和教育部可以高调公布调查结论:

【闻海虎学术性造假】。

 

美国的《科学》也在盯着呢!

为什么?

《科学》连“华南虎照”都感兴趣,对“王闻争论案”难道不好奇?

这正是所谓的:螳螂捕蝉,麻雀在后,麻雀旁还有白头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735782.html

上一篇:再评“王闻争论案”:实验数据处理的“造假”和求真
下一篇:科学梦之元宵灯谜:SCI批量生产流水线的总经理是谁?
收藏 IP: 119.166.142.*| 热度|

9 李学宽 赵美娣 张云 文克玲 戴德昌 徐晓 李宇斌 JIANHU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