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评“王闻争论案”:实验数据处理的“造假”和求真
只要是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它就没有固定的模式。
对于探索性的科学实验数据,完全可以按照求真的模式来处理。
求真是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艺术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求真模式的实验室数据处理方法呢?
请看一个经典案例: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敏锐地感觉到:阴极射线是带电的物质微粒,微粒带电应该有一个基本单元(电子电荷)。
密立根历时13年,用了3种方法,做了无数次实验,根据筛选出的最漂亮的数据,密立根宣布:点子电荷:e = 1.643×10-19
现在的数据是:e=1.60217733×10-19
因为测定电子电荷的工作,1923年,密立根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根据密立根的油滴实验,可以测得油滴的电荷量。密立根根据下面的简单公式,求出了电子电荷数据。
Q=ne (1)
上面的表达式中,n表示一个油滴包含的电子电荷数,是一个未知数;e表示电子电荷,是要测量的对象,当然也是未知数;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油滴的带电量Q,可以测量出来。密立根的油滴实验就是测量油滴电荷的。
方程(1)中有两个未知数,数学家谁能解出来?
也只有密立根才能把方程(1)求解出来。
为什么?
因为密立根的头脑里已经有了正确的科学思想,求解方程(1)只是一个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了,也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请问,世界上有哪位“造假”高手?或者“涉嫌造假”高手,能把电子电荷e造出来?
密立根历时10多年,测量了成千上万的油滴,它们带的电荷为:Q1、Q2、Q3、Q4、Q5、Q6、Q7、Q8、Q9、……;密立根用分别用2、3、4、5、6、7、8、9、……,去除这些油滴的电荷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示意图)。
密立根测量到的油滴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好数据和坏数据。
例如,好数据是:
Q=8.204,Q=11.50,Q=13.13,Q=16.48,Q=18.08,Q=19.71.
坏数据是:(待补充)
结果偏离了1.6的,等等。
密立根在处理实验数据的时候,把坏数据剔除,只保留好数据。并且,由此求得了e=1.643。
请问,密立根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难道不是科学方法吗?
密立根删除他“不喜欢”的数据,他不是在造假,而恰恰是在求真!
现在再回到“王闻争论案”。
闻海虎的头脑里(SEM照片)已经有了目标(相,相当于密立根的e),用EDS实验要把这些相的成分确定下来。
在材料科学中(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固体物理、金属物理、凝聚态物理、晶体学),相(合金相)是一个经典的物理概念,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在一定的温度下,凡是相(合金相),就具有确定化学成分。
闻海虎头脑里的相(就相当于密立根的e),闻海虎测量了很多数据,基本上可以分类为两类(A类和B类)。大多数数据不是趋近于A类,就是趋近于B类。这和密立根的数据趋近于e是一样的道理。
密立根能把“坏数据”删除,通过求真处理,得到e,获得诺贝尔奖。
那么,闻海虎为什么就不能把哪些“坏数据”删除,通过求真处理,求出他的A相化学成分和B相的化学成分?
什么叫造假呢?^_^
我的科学网博客(大毛忽洞),周排名在100之内,总排名也在100之内,但是,均排名却在100之外。
如果我把那些点击量低的博文删除,我的均排名就会进入前100名。
这就是造假!
为什么?
因为我把好数据也给删除了。
【按语:俺和王闻二人,既无血缘,也无学缘。】
【以上文章中,网友留言量大,有些问题没有展开回复。本篇讨论只针对以上文章所指的“闻海虎和王牧争论焦点”。就事论事(焦点内容),闻海虎算不上造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