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筑波散记之七十六 猪吃的都是好东西 精选

已有 5907 次阅读 2008-3-15 22:08 |个人分类:筑波散记

其实书读的多的人容易觉得累,而且是心累,因为很多事情都想不通,所想的经常和预见的又很不一样;不读书嘛又会觉得心烦,什么事都会觉得烦,无依无靠的感觉。我以前说人就是知识的囚徒看来是没有错,而且这种感觉现在越来越强烈。音乐又是另外一回事,只要旋律和音符音调顺耳,随时随地无论何人都会听得春风拂面,怪不得老爱要拉小提琴,费尔曼要干上架子鼓,这些都是稀释知识带来烦恼和狂热的良药。

不过很多时候知识给人带来的是乐趣和财富,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可以自诩为‘知识分子’,然而乐趣不及秋天的农夫财富不及祥和面馆对面煎大饼的下岗夫妇呢?光恒兄在亚辉兄的博文《小平语录之 存在和虚无》留言中恰好点了命穴:

-----------------------

[1] 标题:很精辟
发表评论人:[游客]ghwu [2008-3-14 13:48:13]
“虚无不代表什么都没有,虚无仅仅代表我们无法探测。”看哲学类的帖子就是有刺激!这话听着让人一震!

做科研的新手,可能常听到“老手”蛮有经验的评论:这个早有人搞过了!言外之意就是没有甚么新东西了。其实,新现象,新性质,新材料,新课题和新方向往往就存在于过去被研究过的物质里,只是我们无法找到。

-----------------------

说的极是,其实研究的对象大家都看见了出的成果却是天差地别。

我顺便举个例子,这是刚刚和朋友聊天扯的。中国是稻米大国,但是谷壳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想过利用?农村里一般把谷壳磨碎了以后做糠喂给猪吃。但是谷壳里面确实有宝贝:含有17%的二氧化硅!

最近科学网上转载了一个新闻,说马来西亚有一位女科学家用谷壳做出气凝胶。我看了新闻吓了一跳,赶快去web of science上去找原始文献,因为我知道气凝胶的孔体积可大的很,谷壳虽然也是多孔结构但是比表面积绝对提高不到气凝胶的程度。找了半天发现一篇相关专利,原来这位女科学家是将谷壳煅烧以后的白炭黑(二氧化硅)纯度提高了很多,然后通过化学方法溶解二氧化硅制成溶胶,最后再用成熟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制备出气凝胶。这个新闻标题蛮咋呼人的,以为稻壳可以直接转变成气凝胶,而实际上确实利用了其中含有的约17%的二氧化硅。从这个专利的相关文献我还发现,原来国内清华大学和日本的一位中国学者也申请了相似的实用新型专利,内容都是从稻壳提出二氧化硅材料制备气凝胶,不同的是最后二氧化硅的纯度不一样,气凝胶微观结构的参数有点不同而已,不知道现在专利受重视了没有。去年写过一篇气凝胶的小短文还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如果从稻壳里面获取二氧化硅的话,成本看来可以降不少呢。

图片与新闻来源:http://www.msnbc.msn.com/id/23398379/

看着这位女科学家那瓶白色粉末了吧,我敢打赌这里面是高纯的二氧化硅粉末,绝对不是气凝胶。气凝胶是什么样的?看看下图:

至于气凝胶如何做出来的可以参见博文《筑波散记之十九:神奇的气凝胶》

从猪嘴里的美食中抢出出高科技的产品,这大概也算是对光恒兄评论的一个注解。

实际上这个糟糠还不只给我们带来这点惊奇,稻壳发电也是很有前景的产业,据统计我国一年剩余稻壳5600万吨,充分利用后可以产生约300亿度电,这是很不得了的能源来源。

看来普通人眼中的废物垃圾也能成为宝贝财富(注:此处不可与垃圾论文对比)。再看看日本用稻壳做了什么:

1,日本公司用稻壳取代石油我想这里用的是稻壳中氢含量比较高,听说日本每年从泰国进口大量稻壳。

2,日本消费者青睐稻壳化妆品。利用稻壳中的营养成分和保湿性能。

3,做陶瓷。这个想法刚好想做,还有希望。

4,促进农作物生长。稻壳做的白炭黑可以吸水,调整土壤pH值,固定肥料等等。玉米的产量提高不少。

 

以前听说过日本企业收购中国的矿渣,后来才知道他们用来做高强混凝土了。你想想,他们都不用粉碎这些填充物,节约了多少钱。

北京上空的那层粉尘里面有没有宝贝?想个法吧,没准都抢着用吸尘器去吸了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17-18289.html

上一篇:筑波SEMINAR 科学家‘看见’大脑里的图像
下一篇:筑波散记之七十七 海外学子对于拉萨骚乱的呼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