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台湾中央山脉地壳厚达45公里:大地震几率高值得关注

已有 5387 次阅读 2013-5-2 16:0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 台湾

台湾中央山脉地壳厚达45公里:大地震几率高
2013年05月02日 10:1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我有话说

台湾研究发现,台湾岛内中央山脉的山根厚达45公里,显示台湾的造山运动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 王干盈/提供

台湾研究发现,台湾岛内中央山脉的山根厚达45公里,显示台湾的造山运动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 王干盈/提供

  中新网5月2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由台湾当局科学事务部门补助中央大学经过8年研究,首度精准确认中央山脉底下的地壳厚度达45公里,比全球的平均值35公里高出许多,显示中央山脉造山运动还在持续进行中,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比较高,其余平地区域如有地震以小型地震为主。

  中央大学地球物理所教授王干盈指出,一座山能够有多高,取决于地壳下方的厚度多深。山的地底厚度为“山根”,就像是冰山浮出水面只有一点点,但地底下有很大块的冰支撑着。

  过去测量工具不足,始终无法确认台湾的山根到底有多厚,这次经由科学事务部门经费支持、“台美”合作侦测,终于确认台湾地底的山根厚度。

  王干盈分析,台湾平地与盆地地区的厚度都未达30公里,是相对稳定的地壳,但中央山脉的山根厚度最深达45公里,显示仍持续受到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挤压,比较不稳定,发生大地震的机率比较高。

  获取山根厚度数据后,王干盈表示,只要输入过去台湾发生过的大型地震数据,例如9.21大地震,搭配台湾地壳的厚度数据,就能分析大地震发生后,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出现剧烈摇晃,哪些地方摇晃的程度相对稳定。当兴建核电厂或水库等大型建设时,这些数据就可以派上用场。

  王干盈指出,台北及北海岸地区(三个核电厂所在意地)的山根仅30公里,造山运动在这个区块已经进入稳定期,比较不会发生规模较大的地震。但有人会问,这地方有大屯火山群;他强调,大屯火山群只是在地壳隐没带上的小山,在专家眼中不算是活火山,发生大规模造山或火山活动的机会很低。

 

http://tech.sina.com.cn/d/2013-05-02/10148297987.shtml

专家预测未来20年全球将有多次巨大地震  
来源:21CN综合|2013-04-24 10:24:12|我来说两句已有5人参与

专家预测未来20年全球将有5次巨大地震

  美国密歇根州设计师约翰-纳尔逊绘制的一幅地图,标注1898年以来发生的203186场大地震

  地震专家预测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010年仅前3个月,地球便遭遇了一连串的强烈地震。据辽宁日报2010年3月18日报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经深入研究分析后认为,2000年开始地球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据他预测,2030年内,将有5次左右的巨大地震在以下地区发生:美国西部、旧金山、洛杉矶、海湾地区、台湾西北部、印尼、日本东京和日本东南海。

  据杨教授介绍,有关数据显示: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其中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数据是4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 (国外数据是7次),在1978-2000年发生0次,在2000-2010年已发生4次。其中,2010年已发生多次大地震: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2月27日琉球群岛7.2级地震,3月4日高雄6.7级地震,3月13日印尼6.2级地震……

http://news.21cn.com/culture/wenshijujiao/a/2013/0424/10/21246929.shtml

 

         

 

        点评:证据越来越多,规律越来越明显,有备无患,别无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6082.html

上一篇:5月上旬南方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关注5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南方再迎强降雨 东北华北气温飙升:关注5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鲍海飞 钟炳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