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方再迎强降雨 东北华北气温飙升:关注5月潮汐组合

已有 2662 次阅读 2013-5-3 05:3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强降雨

南方再迎强降雨 东北华北气温飙升:关注5月潮汐组合
 
南方再迎强降雨 东北华北气温一路飙升
2013年05月02日18:12   中央气象台 我有话说(279人参与)
24小时天气预报

1/524小时天气预报

  • 24小时天气预报

  • 48小时天气预报

  • 周五最高气温示意

  • 周六最高气温示意

  • 周日最高气温示意

  “五一”小长假期间,饱受干旱之苦的云南雨水开始增多。昨天,昆明出现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预计未来三天,受弱冷空气和偏西气流的共同影响,云南将持续出现降雨天气。不过,旱情严重的楚雄、大理、丽江等地降水仍然偏弱。

  近日颇受雨水青睐的还有西藏东部地区。未来三天,当地仍以小到中雨天气为主。气象专家提示,近期西藏东部降水过程频繁,土壤含水量大,需防范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与此同时,在刚刚遭受暴雨洗礼的江南华南等地,降雨强的攻击范围将明显缩小。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只有西部和南部、广东南部、海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上述局部地区并伴有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虽然雨势变缓,但仍需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另外,受弱冷空气影响,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华北东部、山东大部将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由于雨后气温会小幅下降,加之早晚温差较大,朋友们明天清晨外出要多添件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一、重要天气

  1、西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

  2日夜间至5日,云南东部和西北部、贵州南部、华南中西部、四川盆地中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将伴有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多阴雨天气

  预计,芦山地震灾区2日夜间至3日白天,小雨转多云(2~5毫米),3日夜间至4日白天,多云转阴有小雨(1~3毫米),4日夜间至5日白天,阴有小雨(2~7毫米)。

  3、气温趋势

  未来10天,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及东北西部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偏高2-4℃,我国其余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未来4天省会级城市最高气温分布未来4天省会级城市最高气温分布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502/181287866.html

2013年5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3-3-30 14:33
    2013年5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5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由于潮汐活动逐渐增强,4-5月地震活动逐月增强。

  潮汐组合A:5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6度,5月2日为日月小潮(下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5月10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0.17085度,13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5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5月26日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0.18269度,5月25日为日月大潮,5月2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5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531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6213.html

上一篇:台湾中央山脉地壳厚达45公里:大地震几率高值得关注
下一篇:气温上升或有助于抑制禽流感病毒传播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