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新疆大雪致2.3万人受灾1人死亡:关注冷冬和潮汐组合

已有 2265 次阅读 2012-12-5 09:3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冷冬, 雪灾, 拉马德雷

新疆大雪致2.3万人受灾1人死亡
2012年12月04日18:59  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社乌鲁木齐12月4日电 (陶拴科 王家乐)记者4日从新疆民政厅获悉,11月30日以来,新疆北部地区出现持续降雪天气,部分地区遭遇暴雪袭击。截至目前,雪灾已导致2.3万人受灾,1人死亡。
  此次降雪造成新疆博尔塔拉、昌吉、巴音郭楞、伊犁等地区受灾。截至4日11时初步统计,博尔塔拉、昌吉、巴音郭楞、伊犁4个自治州7个县市近1.5万人受灾,1人死亡,18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5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倒损;新疆兵团3个师8个团场8400余人受灾,近600间房屋不同程度倒损。
  目前,伊犁河谷积雪最深的新源县东部山区累积积雪达到90厘米、那拉提景区积雪50厘米;尼勒克、伊宁县山区积雪深度50厘米以上;伊宁市、察布查尔、新源、尼勒克、伊宁县城区积雪达到30厘米以上。受灾严重的各县市已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投入抗灾自救,妥善安置受灾民众。
  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之中。(完)
(原标题:新疆大雪致2.3万人受灾 1人死亡)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注:11月29日为月亮远地潮,使月亮超强度减少35%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2012-11-8 03:06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2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1次(截止到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潮汐组合A:2012年12月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13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2955度,三者最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1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28日为日月大潮,2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8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变化差别最大,易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发生极端事件的几率增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333.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9332.html

上一篇: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暖冬还是冷冬?
下一篇:北方大风降温唱主角:关注大风降温和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李学宽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