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变暖未必是今年旱涝主因:关注潮汐周期

已有 3144 次阅读 2011-6-28 09: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潮汐周期, 洪涝灾害

    1997年和1998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快速转换,中国在1998年发生了规模最大的洪涝灾害;2009年和2010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快速转换,全球在2010年发生了规模最大的洪涝灾害;11998年和2010年全球温度都达到历史最高;1999年和2011年全球干旱灾害严重。极端灾害频发无法简单地归结为全球变暖,因为还无法找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相关的规律性,全球变暖的模式不能准确地预测旱涝灾害。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全球变暖未必是今年旱涝主因(组图)
来源:中国网
2011年06月27日10:52
2011年5月13日,美国密西西比州纳奇兹,密西西比河岸上的马克?吐温宾馆被洪水侵袭。
2011年5月13日,美国密西西比州纳奇兹,密西西比河岸上的马克?吐温宾馆被洪水侵袭。
2011年5月25日,美国乔普林市,一位当地居民在寻找被龙卷风夷平的家。
2011年5月25日,美国乔普林市,一位当地居民在寻找被龙卷风夷平的家。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连降暴雨,遭遇“史上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连降暴雨,遭遇“史上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今年春季,英国经历了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这是一位农夫走过他的胡萝卜地。

  今年春季,英国经历了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这是一位农夫走过他的胡萝卜地。

  2011年上半年即将结束。半年间,全球很多地方已经历且仍在经历一些极端天气事件:英国在这个春季发生了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先是出现久旱天气,然后出现洪涝灾害;巴基斯坦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灾,数百万人撤离;美国密西西比河出现历史性洪峰,接着亚利桑那州发生迄今最大规模的山火……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是否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1

  气候模型无法解释短期旱涝

  今年世界各地确实出现了很多极端天气事件。而在2010年,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一个大陆也都发生了破纪录的大洪水。可怕的暴雨淹没了巴基斯坦五分之一的地区,千年不遇的大洪水吞噬了美国纳什维尔,里约热内卢北部的暴风雨导致巴西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山崩灾难。除此之外,法国南部、澳大利亚北部以及斯里兰卡和南非同样爆发大洪水。

  于是网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分析,认为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然而,权威的气候研究专家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至少他们不会忙着下结论。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马丁?赫尔林表示,虽然全球变暖是一个明显的“嫌犯”,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全球变暖要对2011年春季的大旱负责。根据气候变化模型的预测,21世纪末期将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和强降雨,但它们无法解释当前的干旱。他说:“很多极端天气都是自然气候变化,例如热浪和大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国家干旱减灾中心负责人迈克尔?海斯表示,美国南部出现的干旱以及北部的大雨由拉尼娜现象导致。

  英国里丁大学的迈克尔?布莱克伯恩表示,导致2010年俄罗斯热浪的喷射性气流同样要为2011年的欧洲干旱负责,不能归咎于全球变暖。伦敦大学学院的马克?桑德斯指出,全球干旱集中现象越发明显,当前的旱情并不罕见。

  2

  归咎于气候变暖欠说服力

  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院系主任朱蒂斯?库里表示,人们往往将极端天气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这种做法可能植根于一种需求,即引导公众舆论和政界人士,朝着采取措施遏制气候变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试图将个体极端天气事件或者群体极端天气事件归咎于复杂的气候系统面临极大难度,现在的气候系统处于一种病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可能都非常混乱。除了面临极大的难度外,将气候变化归咎于人类活动还要面临一系列问题。她说:“我认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过于简单化。”

  极端天气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天气体系和内部数十年的震荡有关,电脑气候模型对这些因素的模拟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库里说:“任何将个体极端天气事件、一连串的极端天气事件或者极端天气事件的统计数据归因于人类活动影响的结论都无法让我完全信服。要想改进对极端天气事件成因的分析,首先需要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数据库进行大幅改进和扩充。如果将这些事件与自然气候体系――例如厄尔尼诺――联系在一起,我们需要加深对决定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的自然气候变化的理解。”

  如果希望改进与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和频率变化有关的气候模型模拟的评估方式,则需要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而后才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推论。

  3

  极端天气折射全球气候变暖

  我们不能把一场异常猛烈的暴风雨或者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季看成是气候变化的证据。但是,也许它们意味着我们正亲眼见证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而且它们还会继续出现,天气事件的强度和古怪程度正在不断增强。旱季持续的时间更长。飓风变得更加凶猛。冬季结束后暴风雪仍在继续。历史纪录级别的冰雹从天而降。

  虽然没有一次天气事件能够确定无疑地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表示极端天气折射出的就是一个温度不断升高的世界。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资深科学家杰伊?古勒奇表示:“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任何一个都非常引人注目。如果没有海洋中的额外热量,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发生。我们不能忽视这种联系。”

  目前的地球温室气体浓度处于1500万年来的最高值。这些气体捕获热量,使空气和海洋变热。温度升高的海洋产生更多湿气,大气温度升高后则让更多湿气悬在空中。空气中的湿气越多,随后形成的风暴强度越大。当这些超强度天气系统袭击陆地时,它们不仅以普通雨雪的形式出现,同时还会制造飓风、暴风雪和洪水。古勒奇说:“空气中存在大量热带湿气,它们移动到很远的地区,然后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以充满戏剧性的方式降落。”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和2005年是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2010年爆发的洪水并不是这一年唯一的极端天气。在俄罗斯,1.5万人死于创纪录的热浪。澳大利亚迎来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季。巴基斯坦也遭受历史上最可怕的热浪袭击。美国东岸降下非比寻常的大雪。

  4

  拉尼娜厄尔尼诺属自然模式

  拉尼娜现象以及由海水升温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自然模式的一部分。美国缅因州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负责人保罗?马耶斯基表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就像是人体器官,虽然对整体气候产生影响,但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可能仍易受整个系统的影响。

  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未发现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导致的变化存在确定性联系。马耶斯基指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发生变化。他说:“它们虽然是自然发生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他正对温室气体是否打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自然模式的热量平衡进行研究,热量平衡的打破可能加速和加剧自然天气模式。马耶斯基说:“与过去相比,我们可能更快速并且更大幅度地改变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系统。对于自然产生的系统,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超出我们的想像。”

  如果马耶斯基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天气将变得更不稳定,极端天气出现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对于帮助政府预防自然灾害以及灾后重建的部门和机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减少灾害风险特别代表玛格丽塔?沃斯特朗姆表示:“极端天气越发频繁,强度也越发猛烈,受影响的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5

  气候变暖影响天气参数

  无论什么时候,一旦发生洪水或者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人们都会问极端天气事件是否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不幸的是,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现在,天气变化剧烈,极端天气经常出现。确定天气变化趋势需要时间,尤其是在确定地区观测数据缺乏甚至没有观测数据的情况下。之所以将极端天气频现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不断升高的气温以多种方式影响天气参数。极端天气频率变化伴随着全球变暖发生,观测发现已经证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一些变化由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所致。

  全球变暖如何影响天气参数?不断升高的气温能够对与天气有关的各种因素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会加速蒸散,导致土壤、植物和水体因蒸发蒸腾损失更多水分。这对干旱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造成直接影响。大气温度越高,所含有的水蒸气越多。与40年前相比,大气中的水蒸气数量由于温度升高增加了4%。这种增多加大了极端降雨风险。海平面温度升高导致大气环流和降水发生变化,致使一些地区出现干旱,尤其是在热带。

  这些变化并不会自动产生极端天气事件,但能够改变极端天气发出的频率。这就相当于在骰子上面动手脚,让一面更重,进而更有可能摇出确定的点数。具体到全球变暖身上,不断升高的气温提高了极端天气频率。目前,科学家已经观察到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变化。

  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全球变暖导致特定的极端天气,但认为全球变暖对天气变化没有任何影响显然大错特错。不断升高的大气和海洋温度对水循环产生一系列影响,这种升高提高了更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杨教)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10627/n311776071.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2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9881.html

上一篇:6月26日木星潮与地震对比
下一篇:特大旱涝灾害的自然规律:与太阳黑子极小期和强震伴生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