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变暖:自相矛盾的数据和结论

已有 5773 次阅读 2010-12-4 04:2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气候变冷,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全球变暖:自相矛盾的数据和结论

                                 杨学祥

 

据经济观察网记者张斌报道,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国,但是在坎昆却坚定地反对议定书的延续。日本谈判代表已多次在各种场合公开表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日本都绝对不会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二阶段承诺任何减排目标。”日本反对《议定书》延续的理由是《议定书》只覆盖了占27%的全球排放量的国家,而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都没有在《议定书》下承诺减排目标。在坎昆大会前,日本国内的九大产业联盟对日本政府联合施压,要求其反对在2012年之后延续《京都议定书》。目前,《京都议定书》是唯一的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保护协议,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重要成果[1]

 

真正退缩的不仅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国,全球变暖主流派的最新数据和结论也在鲜明的退缩之列:自相矛盾,含糊不清,令人生疑。

 

                       自相矛盾的变暖数据

 

英国气象局(UK Meteorological Office)科学家表示,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有所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Vicky Pope)坦言:“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 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除此之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正迅速工业化的亚洲国家排放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的人为制冷效果,也许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蒲柏表示,“我们也许低估了真正的变暖速度。”新分析显示,日趋利用浮标测量的海平面温度,需要向上修正。英国气象局表示,在作出这种修正后,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上升了0.080.16,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2]

 

据参考消息报道,英国气象局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16,但在过去10年里,气温只上升了0.05[3]

 

根据哈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地球表面温度每隔十年上升0.16摄氏度;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上述增幅降至0.05摄氏度0.13摄氏度之间,但同期的CO2排放量却有所增加。目前科学家对于上述变化的起因还并不明确,但其表示大自然的变异性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科学家表示平流层的水蒸汽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减少也是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减速”的诱因,而专家表示另一可能原因在于来自亚洲地区的悬浮微粒排放量有所增加,空气中的悬浮微粒能够折射太阳光并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冷却作用。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还表示尽管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速率稍微有所放缓,但地球变暖仍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势所趋[4]

 

2009年国际上有两条比较公认的全球温度序列:一条是英国Hadley中心从1850年以来的观测温度序列,另一条就是曼等人的“湿面条”温度序列。钱维宏研究组用观测序列做了分析,通过模型截取不同年代的数据,他们得出结论:18502008年的温度长期趋势是每百年增温0.4419102008年期间每百年增暖0.7419762008年期间每百年增暖1.7019982008年期间每百年降温0.10[5]

 

对比可知,“19762008年期间每百年增暖1.70”和“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地球表面温度每隔十年上升0.16”大致相同。但是,近十年的变暖的速度却有四种不同的数据:19982008年期间每百年降温0.10[5]过去10年里气温只上升了0.05[3];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上述增幅降至0.05摄氏度0.13摄氏度之间[4];在作出人工修正后,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上升了0.080.16[2]

 

四种数据差距太大,其真实可靠令人生疑。气候学家有责任把真实的气候变化报告给公众,不可重复和不能认证的数据不具有真实性。当然,这四种数据都表明一个明显的趋势,全球变暖明显减速。

 

                             相互矛盾的结论

 

英国气象局(UK Meteorological Office)科学家表示,人类活动致全球变暖的证据在过去一年里变得“更充足”了。英国气象局利用9个指标的最新数据告诉人们,全球气温在过去10年里出现了上升。这9个指标包括海冰与积雪的不断减少、大气湿度的不断加大。联合国(UN)气候变化谈判将于下周在墨西哥坎昆拉开帷幕。该局资深科学家马特·帕默(Matt Palmer)表示:“从各种指标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温。除了从陆地与海面上观测到的气温明显升高外,其它观测结果也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相符[2]。”

 

根据英国埃克塞特市哈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er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正在不断增加。中心采集了众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资料和指数,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比对之后发现人为因素越来越成为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中心的海洋学家马特•帕码(Matt Palmer)在发表的一封声明中表示:“目前有许多非常明显的证据证明整个地球的气候正在不断变暖。通过观察和监测,我们发现全球气温正在不断升高,而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已经显现出非常明显的温室气体效应。”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监测到比如海水升温、湿度加重、海平线上升以及冰川消融等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例证。哈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到了数个极具分量的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其中就包括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下属的国家气候资料中心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等;而数据来源也很广泛,比如气象卫星、气象气球、海上浮标等等。研究中心气候变化顾问组的负责人维奇•波普( Vicky Pop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研究人员已经目前对于全球变暖证据的辨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对于这些证据更加透彻的理解对于我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十分重要[4]。”

 

尽管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不过专家们也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变热的速率已经放慢了很多。根据哈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地球表面温度每隔十年上升0.16摄氏度;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上述增幅降至0.05摄氏度0.13摄氏度之间,但同期的CO2排放量却有所增加。目前科学家对于上述变化的起因还并不明确,但其表示大自然的变异性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科学家表示平流层的水蒸汽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减少也是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减速”的诱因,而专家表示另一可能原因在于来自亚洲地区的悬浮微粒排放量有所增加,空气中的悬浮微粒能够折射太阳光并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冷却作用。德雷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还表示尽管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速率稍微有所放缓,但地球变暖仍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势所趋[4]

 

这两段话是自相矛盾的。全球变暖速度减缓表明自然变冷的作用在增强,这只能说明气候变化主流学派在过去10年中过高的估计了人为的变暖作用,过低的估计了自然的变冷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地球表面温度每隔十年上升0.16摄氏度;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上述增幅降至0.05摄氏度0.13摄氏度之间,但同期的CO2排放量却有所增加[4]”,这怎么能说明“观测结果也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相符[2]”。

 

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及其决策者认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5-7]。这表明自然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只有10%,影响不大[8]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和近10年全球地表气温以每100.08-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其平均值每100.12摄氏度,速度减少量为每100.04摄氏度,占总量的25%。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25%。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也是夸大其词,毫无根据[8]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和近10年全球地表气温以每100.05-0.13摄氏度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其平均值每100.09摄氏度,速度减少量为每100.07摄氏度,占总量的44%。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44%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和近10年全球地表气温以每100.05摄氏度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速度减少量为每100.11摄氏度,占总量的70%。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70%

 

以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19982008年期间每百年降温0.10的速度上升的速度计算,速度减少量为每100.17摄氏度,占总量的100%。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100%,人为增温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伊朗新闻报》1124转印法新社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高级官员Robert Orr呼吁,希望在1129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上,各国代表能够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具体成果。他还说,将于2014年出炉的IPCC气候变化报告结论要比上一份(2007年报告)糟糕得多,参与气候变化调查的上千名世界各国气候科学家一致认为目前气候正在加速变暖,当前越拖延减排,未来付出的代价会越大[9]

 

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及其决策者认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科学家们预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情况,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1.16.4摄氏度,海平面相应上升0.180.59[7]

                                                                                                    

新华网伦敦11月29日电(记者黄堃)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29日发布了一期专刊,汇集了多国研究人员的论文,集中讨论全球变暖4摄氏度的可能性和后果。英国气象局的理查德·贝茨等人的研究认为,虽然现在国际社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个预测模型都显示气温升幅可能会在本世纪内达到4摄氏度,在最坏的预测中,甚至可能在2060年左右升温幅度就达到4摄氏度。这样一个变暖幅度将给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10]

                                      

上述结论被实测数据一一否定,全球变暖权威的可信度岌岌可危。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可靠吗?西方科学家已经多次修改了他们的预测模型,至今未得到实践的证明,相反,实际数据一次又一次地否定了他们的预测结果[11]

 

一面不得不承认全球变暖速度减缓,另一面夸大人为变暖的作用愈演愈烈。两者间的矛盾应该使气象主流派脸红:为什么不将真实的气温变化告诉给公众?

 

 

参考文献

 

1.  张斌。直击气候大会:日本拒绝承诺新减排目标。2010-12-01 14:02经济观察网。http://www.eeo.com.cn/Politics/international/2010/12/01/187843.shtml

2.  克莱夫·库克森伦,译者:何黎。英国气象局:全球仍在变暖 但速度放缓。2010-11-29  来源:金融时报。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qhbhyw/11/1203438.shtml

3.  环境污染减缓全球变暖?参考消息,201011297.

4.  蝌勒。人为因素导致全球变暖的证据在2010年增加。来源:搜狐绿色。2010120209:4 http://green.sohu.com/20101202/n278049211.shtml

5.  游雪晴。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2证据不足(组图)2010-02-10 09:06:00 来源: 北京日报(北京)http://news.163.com/10/0210/09/5V5ATL5D000120GR.html

6.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变暖速度:谁的预测更准确?发表于 2010-12-3 16:29:31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977

7.  章轲。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引发的思考。绿叶,2007年第3期。http://www.qikan.com.cn/Article/lvye/lvye200703/lvye20070305.html

8.  杨学祥。全球变暖权威的可信度:全球变暖加速还是减速?发表于 2010-12-1 8:18:4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102

9.  IPCC称下一份气候变化报告结论将更糟糕。赛迪网 发布时间:2010.11.25 13:18      来源:商务部网站。http://miit.ccidnet.com/art/32559/20101125/2251939_1.html

10.              黄堃。研究人员探讨全球变暖4摄氏度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20101130 10:31:42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1/30/c_12831342.htm

11.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发表于 2010-11-30 7:17:26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877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0135.html

上一篇: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4.3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寒潮蓝色预警:北方大部将有大风降温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 热度|

6 张学文 周少祥 蒋永华 侯振宇 yinglu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