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北京市气象台称这是140年来最大降雨:旱涝灾害的18.6年周期和拉马德雷周期

已有 1263 次阅读 2023-8-2 13:1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京市气象台称这是140年来最大降雨:旱涝灾害的18.6年周期和拉马德雷周期

                                                              杨学祥

        潮汐组合形成的潮汐南北震荡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相反。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潮汐南北震荡的振幅减少三分之一,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27.3天和13.6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LiG Q, 2005)。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初的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2013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潮汐组合A 2023730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7.94度,81日为日月大潮,8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B:8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16度,81日为日月大潮,8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607.html


   旱涝灾害的18.6年周期和拉马德雷周期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根据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1920年至2004年的径流系列统计资料,以及此间数十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得出结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枯水期和四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四至十五年,平均为九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七至十四年,平均为九点二五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18.6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28.5度,最小值为18.5度,变化周期为18.6年。郭增建等人在1991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5];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932年(松花江大水)、1933年和1935年(黄河大水)、1951年(辽河大水)、1969年(松花江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见表2)[6]。表1和表2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中国北方洪水将达到高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6009.html


  中国北方洪水的警钟已经敲响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截至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根据北京市政府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https://baike.sogou.com/v54814275.htm?fromTitle=7%C2%B721%E5%8C%97%E4%BA%AC%E7%89%B9%E5%A4%A7%E6%9A%B4%E9%9B%A8

中新网2016年7月25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7月25日9时统计,华北东北黄淮强降雨导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10省(自治区、直辖市)62市(盟)382个县(市、区、旗)1476.2万人受灾,164人死亡,125人失踪。http://news.sina.com.cn/c/2016-07-25/doc-ifxuifip3162919.shtml
       实践表明,南旱北涝和南旱北涝周期转换的历史规律具有可重复性,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相呼应,根据这一规律,“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的形势正在形成,中国北方大洪水的到来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56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4608.html
       回顾争论过程和展望最终结局很有意义。根据我查询的资料,赵振国研究员最早提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各30年并周期转换的观点,其他研究人员也功不可没,希望能汇成合力,为中国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5483.html
       邢台大贤村洪灾表明,中国北方大洪水已经为期不远,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25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25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600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423.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2.  杨学祥, 陈殿友, 李守春. 干旱、地震与月球赤纬角变化. 西北地震学报, 1999211):44~47

3.  E. 布赖恩特。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04年,11819109, 122130158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5.  解朝娣, 吴小平, 雷兴林, 冒蔚, 孙楠。长周期潮汐与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0):3425-3433.

6.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7.  刘国华,王一博,高泽永,文晶。1957-2012年青藏高原五道梁盆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03):410-416.

8.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9.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10.              Li Guoqing. 27.3-day and 13.6-day 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Adv.Atmos.Sci.2005,22:359-374.

1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12.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13.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3):90-91.

     14.           杨冬红, 杨学祥自然灾害的周期研究及其成因探讨黑龙江气象. 2017.34卷第4P13-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5199.html

相关报道

暴雨预警终于解除了!北京市气象台:这是140年来最大降雨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1小时前


据北京市气象台刚刚消息,北京本次降雨过程极值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

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本次降雨天气过程记录到的降雨量极值出现在昌平的王家园水库,为744.8毫米。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像“晴雨录”这样的天气记录,但主要是以文字记录天气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为主,并没有准确的数据记录。

目前,北京地区最早有仪器记录到的降雨量是发生在1883年7月23日-29日的降雨天气过程,记录值为510.3毫米。

1891年7月23日,北京地区记录到609毫米的强降雨过程。这个记录是本次过程之前记录到的最大降雨量。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记录到的最大降雨量541毫米。

综上所述,本次降雨过程极值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

北京雷电、暴雨黄色预警

已相继解除下了三天的强降雨,今天总算结束了。今天上午,雷电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相继解除,不过今天白天京城仍有分散性雷阵雨,本周雷雨频繁,需注意防范。


本轮强降雨天气昨天进入尾声,今天早上算是彻底结束。据统计,从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76.5毫米,城区平均244.9毫米,西南461.4毫米,西北272毫米,东南226.9毫米,东北198.1毫米;城区最大降雨在丰台千灵山,为603.6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在昌平王家园水库,为744.8毫米;最大小时降水强度丰台千灵山111.8毫米/小时(31日10时至11时)。


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本市有两站累计雨量超700毫米,分别为昌平王家园水库744.8毫米、门头沟高山玫瑰园730.5毫米。


从市气象台预报来看,今天北京仍有雷阵雨天气,局地伴有大风、短时雨强较大。预计今天至8月5日,京城最高气温32℃至33℃,湿度较大,体感闷热。另外,本周雷雨频繁,从目前来看,几乎每天都有雷阵雨光顾,需注意防范。山区地质灾害有滞后性,风险仍然较高,需谨慎前往。

北京解除洪水红色预警

仍有较大风险,请远离河道北京市水文总站于8月2日9时解除洪水红色预警:目前永定河流域、北运河流域、大石河流域河道流量已回落至洪水预警标准以下,现解除洪水红色预警。

河道长时间行洪,堤防长时间浸泡,退水期间风险仍然较大。请市民远离河道,注意自身安全。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https://so.html5.qq.com/page/real/search_news?docid=70000021_81864c9cf6e07552

暴雨预警

龙江气象 2023-08-02 09:16 发表于黑龙江

黑龙江省气象台2023年8月2日09时00分发布暴雨预警:

预计2日09时-5日09时,铁力、甘南南部、龙江、肇州、肇源、肇东、双城、哈尔滨市区、阿城、宾县、通河、依兰、方正西部、五常北部、延寿北部、尚志西部、 桦南、同江、抚远、富锦东部、饶河、密山等地降水量达 60~110毫米;方正东部、五常南部、延寿南部、尚志东部、牡丹江全区、七台河全区、鸡西市区、鸡东等地降水量达120~220毫米,个别乡镇可达250毫米以上。



编   辑:张晓卿

审   核:韩志鹏

监   制:矫玲玲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90951404&ver=4687&signature=PD2tnxAE6xVfw0EvDaJNV9TqguoEiKYWSPi2SqEVCwliJm4A6WJWFy*ogI*yc7WfHY-at9OE-JnaEaf-2*AXKh8Artvs6Z5gcZRp2WK6QkliiOcFSTOsa2WTBhefe6mS&new=1


长春市城区防汛安全提示

2023-08-01 15:10新浪吉林评论(0人参与)

A-A+


  长春市城区防汛安全提示


  受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水汽北上和副高后部切变共同影响,8月1日夜间至8月3日白天,长春市将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过程累计降雨量80毫米至120毫米,部分地方可达160毫米至210毫米,本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具有一定极端性。其中,8月1日傍晚至夜间有大雨,降雨量25毫米至40毫米;8月2日白天到8月3日白天有暴雨,降雨量60毫米至100毫米,部分地方有大暴雨,降雨量40毫米至70毫米;8月3日夜间至8月4日,全市仍有小雨。

  长春市城区防汛办公室温馨提示广大市民:

  1、尽量减少出行,如必须出行应提前了解交通情况,规划出行路线,尽量避开低洼路段; 

  2、行人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注意路边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落窨井、作业坑等,要远离水边,杜绝水上活动;要提高警惕,加强观察,远离设置较低的配电箱、带电广告牌等涉电设施,避免因设施漏电引发危险; 

  3、大雨经常伴有雷暴大风,不要靠近高压电线以及高楼、大树、旗杆等,远离围挡、广告牌、棚架等临时搭建物;

  4、车辆不要强行涉水通行,避免受淹熄火;如车辆出现受淹熄火,请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离开车辆,到安全位置联系保险和拖车或求助交警;

  5、不要将车停在低洼路段,避免受淹,停放的车辆不要压占城市收水井、排水井,避免影响积水排放;车辆停在小区地下车库的,要多与物业沟通,必要时提前移出;

  6、低洼居民区居民要做好紧急避险准备,熟记紧急转移路线和避难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统一指挥,快速有序的安全转移;

  7、地铁站点进水时,不要慌张乱跑,要听从地铁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转移。

  长春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8月1日

https://jl.sina.com.cn/news/yaowen/2023-08-01/detail-imzesqvy5063689.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7&r=0&rfunc=65&tj=cxvertical_pc_hp&tr=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608.html

上一篇:2023年8月2日午报: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增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下一篇:2023年8月2日晚报: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增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苏法王 杨正瓴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