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加火山爆发后,美国也碰到天灾了
2022-01-24 02:44:03 沙漠军志
作者:良稞
新冠疫情的危机还没有过去,各种自然灾害又接踵而至,全球多国都受到影响。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脆弱不堪,但只要人类能够团结一致,那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近期全球多地进入紧急状态,不到48小时传出两大噩耗,美国8000万人遇袭。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对新冠疫情是这样,对自然灾害也是如此,团结应对,未来总会好起来。
自然灾害频发
近段时间全球各地不断爆发各种自然灾害,比如太平洋岛国汤加就遭遇了罕见的火山爆发,直接导致通信线路受损,全国都处于失联状态。中国已经提供了紧急援助,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汤加将能够度过这次危机。
而要面对自然灾害威胁的,也不仅仅是汤加,美国也同样如此。虽然是超级大国,但是自然灾害的威力也不是美国可以阻止的。美国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天气,8000万美国人都在受灾状态中。
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面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但是这次的暴风雪覆盖范围很大,并不多见。
并且暴风雪天气会影响到多个方面,首先一个就是最直接的,气温会大幅降低,民众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特别是部分地区因为暴风雪而导致停电,各种取暖设备都派不上用场。
其次,交通也受到影响,车祸等事故频频发生。上千架次的航班也不得不取消,这对人们的出行十分不利。
还有疫情
更不用说现在奥密克戎还在美国大肆传播,新增病例呈高速上涨状态,美国多次出现单日新增100万人以上的情况。拜登政府需要面对的难题日益增多,这个时候,其他国家可以施以援手,帮助美国。
同时美国政府也应当明白,各国齐心才能面对自然灾害、疫情等多种艰难的挑战。美国不应该再在海外惹是生非,加强联系与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
拜登也该看到,此前特朗普的种种作为只是让美国变得越来越糟糕,拜登政府就不该再走特朗普的老路,美国一家抵御不了疫情,对付不了自然灾害,改变不了气候变化,以及诸多其他难题,只有大家一条心,人类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https://news.jxcn.cn/p/20220124/34267075_2.html?m=aee15d25f4f5af9993bd9419cbc611b4
美国龙卷风遇难人数已上升至26人:美国自然灾难持续发展
已有 242 次阅读 2014-4-29 19:37
美国龙卷风遇难人数已上升至26人:美国自然灾难持续发展
杨学祥
我在2013年2月指出,美国2012年高温干旱2013年极端天气频发。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2014年4月27日以来,数十个龙卷风横扫美国南方,美国龙卷风遇难人数已上升至26人。
美国灾难持续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7517.html
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地震不发大旱不止
已有 1259 次阅读 2015-8-16 04:57
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地震不发大旱不止
杨学祥,杨冬红
最近有两条新闻吸引人们的眼球:
其一是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将严控淋浴喷头促节水;
其二是罕见干旱美加州水库“投球”节水。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中新网2015年4月2日电据“中央社”报道,由于严重干旱,美国加州州长布朗(JerryBrown)下令实施强制性限水措施。这在加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http://news.sina.com.cn/w/2015-04-02/091631674063.s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1月2日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2012年高温干旱和2013年极端天气,2014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年11月,美国迎来历史性暴雪,创纪录的寒潮席卷全美国,50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零摄氏度,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创美国38年最低气温纪录。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这是历史性暴风雪”,3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1.93米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2012-2014年美国美国从高温干旱到暴雪严寒,气象能量集中在美国发生,符合点源喷发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136.html
我们在2013年12月23日指出,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2015年7月末,阿拉斯加地震连续发生:美国强震还有多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91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84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5498.html
结论
2018年,美国先后遭遇极端寒潮、流感、大震 、暴风雪等重大灾害的袭击,大自然的能量集中是主要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948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1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0054.html
直面巨灾威胁:气象一地震一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1412 次阅读 2021-2-21 15:20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直面巨灾威胁:气象一地震一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及其预测方法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8373 次阅读 2016-4-25 05:48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超级灾害, 预测, 经济危机, 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1,杨学祥2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长春 130026;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2004、2005、2007、2012年印尼4次8.5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引言
我们在2007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8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1]。
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2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 杨学祥. 直面巨灾威胁: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201-20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35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