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物种大灭绝
奥陶纪--海洋无脊物动物的全盛时期
奥陶纪历经6500万年。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
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奥陶纪生物
奥陶纪生物
奥陶纪化石
奥陶纪简介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奥陶纪亦分早、中、晚三个世。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
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奥陶”一词来源
“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C.Lapworth)于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于英国阿雷尼格(Arenig)山脉向东穿过北威尔士的岩层,位于寒武系与志留系岩层之间。因这个地区是古奥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故名。
奥陶纪生物演化
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
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以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海洋动物类群,它们自早奥陶世开始即已兴盛繁育,分布广泛。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奥演化迅速,大部份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壳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在奥陶纪晚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2、第二次物种大灭绝
泥盆纪--鱼类的时代
泥盆纪历经约5000万年。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泥盆纪生物
泥盆纪生物
泥盆纪生物
泥盆纪化石
泥盆纪简介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
鱼类的时代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 “鱼类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的出现。
气候显示泥盆纪时是温暖的。化石记录说明远至北极地区当时处于温带气候。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3、第三次物种大灭绝
二叠纪--生物圈重大变革时期
二叠纪历经4500万年。第三次物种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毁灭了95%的海洋物种和几乎70%的陆地物种,灾难的主要原因专家仍有争论。
二叠纪生物
二叠纪生物
二叠纪生物
二叠纪化石
二叠纪化石
二叠纪地貌
二叠纪简介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
二叠纪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主要门类仍是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只剩下少数代表,腹足类和双壳类有了新的发展。二叠纪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筳类、三叶虫全都绝灭;腕足类大大减少,仅存少数类别。
脊椎动物在二叠纪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鱼类中的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有了新发展。两栖类进一步繁盛。爬行动物中的杯龙类在二叠纪有了新发展;中龙类游泳于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龙为代表;盘龙类见于石炭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兽孔类则是二叠纪中、晚期和三叠纪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世界各地皆有发现。
二叠纪物种大灭绝原因猜想
火山爆发说:地质研究证据显示,二叠纪末发生过大规模火山爆发。这更是证明了当时地球表面是有多个火山进行大规模的爆发。短期来说,火山爆发所释放的大量有毒气体会造成生物灭绝,而长期来说,二氧化碳类的气体则会使气候发生大变化,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性的致命后果。但经过计算,如此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使地球温度上升5℃左右,的确会毁灭很多生物,但没有足够能力毁灭70%的陆生物种和95%的海洋物种。
陨石撞击说:虽然陨石撞击可以造成生物大毁灭,但是由于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二叠纪末期遭到陨石撞击的任何遗迹,因此这个猜想很难成立。但有些科学家认为被陨石撞击的大坑可能早以被熔岩埋没。因此很多人还没有放弃这个猜测。
甲烷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格陵兰发现了大量二叠纪的沉积岩。通过研究发现二叠纪的大灭绝可能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经历了8万年的历史。8万年的历史中,首先被消灭的是海洋里的小部分生物,然后陆生生物受到严重打击,最后则是海洋里的大部分生物灭绝。这是由于海底冰冻的甲烷逐渐释放出碳12,导致海洋温度上升5℃,这就足以导致生物灭绝了。
但是瓦格纳教授告诉我们,科学家们的研究都认为,每一种原因不是最后的定论,这一次的大灭绝,绝对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叠纪(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分为早二叠世, 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
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灾难,90%的海洋生物惨遭灭绝,陆地上的生物也受到重创。这次大灭绝的原因一直令科学家们感到迷惑不解,此前的推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但是新的研究证明,这场灾难的原因可能不是来自太空,而是来自地球自身。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2004年12月的《地质学》杂志上。
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克里斯蒂-克布尔领导的国际科学家联合小组在奥地利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和意大利西部的多罗米特(Dolomites)两地采集岩石标本。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将掀起有一次关于生物大灭绝问题讨论的高潮。
克布尔说:“我们在奥地利和意大利采集到了典型的二叠纪末期岩石标本,
但是分析结果显示,地外行星没有对地球生物灭绝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那场大灭绝的原因来自地球。”
地球的岩石中保留有环境变迁的证据,因为岩石的构成成分会随着外界影响发生改变。小行星和彗星的化学成分与地球有着不同之处,如果它们曾经与地球发生冲撞,那么岩石中一定会留下它们的痕迹。
在美国和英国同事的帮助下,克布尔确认了岩石标本中所含的铱元素。铱大量存在于小行星、彗星和其他地外物体中。然而,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期的岩石样品相比,这次采集到的岩石标本中,铱的含量非常少,而且也没有发现与小行星撞击密切相关的同位素氦-3和锇-187。
与之相反,研究小组却发现了地质活动的证据。克布尔说:“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海水中氧气含量极低时,少量的铱可能会在海洋缓慢的沉积中形成。而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很可能来自火山活动。”
火山的剧烈活动可以导致地球上的陆地出现巨大裂缝,当海水涌入其中之后,火山熔岩一旦再喷发出来就会被马上冷却。在二叠纪的末期,以现在的西伯利亚为中心的地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爆发,喷发出的物质弥漫在大气中,导致了气候模式和海洋循环系统的改变。
克布尔认为:研究结果证明,那场大灾难的原因不是来自于小行星,大规模和大范围的火山活动释放出大量的烟和二氧化碳,才是真正的“元凶”。
4、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三叠纪--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
三叠纪历经约5000万年。在三叠纪晚期,发生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三叠纪生物
三叠纪生物
三叠纪化石
三叠纪化石
三叠纪简介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它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
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
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
三叠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在三叠纪晚期,发生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5、第五次物种大灭绝
6千5百万年前--中生代末大绝灭
最为著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6千5百万年前。包括恐龙在内的90%的地球物种在这个时期被毁灭。
恐龙
恐龙
恐龙化石
恐龙简介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之中生代的爬虫类。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
中生代末大绝灭
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而且在那个时候,不仅统治了地球达一亿多年的各种恐龙全部绝灭了,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时降临到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种其它的生物。
在这次灾难中绝灭的还有蛇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有翼龙等会飞的爬行动物,有彩蜥等恐龙的陆生爬行动物亲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至于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动植物,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光。
经过这场大劫难,当时地球上大约50%的生物属和几乎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真是一场大绝灭、大灾难。大绝灭的结果使得在距今6500万年这个时间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这场大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地球的地质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生代。
灾难来临
关于恐龙绝种的真正原因,自古以来即众说纷云。下面列举了一些观点:
一、陨石碰撞说
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曾撞击地球,使得君临地球长达一亿数千万年的恐龙绝种。
二、彗星碰撞说
恐龙灭绝是由于太阳的半星复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缘故。
三、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候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
四、气候变动说
由于板块移动的结果,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巨幅的改变。严寒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
五、火山爆发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六、海洋潮退说
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
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
七、温血动物说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獭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
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
八、自相残杀说
有人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们自相残杀的结果--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恐龙为食,肉食恐龙增加,草食恐龙自然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消失,肉食恐龙因无肉可食,就自相残杀,最后终于同归于尽。
九、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
十、哺乳类犯人说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根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的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
十一、种的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十二、生物碱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恐龙所生存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
十三、小行星撞地球说
一颗不期而至的小行星猛烈地撞到地球上,相当于几万个原子弹威力的爆炸在顷刻间发生。黑云遮天蔽日,白天也没有了阳光。
这种恐怖的状况持续了一两年。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断了,因而大量枯萎、死亡。吃植物的素食恐龙因此相继死去。以后,吃肉的恐龙也由于失去了食物而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