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11/06
06:32
想象一下,有一个不断冒泡的神秘泥浆池就出现在你家的附近,每天以几十米的速度不断移动,它也会从围墙下轻松通过,继续向你家挺进。而你却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是不是会感到非常恐怖和无助呢?
图片来源:the weather channel
泥浆池靠近地震带,恐引发地震?
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从1953年开始,加州的帝国郡索尔吨海岸附近就出现了一个臭气熏天的泥浆池,这么多年它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那里,偶尔冒一下泡,也就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几年前,它开始了缓慢移动,但依然很慢,所以也没有多少人关心;
而在今年夏天,帝国郡在今年突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原因是在那里的这条泥浆池如突然苏醒一般在过去六个月每天在不断移动,并向着联合太平洋公司的铁路方向蹒跚而去,随时威胁着附近的石油管道、光纤电缆以及高速公路。更恐怖的是这个地方靠近着圣安德烈亚斯断层。附近居民担心,这样下去将随时引发超级大地震。
图片来源:the weather channel
美国地质研究局地球物理学家肯.哈德纳特对这条“移动的泥浆池”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始作俑者是曾今的大地震在地下深处形成了裂缝,而地下气体经由裂缝向上移动并从地表溢出,这就导致了泥浆池汩汩滔滔。这个泥浆池和黄石公园的老忠实间歇泉有所不同,老忠实间歇泉含有熔融岩石,能将循环的水加热变成温泉,而这个泥浆池则是水和气体结合后被迫向上面的土壤和沉积物产生的地热,温度只有27摄氏度。并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地表的裂缝不断上升,并使得泥浆中的水泡沫化。
用尽办法依然无法阻止前进
当地消防队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试图阻止这可怕的地质“蠕虫”前进的不法,然而泥浆池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先是抽干了泥浆池的水,还用钢筋和巨石砌筑了30米场,23米身的地下钢筋围墙,但依然无法阻止泥浆池的不断冒泡和不断渗出的泥水,泥浆池还从围墙下钻了过去,继续向有铁路方向前进。目前泥浆池已经形成了2200平方米,5米的盆地,泥浆池的深度达12米,在它身后留下一大片塌陷的痕迹。由于无法阻止泥浆池的前进步伐,铁路公司不得不修建了一条备用铁路,还降低了该地区铁路来往限速。
图片来源:the weather channel
加州交通部发言人埃德·乔伊斯告诉记者,“如果这个泥浆池进入影响高速公路,加州交通局必须关闭部分国道。”另外,当地政府也建议居民远离泥浆池,以免被泥浆池所散发的有毒气体导致中毒缺氧而死。
而哈德纳特认为,尽管这条岩浆池爬行速度突然加快,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地震即将发生,事实上,该地区近年来的地震活动比平均地区还要低,居民没有必要特别恐慌。
https://new.qq.com/omn/20181106/20181106A08O7T.html
最新结论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中新网2015年4月2日电据“中央社”报道,由于严重干旱,美国加州州长布朗(JerryBrown)下令实施强制性限水措施。这在加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http://news.sina.com.cn/w/2015-04-02/091631674063.s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综合分析表明,美国西海岸地下的甲烷高压气体是干旱、高温、龙卷风、暴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大震发生的明显前兆。四川汶川地震是前车之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0481.html
请注意监测加州的天然气地表和地下浓度异常。它是大震发生的最可靠前兆。
杜乐天认为,山火可能源自地下排气,加州山火拉响了灾害警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5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6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6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9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602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