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下旬地震进入高潮:潮汐激发地震的现象非常明显
杨学祥
2016年9-12月地球进入强潮汐时期,9月下旬地震进入高潮,21-25日6级以上地震5天内发生5次,其中23-24日强潮汐组合期间,23-25日三天连续发生4次6级以上地震。潮汐激发地震的现象非常明显,再次验证了潮汐激发地震的科学理论。这也表明,目前地球应力积累处于最易受激发的阶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2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744.html
潮汐激发地震关键时期:
其一、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周期为55年;目前为2000-2030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前17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690.html
其二、月亮赤纬角极值周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导致地球潮汐形变(主要是地球扁率变化)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两极和赤道地壳反向收缩扩张,激发地震发生,周期约为9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其三、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和2016年拉尼娜的转换,激发赤道太平洋的跷跷板运动。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127.html
其四、处于太阳近地潮、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的叠加时期,周期为四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0014.html
其五、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时期,周期为13.6天。
目前处于五种因素正相叠加时期,潮汐激发地震达到最大值。
我们在2016年7月29日指出:
潮汐组合D:9月2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825度,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关注10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303.html
相关报道:
美加州北部沿海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16-09-25 14: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5日电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5日13时01分左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沿海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http://news.cnr.cn/gjxw/gnews/20160925/t20160925_523159317.shtml
菲律宾与罗马尼亚发生地震
西宁晚报 A15 2016年9月25日
新华社马尼拉9月24日电(记者杨天沐)据菲律宾火山及地震研究院消息,菲律宾南部地区24日早晨发生6.0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6时53分(北京时间6时53分)左右,震中位于棉兰老地区的东达沃省马蒂市东南方32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39公里。
由于距离震中较远,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几乎没有震感。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频发。
又讯当地时间24日清晨,罗马尼亚东部弗朗恰县发生5.3级地震,首都布加勒斯特等地有明显震感。目前尚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
据罗马尼亚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发布的消息,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距布加勒斯特东北约150公里的弗朗恰县内雷茹乡附近,震源深度约88公里。
地震发生时,布加勒斯特市以及罗东部邻国摩尔多瓦等许多地方都有明显震感,许多居民在睡梦中被震醒。
今年9月以来,罗马尼亚地震频发,有震感的地震已发生超过25次,震级在2.5-4.3级之间。
位于喀尔巴阡山东部的弗朗恰地区是罗马尼亚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近百年来曾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977年的大地震造成约1500人死亡。
http://www.xnwbw.com/html/2016-09/25/content_88564.htm
斐济群岛地区附近发生6.9级左右地震
2016年09月25日 06:26:33 | 责任编辑: 华夏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5日电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9月25日5时28分在斐济群岛地区(南纬19.8度、西经178.2度)附近发生6.9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597公里)。
http://news.xinhuanet.com/asia/2016-09/25/c_129297780.htm
汤加、斐济附近海域分别发生6.4级和6.9级地震
来源:新华网 2016-09-25 06:51
新华社苏瓦9月25日电(记者刘鹏)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海域和斐济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5日上午分别发生6.4级和6.9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显示,汤加附近海域地震震级为6.4级,发生于当地时间25日10时07分(北京时间5时07分),震中位于汤加内亚富镇西北方向125.7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183.4公里;斐济附近海域地震震级为6.9级,发生于当地时间25日9时28分(北京时间5时28分),震中位于斐济莱武卡镇东南方向321.5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596.3公里。
美国地质勘探局最初测定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6.3级和6.8级,后分别修正为6.4级和6.9级。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没有针对这两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
斐济、汤加等岛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而频发地震。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6/09/25/30457260.html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60公里
2016-09-24 09:4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4日电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4日6时53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北纬6.5度、东经126.5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60公里。
编辑:龙明洁
http://news.cnr.cn/gjxw/gnews/20160924/t20160924_523157763.s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9 2016-09-25 05:28:39 -19.74 -178.31 590 斐济群岛地区
6.4 2016-09-25 05:07:13 -18.05 -175.15 180 汤加群岛
6.2 2016-09-24 06:53:11 6.50126.50 60 菲律宾棉兰老岛
6.4 2016-09-23 08:14:33 34.50 141.70 10 日本本州东岸远海
6.2 2016-09-21 00:21:15 30.58 142.26 10 日本本州东南
6.1 2016-09-09 05:46:20 -54.65 158.60 10 麦夸里岛地区
6.1 2016-09-06 06:54:06 54.60 168.33 10 科曼多尔群岛地区
6.9 2016-09-02 00:37:59 -37.40 179.10 30 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
6.7 2016-08-31 11:11:36 -3.69 152.78 490 新爱尔兰地区
6.9 2016-08-29 12:29:59 -0.10 -17.80 10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
5.9 2016-08-26 01:04:42 30.50 137.96 460 日本本州东南
5.9 2016-08-24 21:48:45 -2.89 100.10 20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
6.9 2016-08-24 18:34:54 21.00 94.67 90 缅甸
6.1 2016-08-24 09:36:33 42.70 13.10 10 意大利
潮汐组合D:8月2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45502度,8月25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510.html
2016年9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强
已有 619 次阅读 2016-7-29 15:37
杨学祥,杨冬红
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5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9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9月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度。9月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9月9日为日月小潮,9月11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2701度,9月7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9月18日为日月大潮,9月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2度,9月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9月2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825度,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关注亚洲特大地震的高发形势
我们在2016年6月13日指出,全球8.5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我们在2011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4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2次。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7次,亚洲发生3次,美洲发生4次。
在2000-201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6次,亚洲发生5次,美洲发生1次。
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4190.html
日本大震可能连续发生
我们在2011年3月22日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3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11年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2012年的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5级以上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按照海岛大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582.html
我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的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109.html
表1 全球1900-2012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 地震时间 | 地震地点 | 震级 |
1 | 1960-05-22 | 智利 | 9.5 |
2 | 1964-03-27 |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3 | 2004-12-26 | 印尼苏门答腊 | 9.1 |
4 | 1952-11-04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5 | 2011-03-11 | 日本 | 8.9-9.0 |
6 | 1906-01-31 | 厄瓜多尔 | 8.8 |
7 | 2010-02-27 | 智利 | 8.8 |
8 | 1965-02-04 | 阿拉斯加 | 8.7 |
9 | 1950-08-15 | 中国西藏 | 8.6 |
10 | 1957-03-09 | 阿拉斯加 | 8.6 |
11 | 2005-03-28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12 | 1922-11-11 | 智利 | 8.5 |
13 | 1923-02-03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8.5 |
14 | 1938-02-01 | 印尼班大海 | 8.5 |
15 | 1963-10-13 | 俄罗斯库页岛 | 8.5 |
16 | 2007-09-12 | 印尼苏门答腊 | 8.5 |
17 | 2012-04-11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18 | 1920-12-16 | 中国甘肃海原 | 8.5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统计规律表明中国存在发生8.5级以上大震可能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8.5级以上地震爆发时期,其中前17年,即2000-2018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中国存在发生8.5级以上大震可能(见表2)。
表2 1890年以特大地震、地球自转、气候变化和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 全球9级以 上地震次数 | PDO时间位相 | 气候冷暖 | 地球自转 | |
全球 | 中国 | |||||
1890-1924 | 6(4) | 1 | 0 | 1890-1924冷 | 低温期 | 加快 |
1925-1945 | 1(1) | 0 | 0 | 1925-1946暖 | 温暖期 | 减慢 |
1946-1977 | 11(7) | 1 | 4 | 1947-1976冷 | 低温期 | 加快 |
1978-1999 | 0(0) | 0 | 0 | 1977-1999暖 | 温暖期 | 减慢 |
2000-2018 | 6(6) | ? | 2 | 2000-2030冷 | 低温? | 加快 |
注: 括号内为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美国大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月30日电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我在2012年2月20日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据2014年8月18日最新报道,美国重要粮仓加州,已连续3年干旱,气候专家预测未来加州干旱仍将持续,为节省用水,加州农民改变种植的农作物。
美国加州的大震正在孕育,已接近爆发极限。2014-03-10 13:18:14 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7.0级地震,这是加州大震的前兆和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0469.html
一场特大地震的形成需要积累地下巨大的能量,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能量积累过程。
2006年四川遭遇百年未遇大旱;
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罕见冰雪冻灾;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
2009年7月4日地震灾区遭遇“7.14”暴雨洪涝灾害;
干旱-地震-暴雨的灾害链值得关注。
美国也经历了同样的灾害链过程:
2011-2012年美国发生罕见干旱和高温;
2013年美国发生多次暴雨和龙卷风等极端灾害;
2014年1月美国遭遇极地蜗旋袭击,发生20年未遇极寒。
2015年5月美国加州持续干旱。
巨大的能量在美国积累,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能量积累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8993.html
直到2015年5月,加利福尼亚州此前连年遭遇大旱侵袭。从中部山谷中的小型家庭农场到落基山脉的水力发电站均受到降雨减少的影响艰难求存,同时高涨的饮用水价格也使整个地区经济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水资源价格上涨使许多农场被迫闲置土地,当地许多农业人口失去工作机会。
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雨水虽然能够缓解加州的干旱,但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近来在德克萨斯州以及俄克拉荷马州的暴雨已经让美国人心有余悸。在德克萨斯州,尤其是休斯敦地区,暴雪已经淹没了大片民房,并导致至少10人死亡。而在多山的加州,如果暴雨也像在德州和俄州一样在短短数周内倾斜而下,将会导致许多山体滑坡事件,对加州人民安全和经济影响可能还会更大。1998年加州连降暴雨导致多处山体滑坡,造成至少2亿美元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683.html
美国灾难不仅如此,大震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6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美、日、中要做好迎接大震的准备:关注地震的统计规律
2016年9-12月地球进入强潮汐时期,9月下旬地震进入高潮,21-25日6级以上地震5天内发生5次,其中23-24日强潮汐组合期间,23-25日三天连续发生4次6级以上地震。潮汐激发地震的现象非常明显,再次验证了潮汐激发地震的科学理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2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744.html
我们在2016年8月25日指出,美、日、中要做好迎接大震的准备:关注地震的统计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632.html
关注10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30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