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逐渐被接受的发现:大地震或与月球引力有关

已有 4474 次阅读 2016-9-21 14:5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月亮赤纬角, 日月大潮, 近地潮, 特大地震, 潮汐激发

逐渐被接受的发现:大地震或与月球引力有关

                                                   杨学祥,杨冬红

 

日本科学家:大地震或与月球引力有关

探索者 2016-09-14 16:50:52 

 

  月球引力或导致311大地震等强震发生。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小组于近日在英国杂志《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指出当月球引力作用较强时,便容易发生像日本311大地震的强震。专家相信,是次发现能更准确预测地震。

  东京大学教授井出哲等人研究了过往20年发生的黎克特制5.5级以上地震,并分析了以两周为变化周期,结果发现黎克特制8.2级以上的12次大地震中,其中9次是发生在月球引力作用较强的时间内,如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及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

研究团队表示,月球引力除了会造成潮汐应力外,还会让地面压力产生变化。当地面压力不断增强时,便会导致小块岩石破裂,并导致大地震发生。不过,研究团队发现,黎克特制5.5级地震虽然亦会因潮汐应力的强弱而时有发生,但关系并不明显。

http://mt.sohu.com/20160914/n468439579.shtml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天文学不只是观赏科学

已有 1183 次阅读 2015-2-22 06:42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天文学不只是观赏科学

                              杨学祥

 

据新华社电作为农历乙未羊年值得关注的天象之一,年度最大最圆月亮(也称“超级月亮”)将在928现身天宇,巧合的是,它将与“中秋圆月”上演“喜相逢”,届时,我国公众可欣赏到一轮“别样”的圆月。

  据了解,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在运转过程中,其距离地球时远时近,最近时约35万公里,最远时约40万公里,两者相差约5万公里,因此,从地球上望去就有了“大月亮”和“小月亮”之分,两者直径相差八分之一。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解释说,月亮每经历14次圆缺(即天文学中的14个“朔望月”,合计413.4天),就达到最大最圆的“圆满”状态,因此,“最大最圆月”大多数年头都会有,最近两次分别是20136232014811

每每“超级月亮”现身天宇,总有些人将其与地震、火山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甚至人的情绪失控等联系在一起。对此,史志成再次表示,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公众千万不要被误导。

http://news.sina.com.cn/s/2015-02-22/013931536533.shtml

中国的部分天文学家把天文学当成观赏科学,否认潮汐对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的激发作用,这不是科学,而是对跨学科知识领域无知。

事实上,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已成为常识。日食和月食是潮汐强度最大的自然现象,并且有明显的运动轨迹。强潮汐、月食和日食不会引发地震,因此,每次强潮汐、月食和日食并不一定对应一次地震发生。但是,在地震活动能量即将造成地震发生的条件下,强潮汐、月食和日食就可以激发地震的发生。20041226日月大潮激发印尼地震海啸和200881日食激发四川平武余震不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巧合”来掩饰其中的内在联系。

200881日食进入中国境内之前,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与北川县交界地区1632分发生6.1级余震。昨晚,央视主持人海霞连线中国地震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宏作了采访,他简单介绍,这次地震与日全食天文现象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在突发因素上[1]

“最大最圆月”大多数年头都会有,最近两次分别是20136232014811。它们也与地震活动对应: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6.5 2013-06-2506:04:13 10.7 -42.6 10 中大西洋海岭北部

6.0 2014-08-1011:43:15 41.2 142.2 1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0月,中国报刊大肆宣传美国学者的创新观点:猛烈的潮汐可能引发地震[45]。实际上,20047月,我们在SCI检索的《地球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6]。据《科技日报》报道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21日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指出:地球上的潮汐可能会引发地震。该文章将刊登在11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5]

日食和月食是潮汐强度最大的自然现象,并且有明显的运动轨迹。强潮汐、月食和日食不会引发地震,因此,每次强潮汐、月食和日食并不一定对应一次地震发生。但是,在地震活动能量即将造成地震发生的条件下,强潮汐、月食和日食就可以激发地震的发生。20041226日月大潮激发印尼地震海啸和200881日食激发四川平武余震不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巧合”来掩饰其中的内在联系。从事天文和地震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其责任是找出自然的规律性,并用于地震预测和预防。

关注潮汐组合的预警作用。

 

揭秘天体潮汐力与地球大地震之间的触发机制

腾讯科学2013042307:21 

 

[导读]虽然地震的触发机制由多种因素控制,但月球引潮力的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当引潮力水平分量沿着断层滑动方向时,可进一步触发地震形成,此外,还存在8.85年和18.61年的地震轮回周期。

腾讯科学讯(Everett)地震的形成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天体物理学上看,太阳系其他天体产生的引力可作用于地球,即天文潮汐,相比较于其他行星而言,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较大,有研究表明大地震与天体引潮力的变化存在关系。从表面上看,地震的发生是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转向心力、地幔热液对流作用下发生了运动,但实质上板块运动与天体引潮力、太阳黑子活动等事件存在关联,在这些外部因素的诱导下,引发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化,导致地震的发生。

 

月球可能是浅源地震的重要作用因素之一

 

日月系是对地球产生最大天体引潮力的天体,有研究统计发现,当满月和新月时,浅源地震的频率出现增加。

对地球产生作用最大的天体引潮力来自月球和太阳,两者处于同一数量级上,月球引潮力大约是太阳引潮力的2.2倍左右,至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产生的引潮力几乎可忽略不计,即便八大行星连成线产生的引潮力只有日月系引潮力的26000分之一,相差多个数量级。从国内外的多个研究结果可知,科学家们对天体引潮力与地震的关系十分感兴趣,认为大地震与天体引潮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比如意大利亚平宁山脉( Apennines)地震统计结果显示,地震频率随着半日潮东西分量的增大而增加,而且在不同构造带上发生的地震与引潮力东西向的水平分量存在相关性,可以认为由天体引潮力触发地震的诱因是水平分量。

当板块边缘或者断裂带的构造应力逐渐积累增大,并处于临界状态时,天体潮汐力对地震的触发机制就显得尤为明显。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处于临界状态的构造应力非常容易受到潮汐应力的干扰,当后者超过前者两个数量级时,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并形成地震。在对中国70多个断层面强震的调查显示,当潮汐剪应力沿着断层错动方向作用时,可触发地震形成,潮汐剪应力对前缘斜滑型地震和走滑型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发作用。

由于月球引潮力的作用,使得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月相与地震之间是否存在规律,传统经验认为朔望时引潮力对地壳浅源地震的发生概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在满月和新月时分,太阳、月球和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叠加的合力将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认为满月和新月时段对地震的触发深度为5公里20公里,在小于5公里时触发作用较为明显。由于引潮力的叠加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作用的大小不同,因此科学家发现满月和新月时段触发的地震存在区域性特点,即在北纬24°以南区域所受的月相变化引潮力最大,比如1971年长江口4.9级地震、1979年溧阳6.0级地震等,显然满月和新月时段引潮力对浅源地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日本科学家发现1989年三陆近海地震与月球位置有关,尤其集中在月球通过子午线后的12个小时,地震与月龄、月球时角的关系也越来越得到科学家的关注。事实上,地震与天体运行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二体轨道方程等理论,较大的地震与引潮力绝对值分布存在相关性,一般发生在日月天顶距0°和180°附近,小地震则主要集中在日月天顶距60°和120°附近。当前对地震与引潮力的研究主要集中的两个方向上,统计潮汐周期与地震发生时间、研究断层滑动与潮汐剪应力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月球运动周期与发震时间的统计规律。

有研究表明,月球处于两个周期运动时可触发地震,其分别为8.85年和18.61年,通过对易震时间的统计,科学家发现在两个周期之间的叠加周期会出现更加频繁的地震,其强度和频度都明显增强,有可能增加全球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这两个神秘的周期也被称为地震轮回。由于18.61地震轮回周期的存在,导致在大约1030年间会出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比如喜马拉雅与周边区域从1900年至今发生137.6级以上强震都处于活跃期内、勘察加至日本东北部地区100年间发生了227.7级以上地震,其中20次发生于活跃期内,浅源型地震则更容易受到这两个地震周期的影响。

18.61年轮回周期导致的地震深浅存在差异,比如在东南太平洋中源和深源大地震与这个周期存在明显关联,而西北太平洋地区就与这个周期并没有太明显的联系,其原因是发生地震区域是否存在俯冲带等明显易导致地震发生的构造。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间全球板块交界处地震情况,发现19235.5级以上地震与月球引潮力存在关联,当引潮力水平分量沿着断层滑动方向时,可进一步触发地震的发生。

2004年苏门答腊岛发生9.0级地震被认为受到天体引潮力的作用,后者对处于临界状态断裂带产生的附加作用是诱发地震的重要因素。天体引潮力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是因果关系,在不同纬度上可存在不同的潮汐应力作用,不同断层类型也有促滑的临界状态,单一的大地震案例并不能用天体潮汐进行分析,在不考虑断层运行方向、纬度位置等条件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地震与日月潮汐力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中综合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天体潮汐力与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http://tech.qq.com/a/20130423/000034.htm

 

首席预报员孙士宏:这次地震与日全食天文现象有一定关系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8-8-2

 

首席预报员孙士宏:这次地震与日全食天文现象有一定关系

杨学祥

 

在日食进入中国境内之前,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与北川县交界地区1632分发生6.1级余震。昨晚,央视主持人海霞连线中国地震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宏作了采访,他简单介绍,这次地震与日全食天文现象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在突发因素上[1]

实际上,在记者的资料中,日全食这一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在20041226出现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个“巧合”。当时,印度洋发生特大地震和海啸,这一时候,正好太阳、地球、月球也排成一条直线。因此,记者联系南京天文专家王思潮研究员,他进一步向记者介绍,这个“一定关系”不是太明显,如果说是日全食引发地震,那也是无稽之谈。他说,因为天文对地震只起“触发”作用,地震是否发生主要还是取决于地球的内部。王思潮告诉记者,太阳对地球主要起到潮汐效力,在日全食的时候,地球上的水体,特别是海洋,会出现潮起潮落的变化。从科学角度讲,日全食与地震并无直接联系。他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本身,月球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只起到“触发”作用,这好比一个身体很弱的人,被一个一两岁小孩稍微碰了一下,就倒地了。因此,某地本来就快要发生地震,可能在朔望月时,被月亮的引潮力“推了一把”[1]

在国内外科学界,潮汐“触发”或“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研究正逐步得到天文和地震研究者的认可,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把激发地震的天文条件作为预测的一个因素,而天文条件是可以预先测定或计算的。

两个月前天文专家王思潮指出,月球的运动与地球上的江、海潮汐有关,特别是月球上、下弦前后或满月前后,江、海潮汐都比较强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农历四月初八,当天恰为月球上弦时刻,但这并不能得出两者有关联的结论。

王思潮介绍,以近20年世界上影响大的16次大地震为例,其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而发生在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却有8次之多;发生在其他时间的大地震也有3次,包括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日期是农历十二)。因此,无法说明大地震与月球上、下弦时刻有关[2]

王思潮是一个诚实的天文学家,我们毫不怀疑他给出的统计数据。

16次大地震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发生在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有8次之多。上、下弦前后是潮汐极小值,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是潮汐的极大值。16次大地震有13次与潮汐的极值有关,这恰恰说明地震与潮汐变化有关。提出的反面证据却证明了正面的结论,这可以也叫做反证法吧[3]

王思潮说,地震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天体的运动会影响到地壳的运动,因此,网上流传的这一信息缺乏事实和科学作为依据[2]

作为天文学,王思潮先生是专家;作为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王先生并不内行,只能算一个初学者。200410月,中国报刊大肆宣传美国学者的创新观点:猛烈的潮汐可能引发地震[45]。实际上,20047月,我们在SCI检索的《地球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6]。据《科技日报》报道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21日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指出:地球上的潮汐可能会引发地震。该文章将刊登在11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5]

日食和月食是潮汐强度最大的自然现象,并且有明显的运动轨迹。强潮汐、月食和日食不会引发地震,因此,每次强潮汐、月食和日食并不一定对应一次地震发生。但是,在地震活动能量即将造成地震发生的条件下,强潮汐、月食和日食就可以激发地震的发生。20041226日月大潮激发印尼地震海啸和200881日食激发四川平武余震不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巧合”来掩饰其中的内在联系。从事天文和地震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其责任是找出自然的规律性,并用于地震预测和预防。

公开认同“地震与日全食天文现象有一定关系”是地震预测的一大进步,应该重视潮汐、月食和日食对地震的触发作用[4-9]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690.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9401.html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已有 1863 次阅读 2012-5-5 14:23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中国1940-1981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总数60次。由于地震对潮汐的滞后效应和潮汐本身的滞后效应,以最大潮汐发生后对地震的影响来计数天数。这是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可能把受到潮汐影响的个别地震舍掉了。例如,1947729发生在西藏朗县东南的7.7级地震,82月大潮,730为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6.3度,受潮汐作用很明显(正号表示北纬度数,负号表示南纬度数)。统计数据表明,潮差是激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2  当月的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到最小值的天数为6.8天。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不超过3天的地震次数:22。出现频率为11/30,大于1/3。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不超过3天的地震次数:9。出现频率为3/20,小于1/6。两者合计31/60,大于1/2,排在第一位。

3  月亮近地潮周期为27.5天,距月亮近地潮不超过5天的地震次数:10。出现频率为1/6。距月亮远地潮不超过5天的地震次数:18。出现频率为3/10。两者合计7/15,排在第二位。

4  日月大潮周期为15天,距日月大潮不超过3天的地震次数:18。出现频率为3/10,小于1/3。与前人的统计结果大致相同,排在第三位。(与日月小潮合计35次,占7/12,仍为第一位)。

5  60次地震中有17次距上弦和下弦(日月小潮)时差不超过3天,占17/60,排在第四位。

6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地震次数为3。出现频率为1/20。受条件影响的地震占19/20,即9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的作用大于日月大潮的作用,这是一个新发现。这验证了月亮赤纬角18.6年周期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日月大潮和日月小潮对地震的激发作用几乎相同。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潮汐的东西震荡和南北震荡,使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和南北太平洋海面发生反向升降,幅度为60厘米,破坏了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降升20厘米,由此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可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次。在1889-1924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

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1  潮汐叠加振幅对比

潮汐叠加状况

 比值

潮汐振幅(cm

月亮远地潮

太阳远地潮

太阳近地潮

月亮近地潮

日月小潮

日月大潮

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

日月大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

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

1

46%

50.7%

135%

54%

146%

181%

150.7%

185.7%

46

21.16

23.32

62.10

24.84

67.16

83.26

69.32

85.42

 

去年日本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部门请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月亮在近地点的时候与地球的距离,跟地震资料进行过相关性分析。事实证明,月亮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地震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http://www.cnr.cn/allnews/201205/t20120503_509549176.html

这样的统计方法并不科学,因为月亮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地球受到潮汐引力的大小也没有相关性: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小潮叠加的潮汐强度并不比月亮远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的强度大,除非我们设定去除太阳潮的影响来单纯考察月亮潮的变化。

人们往往忽视微力叠加的作用。从表中可以看到,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可形成最强潮汐,并对特大地震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在2008年指出,20世纪所有49级以上的特大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952年在堪察加,1957年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1960年在智利,1964年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大约每4年一次。

1955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根据美国华盛顿和里士满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其转折点各在19577月、19619月和19656月。而这三个年份都在当年的117(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潮汐准4年变化周期,与四次特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这3年中的12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3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而在2010227,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由于智利地震没有达到9级,所以2011311日本9级地震补充发生,这两次强震符合20109级地震发生的预测。

195219571960196449级大震具有4年准周期[27],发生在1947年进入PDO冷位相时期后的第5年,2004年的9级大震发生在2000年进入PDO冷位相时期后的第4年,3-4年后分别发生了1955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的高峰值。两组数据再现了PDO冷位相、9级大震和低温事件相互关系的可重复性。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12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3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2009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2010227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

见:对话杨学祥——4月地壳活动密集发生近期会有强震吗

http://roll.sohu.com/20120504/n342302219.shtml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20504/lnrb969231.html

1957年、1961年和1965年都在117(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对应潮汐准4年变化周期(见表1),与四次特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1  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叠加(杨冬红,2009

                                                                                

         近地点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E震级

           农历   日食  月食       w  s   拉尼那年(L

                                                                                 

1946-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1  1  06   20.8    29                 8   23     s       E

1952  1  26   20.1    30                12   27    ss     E,特大地震 9.0

1953  1  17    7.0    3            30   15   30     s       E

1954  1  10   17.8    6      5     19    5   19    ww      L

 

1955  1  06   16.8    13                 8   24     s       L 

1956  1  26   20.8    14                13   27     ss      L 

1957  1  17    6.3    17                 1   16     ss    E,特大地震 9.1

1958  1  09    7.7    20                 6   20      0      E

                                                

1959  1  06    4.6    27                 9   25      0      

1960  1  26   17.8    28                14   28      s    特大地震 9.5

1961  1  17    7.0    1                  2   17     sss   

1962  1  08   21.9    3                  6   21      s  

 

1963  1  04   16.2    9     25          10   25    www       E

1964  1  26    9.3    12    14          15   29       0  E-L,特大地震 9.2

1965  1  17    8.5    15                 3   17     sss       L-E

1966  1  08   18.3    17                 7   21     ss         E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  20    3.4   29                22    7      s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特大地震 9.1

2006  1  02    6.8   3                 31(上年12)  s          E

 

2007  1  22   20.6   4                 19    3      0          L

2008  1  19   16.5   12                 8   22      0

2009  1  10   18.8   15    26          26   11     ss       

2010  1  02    4.6   18    15     1    15    1     ss       特大地震L 8.8

 

2011  1  22    8.1   19    04           4   20      s       特大地震L 9.0

2012  1  18                            9   23     www     

2013  1  10                            12  27       s       L

2014  1  02                            1  16  31   ss       特大地震L

 

2015  1  22                            5   20       s       E?

2016  1  15?  (据gdufo              10  24      ww      L   

2017  1  10                            12  28       s       L?

2018  1  02                             2  17  31  sss      特大地震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sss,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ss,相差两天为强潮汐s,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0,相差四天为弱潮汐w,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ww,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www。特大地震为当年最强潮汐附近发生9级以上地震。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1226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114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12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3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2009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2010227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

由于智利地震没有达到9级,所以2011311日本9级地震补充发生。2010227智利发生8.8级地震和2011311日本发生9级地震,符合20109级地震发生的预测;下两次9级地震应该在2014年和2018年,其最强潮汐组合非常明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6278.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74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72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204.html

上一篇:哥斯达黎加火山喷发:关注9月17-19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超级灾害链倒计时(23):纽约炒房迅速上升或为金融危机前兆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5 钟炳 周少祥 徐晓 杨文祥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