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2年至2014年最强潮汐准4年周期与特大地震
杨学祥
2004年,我们在研究特大潮汐时,意外发现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有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四年周期变化一一对应。由于这个变化受到日月大潮的强烈干扰,所以潮汐强度表现为准两年震荡、准四年震荡和准六年震荡,并且叠加日有规律地递进变化。在地球近日点(1月3-4日)附近,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强的特大潮汐,与特大地震的发生相对应。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和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的发生符合这一规律。
2009年Sidorenkov列出了1900-2010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D)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18.6年的周期变化有关,D的极小值在1903、1923、1942、1960、1978和1997;最大值为1914、1932、1950、1969、1988和2007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2014-2016年。我们在2008年就确认了这一现象(包括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将导致严重旱灾发生),并指出它与地震9年周期的关系。
拉马德雷冷位相与这两个周期的叠加将导致2014-2016年成为可能的特大地震的频发年。
表1 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叠加(杨冬红,2009)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E)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潮 弱w 强s 拉尼那年(L)
(1946-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1 1 06 20.8 29 8 23 s E
1952 1 26 20.1 30 12 27 ss E,特大地震
1953 1 17 7.0 3 30 15 30 s E
1954 1 10 17.8 6 5 19 5 19 ww L
1955 1 06 16.8 13 8 24 s L
1956 1 26 20.8 14 13 27 ss L
1957 1 17 6.3 17 1 16 ss E,特大地震
1958 1 09 7.7 20 6 20 0 E
1959 1 06 4.6 27 9 25 0 大旱灾
1960 1 26 17.8 28 14 28 s 大旱灾,特大地震
1961 1 17 7.0 1 2 17 sss 大旱灾
1962 1 08 21.9 3 6 21 s 大旱灾
1963 1 04 16.2 9 25 10 25 www E
1964 1 26 9.3 12 14 15 29 0 E-L,特大地震
1965 1 17 8.5 15 3 17 sss L-E
1966 1 08 18.3 17 7 21 ss 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sss,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ss,相差两天为强潮汐s,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0,相差四天为弱潮汐w,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ww,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www。特大地震为当年发生9级以上地震。
表2 2003-2014年最强潮汐准4年周期(杨冬红等,2013)
Table2 The strongest tides in cycles of Quasi–four years from 2003 to 2014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E)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潮 弱w 强s 拉尼那年(L)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 20 3.4 29 22 7 s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特大地震
2006 1 02 6.8 3 31(上年12月) s E
2007 1 22 20.6 4 19 3 0 L
2008 1 19 16.5 12 8 22 0
2009 1 10 18.8 15 26 26 11 ss E
2010 1 02 4.6 18 15 1 15 1 ss 特大地震L
2011 1 22 8.1 19 04 4 20 s 特大地震L
2012 1 18 9 23 www
2013 1 10 12 27 s
2014 1 02 1 16 31 ss 特大地震L?
2014 1 30 1 16 31 ss 特大地震?
2015 1 22 05 20 s
2016 1 15 10 24 ww
2017 1 10 12 28 s
2018 1 02 02 17 sss 特大地震E?
2018 1 30 17 31 ss 特大地震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sss,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ss,相差两天为强潮汐s,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0,相差四天为弱潮汐w,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ww,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www。特大地震为发生最强潮汐附近的8.8级以上地震,?表示预测。
特大地震具有潮汐的准四年周期、月亮赤纬角18.6年周期和54年分段周期(三个日月食的沙罗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18.6年周期相对应[30,33, 40]。在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中,月亮赤纬角极小值的1960年和极大值的1950年,都发生了8.5级以上特大地震,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1952、1957、1960、1964年后推54年,9级以上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06、2011、2014、2018年。已发生的9级以上大地震有2004年12月26日和2011年3月11日,最大误差为1年,所以,2014年和2018年发生9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下一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2014-2016年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徐道一推测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推测完全一致。下次9级地震应该在2014-2015年之间(见表1-2)。
胡辉等人详细分析了20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指出云南7级以上强震具有18.6年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和11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预测2007年云南发生7级以上地震(见表3)。地球自转的18.6年周期振幅最大,是激发地震的重要因素。
最新研究发现,在太阳黑子极值和月亮赤纬角极值的叠加年份是云南地震的多发年,如1913、1976、1988、1995、1996年,所以,2013-2014年云南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很大。根据太阳黑子11年周期,天文学家预测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年,事实上,由于太阳黑子周期延长,太阳黑子谷值在2008年12月形成,这是2007年云南7级地震没有发生的原因之一。
表10 20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Table10 Sunspot, strong tide and strongearthquakes in Yunnan
白赤交角 | 太阳黑子 | 云南强震 活跃期 | Ms大于7级强震 | ||
最大年 | 最小年 | 谷值 | 峰值 | ||
1913 | 1922 | 1913 1923 | 1917 | 第1活跃期 | 1913 峨山7.0,1925大理凤仪7.0 |
1932 | 1941 | 1933 1944 | 1937 | 第2活跃期 | 1941 澜沧耿马7.0,1941勐海7.0 |
1950 | 1959- 1960 | 1954 | 1957 |
| 1950 勐海7.0 |
1968- 1970 | 1977- 1979 | 1964 1976 | 1968 | 第3活跃期 | 1970 通海峨山7.7,1974昭通大关7.1,1976龙陵7.3,1976龙陵7.4 |
1986- 1988 | 1995- 1997 | 1986 1996 | 1989 | 第4活跃期 | 1988 澜沧7.6,1988耿马7.2, 1995孟连7.3,1996丽江7.0 |
2005- 2007 | 2014- 2016 | 2008 2021 | 2013 | 第5活跃期 | (2007 普洱6.4,2008盈江5.9) 7级地震空区 2013-2014? |
注:在文献[42]表格的基础上,添加了太阳黑子活动和白赤交角最小值等数据。
地震历史数据表明,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印尼苏门答腊岛在2004、2005、2007、2012年连续发生4次8.5级以上地震,已经打破百年来的历史记录;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3次连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其中2次9级以上地震;1923和1952年勘察加半岛2次。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值得关注。2011年日本9级地震后,日本特大地震也有连续发生的可能。印尼和日本9级地震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双向交叉挤压形势已完成,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特大地震的准四年、18.6年和54年周期值得关注,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18.6年周期相对应。
深海巨震,特别是地震引起的海啸,将海底冷水翻到表面,降温效果是明显的,这可以从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气温的剧烈波动变化中得到验证。2004年、2005年、2007年、2012年苏门答腊四次8.5级以上强震和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萨摩亚群岛8级地震海啸,是2005年中国18年暖冬终结、2006年初低温寒流、2008年初中国南方罕见冰雪冻灾、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前兆和成因,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和海啸与2010年12月欧美暴雪低温和英国三百年来的最强寒流的对应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特大地震与2011-2012年冬季欧洲和日本寒流的对应性,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今后20年是强震和低温频发时期。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2. 杨冬红, 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1):58-70.)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已有 6852 次阅读 2008-5-10 11:08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 推荐到群组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杨学祥,杨冬红
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4]。这一观点得到国际科学界最新研究结果的支持。
1. 加州30年内发生大地震可能性为99%
新华网消息:法新社14日援引科学家的预测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30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的可能性为99%。美国地质勘探局指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模型,以研究大地震的发生几率。他们发现,加州在2038年前不发生6.7级地震的几率只有1%。同一期间,加州发生7.5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几率预计为46%,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一预测是科学家根据新模型做出的。新模型综合了地震学、地震地质情况和地球表面精确测量数据等各种信息,以预报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加州地震几率工作组负责人内德·菲尔德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30年内,加州的某个地方将发生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地震。" 地质学家认为,加州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南段[5]。
2. 俄科学家预言未来10年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
新华网消息: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科学家预言2018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2004年的印尼海啸。该结论是基于俄地震学家所研制出的一种能记录地震生成过程并预测地震的模型。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测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索博科夫说,这场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以下5个地区之一: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交界带、智利、克什米尔、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安达曼群岛附近的印度洋。俄科学家发明的“M 8S计算法”可以对地震进行中期(几年内)预测。专家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的活动会加强。例如,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俄地震学家认为,单独的个体不太可能具有这种密集性。现在,俄地震学家指出,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3000公里范围内的262个周期中,有124个地震周期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6]。
3. 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与特大地震的对应关系
从1955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平缓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的角动量交换,但突然变化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根据美国华盛顿和理士满(Richmond)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可用一条折线近似地表示,其转折点各在1957.79,1961.93和1965.61。在这些点上加速度的变化是急剧的,但速度是连续的。这个现象有无特别的物理意义,现在尚难断定。季节性的日常变化约为0.6毫秒,相当于±60×10-10,并且各年几乎相同。季节性的加速度约为±650×10-10/年。这个变化主要是由于风引起的,但潮汐也有影响[7]。
图 1 1956-1969年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据傅承义,1976)
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12年内: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它们与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变化的转折点1957.79,1961.93和1965.61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4. 强潮汐的准四年周期与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对应关系
2004年,我们在研究特大潮汐时,意外发现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有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四年周期变化一一对应。由于这个变化受到日月大潮的强烈干扰,所以潮汐强度表现为准两年震荡、准四年震荡和准六年震荡,并且叠加日有规律地递进变化。在地球近日点(1月3-4日)附近,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强的特大潮汐[8,9]。
从1951年到1977年,1月6日和8日的月亮近地潮与1月3-4日的太阳近地潮叠加每四年重复一次,有四年准周期。递进变化是有规律的。1957年、1961年和1965年都在1月17日(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对应准四年变化周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7年才由1月17日变为1月16日。而且,同日的日月大潮消失。四年周期中,有时三年情况重复,有时两年情况重复,四年中至少有一年为最强潮汐或较强潮汐,位置不断变动,最强潮汐年的准四年变化可持续6-8个周期(见表1)。预计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1月3-4日的太阳近地潮当日叠加将形成最强潮汐,造成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全球灾害有很好的对应性,这为强潮汐导致全球灾害提供了新的证据[10-15]。根据潮汐强度判断,起始于1953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度4年变化可能延续到1969年,在1973年减弱,1977年消失。
按表1的连续4年排序,第一次连续四年的最强和较强潮汐发生在四年中的第三年(即,1953年、1957年、1961年、1965年、1969年),第二次发生在第四年(1966年、1970年、1974年、1978年),第三次发生在第一年(1971年、1975年、1979年、1983年,1987年),第四次发生在第二年(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第五次重复发生在第三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每次出现4-5个周期,两次之间时间有重叠,这是地球自转变化3-4年变动周期的原因。根据变化规律,第六次重复应该发生在第四年(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
表1 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叠加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E)
年 月 日 时 农历 大 潮 弱w 强s 拉尼那年(L)
1951 1 6 20.8 29 8 23 s E
1952 1 26 20.1 30 12 27 ss E,特强震
1953 1 17 7.0 3 30 15 30 s E
1954 1 10 17.8 6 5 19 ww L
1955 1 6 16.8 13 8 24 s L
1956 1 26 20.8 14 13 27 ss L
1957 1 17 6.3 17 1 16 ss E,特强震
1958 1 9 7.7 20 6 20 0 E
1959 1 6 4.6 27 9 25 0 大旱灾
1960 1 26 17.8 28 14 28 s 大旱灾,特强震
1961 1 17 7.0 1 2 17 sss 大旱灾
1962 1 8 21.9 3 6 21 s 大旱灾
1963 1 4 16.2 9 10 25 www E 强震
1964 1 26 9.3 12 15 29 0 E-L,特强震
1965 1 17 8.5 15 3 17 sss L-E,强震
1966 1 8 18.3 17 7 21 ss E
1967-2002年省略(其间无强震和特强震)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 20 3.4 29 22 7 s 特强震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强震
2006 1 2 6.8 3 31(上年12月) s E
2006 1 30 15.9 2 29 14 ss
2007 1 22 20.6 4 19 3 0 L,强震
2008 1 19 16.5 12 8 22 0 E?
2009 1 10 18.8 15 26 11 ss E?
2010 1 2 4.6 18 15 1 ss 特强震?
2011 1 22 8.1 19 4 20 s 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sss,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ss,相差两天为强潮汐s,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0,相差四天为弱潮汐w,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ww,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www。强震为8.5级以上地震,特强震为9级以上地震。
5. 强潮汐的准四年周期、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与特大地震的对应关系
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不仅与最强和较强潮汐相对应,而且与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相对应。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
俄罗斯科学家预言2018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2004年的印尼海啸[6]。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准四年变化规律,也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发生特大强震的特征[1-4]。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3.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4):5-12。
4.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世界地质, 2004, 23(4): 407-410.
5. 美科学家: 加州30年内发生大地震可能性为99%。2008年04月16日 14:26:36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4/16/content_7988114.htm
6. 俄新社: 俄科学家预言未来10年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2008年05月02日 21:06:05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5/02/content_8093102.htm
7. 傅承义。地球十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55-57
8. 杨学祥,杨冬红。地球自转准四年周期及其在厄尔尼诺中的作用。 2004-6-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71
9. 杨学祥,杨冬红。地球自转准四年周期及其在厄尔尼诺中的作用。2004-6-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3467.htm
10. 杨学祥. 2001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J].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增刊):56-61
11. 杨学祥. 地球流体的差异旋转与气候变化. 自然杂志. 2002, 24(2): 87-91
12. 杨学祥,陈震,陈殿友 等. 厄尔尼诺事件与强潮汐的对应关系.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33(1):87-91.
13. 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 乔琪源.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14. 杨学祥. 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23(2): 77-80.
附图见: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2008-5-10 10:39:24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