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理论设计方案

已有 2702 次阅读 2014-9-26 12:33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理论设计方案

 

1.     本方案是根据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实验结果、数据制定的

 

即:2014212发表在《自然》周刊网站上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国家点燃实验设施进行的两次实验的结果。

 

据了解:该实验的数据是:将192个激光束500万亿瓦功率的激光脉冲,从直径10的,靶室的,30厘米厚的,混凝土外墙处射入中心处的,一个直径为半英寸(约12.5毫米)的金圆筒内的,含有氘、氚混合物燃料的小球。激光以将一个篮球压到豌豆大小的力,挤压这个小球,压缩到起初尺寸的数百分之一大

实验氘、氚混合物燃料释放的能量比从激光吸收的多,表明确实发生了核聚变,即:在中心小球处达到了核聚变所需的极高的压力(1000亿大气压)和温度(超过1亿度) ,而混凝外墙,和分布在该处的192台激光器,并未损毁、说明该处的压强和温度,还不致太高。

 

但燃料只用到所用激光全部能量的约1%

反应的时间,即达到极高的压力(1000亿大气压)和温度(超过1亿度)的时间很短(脉冲只持续了230亿分之一秒),反应的空间,只发生在还不及一根头发丝宽度里。

 

2.以上数据已显示出实现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

   由此,已显示出:192个激光束500万亿瓦功率的激光脉冲射入一个直径为半英寸(约12.5毫米)含有氘、氚混合物燃料的小球(直径约1毫米)靶心,就能达到核聚变所需的极高的压力(1000亿大气压)和温度(超过1亿度),已显示出激光内爆核聚变释放能量的效率。

而且,靶室墙体和有关设备处的压强和温度还不太高,并未损毁墙体和有关设备若能如此地持续供应能量,就能给环绕外墙处的发电机的接受器提供动力。

 

但是,显然,这种对靶心小球激光内爆的方法,既不能持续供给核聚变原料,不断地供应能量,又不能控制产生的能量,保证靶室墙体和有关设备处的压强和温度,不致过高,墙体和有关设备不致损坏。

 

因而,根本不可能实现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

 

3.     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理论设计的具体方案

 

   因此,建议如下的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理论设计的具体方案:

 

根据上述实验得到的有关数据,在直径10靶室的30厘米厚的混凝土墙均匀分布的洞内采用192个激光束500万亿瓦功率的激光脉冲射向中心同时,将氘、氚,核聚变原料(总量相当于前述实验的中心小球(直径约1毫米)向中心喷射,保证喷射的氘、氚混合体经激光内爆的压缩、加速、增温、加压,运行达到中心后,其压强和温度达到核聚变所需的温度和压强,而能充分有效地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能持续不断的更新补充供应核燃料。并控制释放的能量,使传播到靶室墙体处的压力和温度不致损坏墙体和设备器件。

 

这就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计算程序,从墙体处开始,在整个过程中,计及包括激光强度、聚变原料的质量、压缩比、压强、温度,以及在重力作用下,运行的速度,并根据过程中,计算得到的数据,按满足上述各项保证的要求,随时有控制地适当调整,直到聚变原料,能保证向内集中投至球形中心区域。并保证氘、氚混合体集中到达球形中心区域后,压强,温度能达到满足核聚变的条件。当中心区域发生核聚变后,就还要同时计算各时刻产生的能量和向外传送过程中,对各处压强,温度的影响。直到达到墙体处,保证压力和温度不致损坏墙体和设备器件,并有足够的能量持续不断稳定地聚变、释放能量,供给环绕墙体处,发电机接受其热能的器件,用于发电。

 

其中,各激光束要求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外墙球面上,并且同步指向中心才能形成内爆。而各处核聚变材料的喷射就更复杂地要求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外墙球面上,适当的质量同步喷射,并且计及喷射的方向速度,及其在运行过程中受激光内爆和重力的作用而改变的情况进行控制修正后,才能保证同时集中到中心。才能达到设计所需的要求。

 

   只有这样地计算达到,完成合理设计要求的,理论设计之后,才可能按此设计,做实际器件的工程设计,其中,特别是,核聚变材料的喷射器,所喷须适当微量,且须同步控制喷射的方向速度,会有一定难度的,只有这些,都达到要求地完成后,才能实现激光内爆核聚变发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830966.html

上一篇:中海油在南海发现大型油气田 万亿大气区正走进现实
下一篇:4x100混泳宁泽涛上演惊天大逆转 中国压日本夺冠
收藏 IP: 123.114.5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