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外媒:中国这项理念付诸行动 人类将迈出一大步

已有 1676 次阅读 2018-2-12 23:24 |个人分类:哲理|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外媒:中国这项理念付诸行动人类将迈出一大步

西班牙《对外政策》双月刊1/2月号发表西班牙亚洲问题专家乔治娜·伊格拉斯题为《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准备》的文章称,中国正准备塑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模式。北京正在努力说服全世界相信其崛起是和平的,不仅仅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怀抱着分享发展成果的意愿。

西媒称,中国政府提出的将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全球利益相对接从而构建一个更包容、民主、开放、创新和高效的多边世界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

这个国家曾在南海问题对中国发难,而今终于看清形势——

拉美外交官驳蒂勒森中国威胁论:非常看好与中国合作

法媒称美国核武库是中国25谁威胁了谁?

著名政治学家奈斯比特:中国是唯一拥有长期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

润物细无声!德智库称中国成功扩大对欧影响力

2018-02-09 13:36:53 来源:参考消息网

文章称,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北京得出结论认为,西方经济模式已经过时,需要另外一种更具相互依赖性、更能应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的模式。今天的北京正在通过金砖国家、20国集团等机制与其他新兴大国深化关系,为自己承担起领导责任铺平道路。此外,中国还推动成立了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并在筹划成立“南南发展银行”。

文章称,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北京日益感受到来自国际社会希望其在国际舞台扮演分量更重角色的压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支持者,是联合国常规预算第二大分摊国。且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总是及时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此外,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文章称,当特朗普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权重就越大。目前急需的是通过国家间的关系来体现中国的“善政”。中国推动下的各种论坛和会议希望吸引大批国际知识分子和人物来为世界以积极态度接受中国的领导地位铺平道路。

文章称,北京认为通过建立密集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网络来推动全球的互联互通、促进商品、旅客的流通及能源的输送非常关键。为了巩固经济龙头地位,中国必须极力推动国际贸易,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中国的一张全新的身份证,也是其倡导的对于促进发展和避免冲突非常关键的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核心。

文章称,对北京来说,保护其大规模国际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明确的治理规则来维护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稳定。随着包括贫困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内部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北京相信这样的经验能够帮助其在全球治理上大展宏图。

文章称,中国政府提出的将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全球利益相对接从而构建一个更包容、民主、开放、创新和高效的多边世界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这样的理念一旦付诸行动,人类就迈出了一大步。

这个国家曾在南海问题对中国发难,而今终于看清形势——

参考消息网28日报道

南海局势渐趋风平浪静,这让某些国家“不舒服”了,偏要无风起浪。东盟国家外长非正式会议26日闭幕,《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东盟外长会发表的主席声明中提到:“注意到部分外长就南海局势表达担忧。”报道特别提到,“这是201711月‘担忧’一词在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中消失之后再次出现。”

但毫无疑问,目前整个南海议题走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向好态势。事实上,就在本次东盟外长会闭幕后,新加坡外长维文召开记者会时已经给出定论:“这次会议没有紧张的气氛、没有重大不同意见。实际上,这是一次坦诚、真诚、开放的观点交流会议。”

轻舟已过万重山

据国内媒体在记者会上的实地观察,同样聚焦南海问题,与以往关注声明指责了谁不同,这次记者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南海行为准则》的下一步谈判进展。

外媒炒作南海问题、搅扰中国与东盟间互信由来已久,但作为近邻与地区议题直接当事方,中国与东盟各自心知肚明核心议题到底在哪儿。

正如本次东盟外长会声明所指,东盟各国外长一致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东盟国家在金融和宏观经济方面的韧性,深化东盟与外部伙伴的经贸关系。同时声明还提到,东盟各国认识到保障南海作为和平之海、稳定之海、繁荣之海的利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骆永昆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也概括说:“中国-东盟关系的基本面仍然是合作。”他表示,尤其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东盟贸易突破了5000亿美元,这是一个历史性大关——去年中美间贸易额达到5800亿美元,中欧贸易额接近6000亿美元,东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骆永昆说,包括中国-东盟共同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在内的一系列行动也表明,中国与东盟有能力进一步管控南海局势,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新加坡角色或助推南海共赢

在关注南海问题的同时,本次东盟外长会另一个焦点在于新加坡。作为东盟2018年轮值主席国,外媒习惯将新加坡视作牵制中国南海“扩张”的一股外力,但对其能否同中国共同主导“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表示担忧。

中新两国关系在过去一年里的确经受了考验,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一度倒向美国的姿态成为中新关系转冷的重要因素。但与其谈论新加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可能带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变化,不如来看看轮值主席国这一角色本身究竟担负着什么责任。

骆永昆介绍,东盟轮值主席国首先要维护的是东盟的中心地位和整个东盟的团结,这是任何一个轮值主席国都要承担的任务,基于这一点,新加坡此番担任轮值主席,应当会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发挥更加积极的协调作用。

骆永昆说,新加坡本身也不是南海争端的当事国,因此在当前南海局势平定、中国-东盟关系整体向好的局势之下,新加坡更加可能的选择是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特别是侧重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社会合作与人文交流。

骆永昆认为,从东盟整体利益考量出发,新加坡主要会做的还是维护东盟的稳定、南海的稳定以及维护中国-东盟关系的稳定。也只有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发展,加强对接和交流,才能创造出有利于中国-东盟双方的共赢局面。

而对于新加坡态度的转变,一周前的22日其实就已有所流露。当日,新加坡外长维文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南海形势已经平静许多,东盟和中国都有善意和信心开启“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这本身就是十分积极的一步。

对于维文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日回应说,中国有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地区形势如何,地区国家心里最清楚。中方积极评价维文外长有关表态,认为这客观反映了当前南海企稳向好的真实形势。中方有信心与东盟国家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完)

2018-02-08 16:42:03

拉美外交官驳蒂勒森“中国威胁论”:非常看好与中国合作

参考消息网29日报道

西媒称,多国外交人士认为,中国与拉美的交往正处于最卓有成效的时期,这一关系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之上,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最近渲染的屈从形象相去甚远。

据埃菲社27日报道,阿根廷驻华大使盖铁戈对埃菲社记者说:“帝国主义时代正在走向灭亡。当今世界的多极态势非常明显,这就使得帝国主义立场毫无立足之地,无论它来自何方。”

报道称,上周,就在蒂勒森开始对拉美国家的访问之前,他发表了一场极具煽动性的演讲,让拉美国家警惕俄罗斯和中国这种只顾自己利益的“掠夺者”的到来。

对于蒂勒森的这番言论,中国作出回应,指责美国对拉美国家缺乏尊重,并表示中国与拉美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接受埃菲社采访的外交人士的认同。“当前,中国在所有拉美国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贸易、金融还是投资领域皆是如此。这是在过去十年突然发生的一个过程,在南锥体国家尤其明显。”盖铁戈补充说。

这位大使认为,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平衡又非常重要的关系不会影响与美国的良好关系。盖铁戈说,在阿根廷,进入金融、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领域的中国大企业越来越多,这个趋势不会逆转,正在加强。他强调:“我们无需担心,这是一种极其尊重国家主权、明显有利于双方的关系”。

报道称,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奥斯卡·鲁埃达也表达了相同看法,他表示,哥伦比亚与中国的关系保持在友好、互利的范畴之内,“两国的双边关系只有两国人民才有权评价”。鲁埃达说,中国是哥伦比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哥伦比亚计划继续在中国打开市场,尽快向中国出口牛油果和牛肉等产品。

报道表示,蒂勒森还在讲话中指责中国“谋求短期盈利和拉美的长期依赖”,不公正的做法伤害了拉美国家的制造业,这种说法也未得到接受埃菲社采访的外交人士的认同。

智利外交部对外贸易投资促进局驻中国上海贸易专员塞萨尔·苏亚雷斯说:“这种指责过去或许能影响到智利当局。智利曾经非常担心(与中国的)自贸协定会影响本地生产,但是时间证明,最终我们获得了顺差。”苏亚雷斯解释说,如今智利对华贸易顺差年均约为30亿美元(约合190亿元人民币),智利与中国2005年签署自贸协定,如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增长到当时的4倍。“智利与中国的一体化与合作发展强劲,我们非常看好它,”苏亚雷斯补充说,“与美国的关系也非常好。”

报道称,乌拉圭也持相似立场。乌拉圭驻上海总领事莱昂纳多·奥利韦拉强调加强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重要性,“今年是中乌建交30周年。中国是乌拉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华出口占乌拉圭总出口的28%”。他表示乌拉圭希望成为中国进入拉美的海上门户。

     120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中国驻阿根廷、厄瓜多尔、墨西哥前大使曾钢在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大使论坛上发表讲话,关注中拉人文交流。新华社发

2018-02-09 10:11:28

法媒称美国核武库是中国25谁威胁了谁?

参考消息网28日报道

美国国防部2日发布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希望政府加大更新核武器投入,研发新型核武器,提高核威慑力。该报告对中俄提出批评,称中国“打算获得新的核能力,从而在西太平洋上挑战美国的利益”。这份报告遭到了北京的强烈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日表示,中国始终支持“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中国国防部也表示美国此报告是“妄加揣测”。

针对美国的这份报告,法国《世界报》27日刊发文章称,事实上,中国的核武库远远落后于美国核威慑水平。

文章称,尽管中国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位,然而,中国在核武器方面依然落后于美国。文章引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近6800枚核弹头,大约是中国的25倍甚至更多,这也是由于中国在冷战期间没有参加核军备竞赛。

文章还称,根据美国独立智库忧思科学家联盟1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拥有的可裂变物质可以再制造380枚至880枚核弹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则是5000枚。另外,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只拥有75枚至100枚洲际导弹。而且这些导弹大多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反观美国,能携带3枚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就达到了400枚。

文章认为,中国潜射战略弹道导弹还不是很先进,而这种导弹是领土遭到攻击后进行第二波打击的主要武器。中国的4艘新一代核动力潜艇(“晋”级),每艘可以部署12枚远程导弹,第五艘该型潜艇建造完成后远程导弹携载的总能力将达到60枚。专家们认为美国在全球部署的潜射导弹核弹头多达890枚。

另据俄新社报道,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在评价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时说,华盛顿升级战术核武器的决定表明,新一轮军备竞赛已经启动。加布里尔指出:“我们应当与伙伴和盟友们一同找到问题的对策,不该只是发展核武器。研发新武器会释放出错误信号,增加军备竞赛的威胁”。

美国前参议员萨姆·纳恩与前能源部长欧内斯特·莫尼兹联名撰文称“世界已进入新的核时代,(新型核武器)可能引发大悲剧”。

2018-02-08 12:06:40

著名政治学家奈斯比特:中国是唯一拥有长期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

参考消息网28日报道

奥地利《信使报》网站26日刊发对《大趋势》一书闻名的世界著名政治学家、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与妻子、著名出版人多丽丝·奈斯比特的专访,采访内容如下:

《信使报》问:未来中国和美国哪个会更重要呢?

约翰·奈斯比特答:中国有一个战略规划,还有新丝绸之路。中国在本世纪初就扩大了与非洲和南美洲的关系。

问:美国呢?

多丽丝·奈斯比特答:中国会继续是世界工厂。经济方面,中国人在拉丁美洲——美国的“后院”站稳脚跟这点也被低估了。当新丝绸之路提出时,中国早已为其打好了基础。中国走的是与美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美国想干涉其他国家,把民主强加给它们。中国人建立起经济关系,但并不干预当地事务。他们不想把世界当作殖民地,而是需要世界市场。他们的目的是经济繁荣发展。

问:以及对中国新的依赖……

约翰答:中国政府必须掌控14亿人并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它必须开辟新的市场,以确保经济崛起并削减过剩产能。

多丽丝答:中国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是领先的。它提高了生产力——用的人越来越少。工厂里的农民工会怎样?他们习惯了自己被需要。先是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然后是西部地区。当那里的工资上涨时,很多工厂搬到了内陆地区。政府的计划是借助新丝绸之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销售市场。

问:修路需要的不只是高科技专业人才……

多丽丝答:他们肯定也会雇用当地员工,虽然修路和建造高铁的技术来自中国。此外,中国现在就已经与东欧联系紧密。比方说和希腊,中国企业在那里收购了比雷埃夫斯港。

问:这意味着中国也在扩大其政治影响力。换句话说,对东西欧分裂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了?

约翰答:中国是唯一拥有长期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它结合了集中型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素。想在国际上做生意的人就必须与中国打交道。中国的经济网络很快也会比此前的任何国家都强大。在这点上,欧盟贻误了发展。它不是一个真正的联盟,它没有以一个声音说话。

问:在中国对丝绸之路谈论的也像在欧洲这么多吗?

多丽丝答:谈论的方式不同。西方主要是关于传说与历史。中国则更多地展望未来。丝绸之路也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问:世界越来越数字化,这也可能涉及新丝绸之路以及商品的运输。这个问题在中国有讨论吗?

约翰答:绝对有。但是洗衣机、打印机等永远都需要运输。此外,连接也带来新的流动。先有了基础设施,然后是第一批企业、律师、美发师、饭馆以及其他的一切。尽管如此,很多事情都将更加数字化。看下支付的例子就好了。

问:您是指在中国无所不在而且早已取代了现金和信用卡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吗?

多丽丝答:是的,在这个领域美国和欧洲都还是乡巴佬级别。顺便讲则趣闻吧。上周约翰的女儿在维也纳,想把美元换成欧元。如果没有银行账户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就可以,费用和在银行兑换差不多。

2018-02-08 12:08:00

润物细无声!德智库称中国成功扩大对欧影响力

参考消息网27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5日发表题为《大家都在关注俄罗斯的时候,中国正悄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的文章称,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表明:欧洲在提防俄罗斯干预的同时欣然拥抱了中国,从某种谨慎的角度而言此举可能有益。

这份报告中指出:“欧盟的政治精英及其亲密邻居们开始拥抱中国的言论和利益。”

文章称,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更改访英日程进而引起混乱后不久,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开始了北京之行。访华期间,她与中方表示要打造两国“黄金时代”增强版。1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差不多也是这样。这位法国领导人宣布要把中欧伙伴关系带入21世纪。

文章称,北京看来不愿采取俄罗斯那种遭到指责的锋芒毕露的办法。俄罗斯的努力影响了更广泛的公众舆论,却得罪了欧洲的执政精英。而中国似乎主要针对知名政治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进行积极宣传。

报告称:“鲜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持续增长与发展的成功模式。相比之下,中国作为成功的社会经济模式的新兴地位,加强了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则认为,中国向欧洲提供的交易“与它提供给非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易并无太大差异”。报告称,与非洲国家一样,欧洲国家、特别是东南欧国家似乎已经接受中国。

另据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25日报道称,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不仅在不久前赢得了大选,成功连任,也因此交到了新朋友——比方说远东的朋友。自从他就任总统以来,捷克对中国投资打开大门。

文章称,捷克只是中国对欧洲政界影响不断增大的一个例子。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汇总了北京将观点推广到国外并试图以此来影响决策者、媒体、民间社会以及学术界的各种方式,并将中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比较。

报告称,中国希望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制度是非西方模式的另一种选择。

2018-02-07 11:56:4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99623.html

上一篇:外交部就美方通过相关涉台法案提出严正交涉
下一篇:“量子”概念和应用的重要性,发展、缺陷和纠错
收藏 IP: 123.114.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