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澳大利亚周期性上演炒作“中国威胁”为何如此“恐华论”?!

已有 2861 次阅读 2017-12-27 14:26 |个人分类:哲理|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澳大利亚周期性上演炒作“中国威胁”为何如此“恐华论”?!

  炒作“中国威胁”在澳大利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澳国内部分媒体和政客时不时就会拿中国说事,刻意渲染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渗透和影响。“恐华论”的周期性上演反映的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复杂心态。

澳大利亚针对中国推新法?中方:敦促澳方摒弃偏见

外媒:中国正在崛起,澳大利亚担心美国靠不住

澳大利亚欲提防中国崛起中方驳斥:澳方涉南海言论不负责任

港媒:中澳失和折射中国影响力增长

外媒关注中国学生在澳遇袭:非针对中国人但让华人更团结

   2017-12-25 00:50:02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7年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5周年,但业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中澳关系却总是风波不断。

回首这一年,部分澳大利亚媒体捕风捉影,不断鼓噪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政治渗透。从指责中国商人“窃取澳国家机密”到炒作在澳中国留学生从事“间谍活动”,再到惊呼澳工党议员被中国“收买”,澳媒的不实报道为不少反华政客攻击中国找到了借口,更加肆意兜售“中国威胁论”。部分澳大利亚媒体与政治相互勾连,奏响了新一轮的反华大合唱。

面对毒化中澳关系的言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非但没有予以制止,反而亲自上阵“卖力表演”,不自觉地成为了这一轮反华合唱的主角,为中澳关系的健康发展投下了巨大阴影。

事实上,炒作“中国威胁”在澳大利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澳国内部分媒体和政客时不时就会拿中国说事,刻意渲染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渗透和影响。“恐华论”的周期性上演反映的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复杂心态。

对中国经济又喜又忧

一方面,澳大利亚在经济上离不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自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以来,双方的经贸互利合作提质增效,特别是澳对华出口大幅跃升,成为推动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澳方统计,2016年中澳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552亿澳元,占澳对外贸易总额的23.1%,超过了澳与美日贸易额的总和。在世界经济形势阴晴不定、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深化同中国的经贸合作是澳大利亚维持繁荣和发展的战略选择。

然而,澳大利亚在政治上对中国始终充满着戒备,臆想中国会挟经济优势损害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和地区影响。伴随着中澳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澳大利亚政客的“对华焦虑症”不断加重。受此影响,中国企业在澳的正常投资屡屡遭遇阻挠,澳大利亚的华人和中国留学生频繁成为被“重点关照”的对象,甚至连澳遭受的网络攻击都迁怒到中国人头上。

在地区层面,澳大利亚对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拓展的影响感到莫名恐惧。反映在政策实践中,澳大利亚多次对中国在南海的正常活动说三道四,积极联合域内外国家应对所谓中国破坏“地区秩序”的行为。不仅如此,澳大利亚对中国加强与南太平洋国家的伙伴关系也忧心忡忡,大肆炒作中国“入侵”了澳大利亚的“后院”。

澳大利亚对华的复杂心态还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美国和澳大利亚1940年建交,1951年签署的《澳新美安全条约》宣告美澳同盟关系的正式缔结。一直以来,澳大利亚视美国为维护其国家安全的可靠保障,美国则将澳大利亚当作谋求全球霸权和地区主导的铁杆盟友。特朗普执政以来,美澳关系嫌隙不断,澳大利亚国内呼吁将外交重心转向中国的声音时有出现。然而,美澳同盟毕竟形成已久,主张继续依靠美国的“现状派”在澳国内势力强大。每当中澳关系出现升温,“现状派”就会利用两国之间的矛盾借题发挥,特别是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限制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努力。

“西方文明捍卫者”之路越走越窄

从更深层次看,澳大利亚对华政治过敏还折射出其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偏见和自我中心主义。中澳政治制度不同,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两国存在分歧本属正常。然而,澳大利亚一直自诩为西方文明的核心成员和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重要维护者,始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在不少澳大利亚人看来,中国的快速崛起正在挑战西方主导的价值观念和国际秩序。若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西方数百年建立起来的全面优势将不复存在。在特朗普回归“孤立主义”和淡化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更是将自己视为“西方文明的捍卫者”,“义不容辞”地扛起抵制中国影响的大旗。

然而,澳大利亚一厢情愿的做法既高估了自己的分量,也曲解了中国的意图。事实上,中国从未将澳大利亚当作战略对手,更无意影响其国内政治进程。

中国一贯坚持在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亚太地区,中国一直倡导同舟共济精神,主张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是地区稳定和繁荣的重要贡献者。

中澳同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并无历史积怨和战略冲突。在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总体形势下,两国在双边往来、地区事务和全球治理等各个层面的合作都大有可为。但前提是澳方在处理中澳关系时能够把握正确方向,始终着眼大局和长远,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坦诚沟通、相向而行。不过,如果澳方继续坚持对华的偏见与执念,将两国间的正常问题高度政治化,不断加剧双方的猜疑与对抗,那么两国全面战略伙伴之路只会越走越窄。这对澳大利亚自身利益、中澳关系发展和亚太地区和谐都并非福音。(文/刘世强西南财经大学学者)

澳大利亚拟针对中国推新法?中方:敦促澳方摒弃偏见

参考消息网127日报道 外媒称,

澳大利亚政府日前在立法方面提出一项打击广泛的议案,旨在防止国外势力干涉。有分析认为,该议案有针对中国的意图。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中方不会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中方敦促澳方有关人士摒弃偏见,多说有利于中澳关系发展的话,多做有利于深化中澳合作的事。”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125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表示,相关法规意在监管间谍活动、反情报与政治捐款。这可能是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整改。上述提案尚待议会通过。

报道称,特恩布尔提到了最近与中国影响有关的“令人担忧的报告”,但同时表示这些法案不是针对任何一个国家。他还将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指控作为改革的一个理由。

尽管特恩布尔表示这些法案不是针对任何一个国家,但在中国外交部本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还是有记者问到“中方对特恩布尔有关表态有何进一步评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一贯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也会遵循这一原则同澳大利亚发展双边关系。中方无意干涉澳大利亚内政,也无意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澳大利亚国内事务。我们再次敦促澳方摒弃偏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中国,看待中澳关系。耿爽还强调,“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不仅符合中方利益,也符合澳方利益,希望澳方对此有清醒认识。”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5日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一些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所谓中国正在为“渗透”澳大利亚政治和扩张中国利益进行活动的新闻。

据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126日最新消息,中国驻澳大使馆发言人发表谈话指,近期,澳大利亚一些媒体不断炮制所谓中国对澳进行影响渗透的新闻。这些报道捕风捉影,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是典型的歇斯底里和偏执症。有关报道不仅对中国政府进行无端指责,而且对在澳中国留学生及华侨华人进行肆无忌惮的中伤,充满种族歧视色彩,玷污了澳大利亚作为多元文化社会的形象。澳某些政客和官员也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损害中澳两国政治互信,我们对此坚决拒绝。

这位发言人表示,中国一贯坚持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中方无意干涉澳内政,也无意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澳政治进程。中方敦促澳方以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看待中澳关系。

外媒:中国正在崛起,澳大利亚担心美国靠不住

参考消息网125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3日刊发题为《中国在崛起,澳大利亚要扪心自问:美国靠得住吗?》的文章称,当澳大利亚政府着手撰写一份新的外交政策文件时,摆在面前的有一些影响国家未来的极具争议性问题: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吗?

文章称,特恩布尔总理领导的澳大利亚政府在上月发布的一份所谓白皮书中指出,诚然,中国正在亚洲对美国发起挑战,但最终看来,美国将占据上风,澳大利亚可以指望那个过去70年一直为其提供安全保障的国家。但著名国防战略家休·怀特对这种观点予以驳斥。他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已取得成功,美国却持续衰落,澳大利亚须自寻生存之道。

文章称,上述两种评估存在天壤之别,这在澳大利亚引发了一场关于澳美同盟的持久性以及中国影响力的辩论。特恩布尔政府试图安抚公众:没有必要在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为其提供安全保障的美国之间作选择。

文章表示,特恩布尔称,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不是在安全领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出现这种局面在澳大利亚历史上尚属首次。他指出,澳大利亚应将此视为一种机遇,而非一种风险,他说:“当前,权力正在转移,规则及制度受到挑战。各大国正在考验彼此的关系,同时也在经历迅速变革。”

文章称,一些对外政策专家称,白皮书对美国的评估并未反映出许多澳大利亚决策者日益一致的看法,即不能指望美国——至少在其现任领导人的治下——能够稳定发挥伙伴作用。

文章表示,很多人称,澳大利亚现在不要再妄加猜测美国的意图了,应开始考虑其他选项。最明确支持这种观点的要属怀特,他在回应上述政府白皮书时表示,澳大利亚的立场不切实际,因为它过于依恋一个已呈日落西山之势的大国的余晖,而那个大国无法在经济实力方面保持领先于中国。

2017-12-05 15:22:42

澳大利亚欲提防中国崛起中方驳斥:澳方涉南海言论不负责任

参考消息网1126日报道

英媒称,澳大利亚外长朱莉·毕晓普对北京有关澳外交政策白皮书的批评予以驳斥,并称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对两国关系持积极的态度。

据英国《卫报》网站1124日报道,毕晓普称,23日晚上她会见了成竞业,而且中国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尊重我们在白皮书中表达的立场”。

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以及中国官媒对这份白皮书的内容提出了批评。该白皮书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表示谴责,并要求提防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

毕晓普24日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拒绝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发表评论。

她说:“23日晚上我与中国驻澳大使成竞业会面,他对中澳关系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事实上,24日我与一些中国政府高官及多位前外交官一同参与了一场高级别的中澳对话,他们都对两国关系持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

报道称,这份白皮书称谋求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但它还包含了对中国军事姿态的批评言论,并将南海争端定性为“区域秩序中的一条主要断层线”。

白皮书声称:“中国(在南海)行动活跃而且规模空前,引起了澳方特别的关注。澳大利亚反对将南海有主权争议的人工岛屿用于军事目的。澳大利亚还担心在东海及台湾海峡出现使用武力或高压手段的可能性。”

23日,陆慷驳斥了白皮书里澳方涉南海言论。

他说,“如果通读全文,白皮书总体积极评价中国发展和中澳关系,但在南海问题上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敦促澳大利亚方面恪守承诺,停止在南海问题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2017-11-26 11:01:59

港媒:中澳“失和”折射中国影响力增长

参考消息网1218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16日发表岳琳达的文章《中澳失和仅是冰山一角,中国正在填补世界经济秩序的真空》称,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经济秩序的空白。这一全球体系在未来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

文章称,随着北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增强,以及华盛顿在实施“美国优先”政策过程中影响减弱,类似于中澳之间的政治失和将是预料之中的。

文章称,在特朗普总统的任期之前,中国在成为世界强国方面就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中的更大力量的抱负。

文章称,在中国的影响不断增长之际,特朗普当局却不再重点关注多边贸易和经济秩序。与奥巴马当局不同,今天的美国质疑自己在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因而在全球经济领导作用方面造成了真空。

文章称,中国的影响已经在澳大利亚引起风波。而中国的影响力很可能意味着,中国会为“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有利的投资条件。

文章称,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在别处也可以见到,比如新的国际机构的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中国领导的。因此,在制定有关亚投行资助项目的开发与投资的规则方面,中国已经在发挥领导作用。这些项目中,也有英法等国的投入。

文章称,制定规则也会涉及非正式的内容。因此,在中国发挥领导作用时,它会越来越多地影响规范与惯例的形成。正是在这一领域,“软实力”能够发挥作用。中国已经开始宣传本国文化。

文章称,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经济秩序的空白。这一全球体系在未来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

2017-12-18 11:09:50

外媒关注中国学生在澳遇袭:非针对中国人但让华人更团结

参考消息网112日报道

外媒称,上周一个国际高中的学生在堪培拉一个汽车站遇袭,一名学生因此入院,对此澳大利亚华人群体呼吁政府采取行动。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11日报道,过去五年来,在堪培拉地区的高中和大学上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了70%,由2014年的277人增加到现在的475人,而国际教育也一直是堪培拉最大的卖点。

据袭击受害者的朋友说,袭击者当时喊着种族主义的侮辱语,而警方却说这不是种族主义袭击,事发后有两人被捕。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华人协会会长王勤(音)说,沃登的这次事件很严重,不过他们认为这并非直接针对中国学生。王勤说,他们已经与堪培拉地区警方以及教育部门合作来为学生提供支持。

她说,虽然警方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澳大利亚政府方面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照顾国际学生,尤其是那些远离家人、应由教育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她提出,应对寄宿家庭的资格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华人群体的志愿者们现在为国际学生提供免费的接送搭车服务。王勤(音)说,这一事件让华人群体更加团结了。(编译/王笛青)

2017-11-02 00:16: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91726.html

上一篇:宣传星地量子纠缠秘钥分发成果必须纠正国际流行的有关错误
下一篇:建议尽快组织设计实现激光内聚氘氚聚变发电
收藏 IP: 111.196.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30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