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古植物学:
百年凋零,难以重生
位于纽约大都市的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于1754年。在北美,华人常把这所大学简称为“哥大”。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的古老--社标(Logo)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umbia_University
∮1 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地质古生物学
哥伦比亚大学与万里之外的中国在科学、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之历史非常悠久、影响深远。哥伦比亚大学的知名中国校友众多,如:郭秉文(1879--1969)、陶行知(1891—1946)、胡适(1891--1962)、冯友兰(1895--1990)、金岳霖(1895--1984)等,这些都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人文学者。
就地质古生物学专业来说,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德裔美国人葛利普教授(Amadeus William Grabau,1870--1946)1901--1919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教授,1920年远赴中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直到1946年在北京逝世。20世纪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地质古生物学的中国留学生也很多,可能不被世人所熟知。如:王庞佑(1879—1958)1901年赴美国学习,1904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袁复礼(1893-1987)1915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冯景兰(1898--1976)[系冯友兰(1895--1990)亲弟]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哥伦比亚大学,1957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李之常(1900--1969)1923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生前曾在原成都地质学院工作;朱森(1902—1942)1934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回国在重庆大学工作,他是中国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1917--2010)的领路人;赵金科(1906--1987) 1937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生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周明镇(1918--1996)在20世纪40年末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回国后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周明镇的学生孟津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
根据公开文献和个人知识,我发现哥伦比亚大学还没有专攻古植物学的中国留学生?!
哥大和北京大学地质古生物学教授葛利普(Amadeus William Grabau)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adeus_William_Grabau
哥大校友地质学家朱森教授(1902--1942)是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1917—2010)的领路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436568.html
哥大校友古生物学家周明镇和裴文中、徐仁及郑作新4位院士联名呼吁:中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势在必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500218.html
哥大校友孟津(科学网博主)谈他在哥大学习古生物学的经历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233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4784-1-1.html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4804-1-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2403.html
∮2 哥伦比亚大学的地质古生物研究平台
哥伦比亚大学经历了3个发展历史时期,即: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1754--1784年)、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 ,1784--1896年)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versity,1896年至今)。在“哥伦比亚学院”时期,1864年成立了矿业学院(“School of Mine”),为全美国第1家矿业学院。1896年,该“矿业学院”更名为“矿业、工程与化学学院”(School of Mines, Engineeringand Chemistry)。
1997年,日本籍华裔实业家傅在源(英文:Z. Y. Fu,1919-2011)捐赠巨资2600万美金给该学院,故此,该学院又更名为“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The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哥伦比亚大学“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包括“地球和环境工程”(Earth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必须指出的是:同处纽约、始建于1869年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为哥大矿物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平台,这种合作模式非常值得中国学术界学习。总的来说,哥伦比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该大学关于化石植物的研究早已凋零。可能的直接原因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植物化石标本于1901年移交给了纽约植物园。这意味着--古植物学在那时已被哥伦比亚大学扫地出门!
∮3 美国第1位古植物学院士与哥伦比亚大学
19世纪美国古植物学的一位代表人物--John Strong Newberry(1822--1892)186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自1866年起,他担任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学院(现称哥伦比亚大学)的矿业学院教授,讲授地质学与植物学。
Charles Arthur Hollick(1857--1933)和Nathaniel Lord Britton (1859--1934)是哥伦比亚学院(矿业学院)的同学,都是John Strong Newberry的学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400748.html
∮4 美国古植物学家--- Charles Arthur Hollick(1857--1933)与哥伦比亚大学
1875年,C. A. Hollick进入哥伦比亚学院(现称哥伦比亚大学)的矿业学院学习。受著名古植物学家John Strong Newberry教授(1822--1892)等人的影响,C.A. Hollick于1877年参加Torrey Botanical Club。1879年,C. A. Hollick从该矿业学院毕业。1897年,C. A. Hollick从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
1882年C. A. Hollick和他的朋友在怀俄明(Wyoming)和科罗拉多(Colorado)为J. S. Newberry教授采集植物化石。C. A. Hollick作为私人助手与J. S. Newberry教授保持联系,为J.S. Newberry教授许多出版物中的化石植物和鱼类画图。1890年,J. S. Newberry教授生病,C.A. Hollick受命完成J. S. Newberry的讲课计划,从此积极开始科学研究生涯。1895年,C. A. Hollick协助出版了J. S. Newberry教授的遗作--- Flora of the Amboy Clays。
C. A. Hollick从此与纽约植物园产生工作联系。
1901—1913年C. A. Hollick担任纽约植物园助理Curator;1913—1921年担任植物化石的名誉Curator,1921—1932年担任古植物学家,1932—1933年担任古植物学兼职研究人员。C. A. Hollick还曾到阿拉斯加、牙买加、波多黎各(Porto Rico)、古巴进行科学考察和标本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401081.html
∮5 纽约植物园首位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Nathaniel Lord Britton (1859--1934)与哥伦比亚大学
http://sciweb.nybg.org/science2/libr/finding_guide/britwb2.asp.html
================
Diatoms as quaternary biostratigraphic and paleoclimatic indicators in high latitudes of the Pacific Ocean
Author: | |
Publisher: | 1970. |
Dissertation: | Ph. D. Columbia University 1970 |
==================
孙启高 2014年11月12日初步整理
古植物学的故事236期[总第237期]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No.236) [The 237th issue in total]
Umbrella of American palaeobotany-7: the palaeobotan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YC was gone for over one century.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古植物学:百年凋零,难以重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843018.html
2014-11-1301:09
Catalogue of Amhercian palaeobotany unmbrella ZA--Nov 30- 2014.pdf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