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争论:究竟谁是中国植物学会首任会长?(之一)
中国植物学会成立于1933年。1936年由中国科学社发行的《科学》杂志第20卷第10期第829—831页刊发了一篇既没有署名又没有文献的短文--《中国植物学会概况》。该文写道:
“中国植物学会由中国植物学者19人之发起及筹备,于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在四川重庆成立。目的在使各地同志互通声气,促进研究,并普及植物学知识于社会。成立后,已开年会二次。第一届会长为钱崇澍,陈焕镛副之,张景钺为书记,秦仁昌为会计。第一次年会于二十三年八月在江西庐山举行,改选胡先骕为会长,副会长书记会计等职仍由陈焕镛张景钺秦仁昌分别继任。第二次年会于二十四年八月在广西举行,年会后,改选第三届职员,以陈焕镛为会长,戴芳澜副之,书记会计等职仍由张景钺秦仁昌分别继任。”
有人根据这则“史料”断定中国植物学会首任会长(后来也称作“理事长”)肯定是钱崇澍先生。这是一个老问题,有20多年了。
中国植物学会首任会长果真是钱崇澍先生吗?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孙启高
2011年7月7日晚
=========================
附:1936年10月《科学》第20卷第10期有关内容
1936年10月《科学》第20卷第10期
封面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出版
中国科学社发行
SCIENCE, Vol.XX(No.10)
Published monthly by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October, 1936
1936年10月《科学》第20卷第10期
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专号
本期要目
通论:
前言-----刘咸 --788
中国科学发达之展望---胡先骕 790
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的意义和使命---顾毓琇—794
各报年会特刊发刊词---曾昭抡—796
专著:
中国科学会社概况---曾昭抡—798
概况:
中国科学社概况----811
中国数学会概况----818
中国物理学会四年来之工作----819
中国化学会会务进展概况----822
中国动物学会概况----826
中国植物学会概况----829
中国地理学会概况与其希望----张其昀---831
讲演:
动物之竞存------秉志---844
超高频率电波对于生物之效应-----任之恭-----849
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植物之富源----胡先骕---850
蛋白质之生物的性质----吴?--- 859
中国天然资源损坏的危险及其挽救办法-----董时进---866
创设地理研究所之需要与计划----胡焕庸---869
记事:
本社第二十一次年会记事---刘咸---872
舆论:
所望中国科学家者----陈训慈 --884
敬祝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范旭东----891
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天津益世报社论---893
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闭幕---大公报社评---896
论文:
(共292题)----898
附录:
联合年会职员----931
联合年会会程表----932
注:第935页为编辑后记 【目录未列】
=========================
有一内页介绍1936年中国科学社组成:董事会、理事会、美国分社、社友会、生物研究所、图书馆委员会和编辑部
董事会书记为任鸿雋
理事会会长为任鸿雋
美国分社分社长为裘开明
社友会分布在北平、南京、杭州、青岛、梧州、广州、上海、苏州、重庆、开封、成都和天津。
生物研究所所长兼动物部主任为秉志,钱崇澍为植物部主任兼秘书
刘咸兼任图书馆馆长
《科学》编辑部共有22人组成,包括钱崇澍和刘咸。刘咸为主编。
=====================
第787页内容:
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
中国科学社第21届年会
中国物理学会第5届年会
中国化学会第4届年会
中国植物学会第4届年会
中国地理学会第3届年会
中国动物学会第3届年会
中国数学会第2届年会
北平
民国25年8月17日—21日
纪念专号
====================
在“专著”栏目(第798—810页)刊发了曾昭抡署名的《中国科学会社概况》。该文第三部分简述了中国地质学会(甲)、中国生理学会(乙)、中国天文学会(丙)、中国气象学会(丁)、中国物理学会(戊)、中国化学会(已)、中国植物学会(庚)、中国动物学会(辛)、中国地理学会(壬)和中国数学会(癸)。
其中,“中国植物学会”的介绍在第806页,全部内容如下:
“[中国植物学会](The Chinese Botanical Society)于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在四川成立。现有普通会员一百四十人左右,机关会员十一处。今年参加之联合年会,为该会第次年会。该会出版物,有《中国植物学杂志》及《中国植物学汇报》两种。《中国植物学杂志》为半通俗性之中文季刊,每年四期成一卷,今年(一九三六)已出至第三卷。《中国植物学汇报》(Bulletin of the Chinese Botanical Society)于廿四年(一九三五)创刊,为一半年刊,每年出两期,今年(一九三六)出至第二卷,其内容专用西文登载植物学方面之原著,每期之末并附有撮要一栏,将国内植物学研究所得结果在其他刊物发表者,用英文作成撮要,以集大成,而供国际植物学界之公览,用意甚善。”
[启高注:“中国植物学会”的英文地道说法为“The Botan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植物学杂志》的英文名称为“The Jounral of the Botanical Society of China”。“The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Botanical Society”是刊物名称。]
===============
在“概况”栏目介绍1936年联合举行年会的7个团体之概况,依次是:
中国科学社概况----811—818;
中国数学会概况----818—819;
中国物理学会四年来之工作----819—821;
中国化学会会务进展概况----822—826;
中国动物学会概况----826—829;
中国植物学会概况----829—831;
中国地理学会概况与其希望----张其昀---831--839
只有一则概况--《中国地理学会概况与其希望》有作者,署名为“张其昀”。其他“概况”均无作者。七则概况的信息来源均没有文献出处。现将《中国植物学会概况》所有文字抄录如下(第829—831页):
(一)历史
中国植物学会由中国植物学者19人之发起及筹备,于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在四川重庆成立。目的在使各地同志互通声气,促进研究,并普及植物学知识于社会。成立后,已开年会二次。第一届会长为钱崇澍,陈焕镛副之,张景钺为书记,秦仁昌为会计。第一次年会于二十三年八月在江西庐山举行,改选胡先骕为会长,副会长书记会计等职仍由陈焕镛张景钺秦仁昌分别继任。第二次年会于二十四年八月在广西举行,年会后,改选第三届职员,以陈焕镛为会长,戴芳澜副之,书记会计等职仍由张景钺秦仁昌分别继任。
(二)组织
该会会员,分普通会员,特会员,机关会员,名誉会员,赞助会员,永久会员,仲裁会员七种。现在有普通会员140人,机关会员11处,其名称如下: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清华大学生物学系,武汉大学生物学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浙江大学生物学系,南开大学生物学系,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国立编译馆,静生生物调查所。
该会本届职员如下:
董事会:
秉志,任鸿雋,邹秉文,朱家骅,翁文灏,马君武,周诒春,吴鼎昌,范锐
评议会:
钟心煊,李继侗 (廿三年至廿六年)
钱崇澍,胡先骕 (廿四年至廿七年)
俞大绂,李良庆 (廿五年至廿八年)
执行委员会(廿五年至廿六年)
会长:戴芳澜
副会长:张景钺
书记:李良庆
会计:俞大绂
中国植物学杂志总编辑:胡先骕;干事编辑:李良庆
中国植物学汇报编辑:李继侗,干事编辑:李良庆
(三)工作
该会现行工作有三:
(甲)举行定期年会,宣读论文,讨论关于植物学研究应用及教学种种问题。
(乙)出版植物杂志(中文),及中国植物学汇报(西文)
(丙)参加国际间学术工作。
中国植物学杂志,用半通俗式体裁登载纯粹及应用植物学(包括经济植物学农林药物诸科),以及植物学教学法等文字。以期为大学及农林专科学生,中学植物学教员,与有志于植物园艺农林各科学者之最良刊物,每年一卷,暂定四期,现已出至第三卷。
中国植物学汇报(The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Botanical Society),用英德法三国文字专载国内植物学者研究著作,并附载已在国内发表之研究论文摘要。每年一卷,暂定二期,现已出至二卷。
该会去秋曾派陈焕镛李继侗会员代表出席荷兰第六次世界植物学会(一九三五年九月),讨论植物学个问题。
================
第935页“编辑后记”
发行年会专号,以记盛况,本志自创刊以来,此为破天荒第一遭,就本志论,亦可纪念之事。
专号编辑时,先后承各关系学会新旧职员相助为理,良足感荷,特此志谢。
专号取材先优与年会有密切关系之文字,优先收入,次要者酌量采登,惟以篇幅所限,遗珠之憾。在所不免,希会员与读者谅之。
专号编辑方法,略依文稿性质汇分为通论,专著,概况,讲演,记事,舆论,论文,附录等栏,以清眉目。
在年会宣读之论文,本拟尽量登载提要,惟以分量太多,篇幅限制,只录题目,以后拟在本志“论文提要”栏,陆续刊载,以享读者。
专号以付印匆促,各种记载,难免遗误,统祈读者谅之,如承以所见函示,俾可更正,更所企盼。
本期因系年会专号,篇幅增加已多,旧有各栏,暂停一期,自第十一期起,仍照向例编辑,凡前获通知在第十期刊布之文字,一概移在次期发表,统希各作者亮言。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