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鄉樹林村有座主祀關聖帝君的協天宮,居民卻習慣尊稱關平爺公廟(關平是關公的兒子),不是對關聖帝君不敬,而是兩百多年來,不敢勞煩關公,地上大小的「外務」都請關平爺公處理,名氣因而大過父親。
267年前,樹林村楊厝祖先從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帶來關聖帝君、關平爺公、周蒼爺公、馬將軍和胭脂馬共5尊神像,與協天大帝神印擺在家供奉,當時醫藥不發達,有居民生病向關聖帝君求符藥(香灰加溫水),結果服用後康復,口耳相傳,求符令的信眾愈來愈多。
早年,當地居民只要生病,習慣先到楊家向關聖帝君求符藥,後來,蓋屋擇日選地、嫁娶看日子等人生大事,請示關聖帝君都沒差錯,家中風水感覺犯沖,或幼兒莫名哭鬧,帶回協天神印的符令可以鎮煞,信眾於是集資建廟祭祀,歷經5次整修成為今日規模。
因為不敢勞煩關公,居民需要神祇遶境祈福或蓋屋選地時,就請關平爺公搭神轎代父外出,神明附身的乩童會用轎把點出新屋基地的中心點,直到民國60、70年 代,還維持該項「習俗」;家中不順遂或感受到神跡時,可請祂到家中坐鎮或供奉,也因和祂的「互動」較多,居民習慣尊稱協天宮為關平爺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