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科技界,年轻人起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科技教育界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特别是需要局部和全国形成一种风气,支持有创造力、积极投身科技教育第一线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这里举两个例子,从侧面反映目前环境中的问题。
一位年轻生物学家,在国内做出突出科研成就,但却因为没有博士学位,多次遇到困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很可能是中国管理最好的基金。好几年前,他申请其重点经费,却有好些国内的学者不看他已经出成果,而比较介意他没有博士学位。当年海外评委负责人是管坤良,他不仅很惊讶,而且那是我见管坤良最生气的一次。管坤良这位洋博士据理力争,支持了一位没有博士学位的年轻人。
另一位优秀的年轻生物学家,他回国时,可能是当时生命科学回国者最佳论文记录。
(在此只列文章出处,需要知道文章质量者,可以检索原文)
回国前第一作者文章: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2003 Nov; 10(11):892-8, 2003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8:20327-3, 2003
Cell 107:399-407, 2001
Cell 104:769-80, 2001
Nature 406:855-62, 2000
回国后,他得到局部支持,5年内发表论文(他做通讯作者的论文):
Plant Cell 2009.
Cell Host & Microbe 6:529-542 (2008).
Nature Struc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15:101-2, 2008.
Cell Host & Microbe. 4:434-4462, 2008.
Nature 449:243-7, 2007
Nature Neuroscience 10:32-9, 2007
Molecular Cell 22:137-44, 2006
可以说,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他的记录超过同时期的一些院士。
但是,虽然他得到局部支持,迄今,在全国范围却基本吃闭门羹。
他不仅不可能提名院士,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杰出青年基金”也被刷掉。(国内会议,多年没人请他。最近终于稍有改善。)
他得到的支持有限,不是他科学研究水平不行,不是他为人不和蔼,不是他不愿意和国内科学界交流…,而是…
不难想象,国内还有不少优秀的年轻人,获得单位和地方提供的支持可能都不多,遑论全国的。
举的是两个例子,反映的是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支持不是平均给所有人,但是,在国内做出很好成就的年轻人,特别应该得到支持。
建立任人唯贤的体制,让智力追求成为中国科技教育界的主旋律,在中国,还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补充:
本文列举的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科学院的,第二个是NIBS。为了避免道听途说,用作者知道的例子,既不是他们个人、也不是某单位要说话。一篇博文不能救谁,能稍微让人注意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不错。
有关杰青:自然科学基金会说明了NIBS候选人可以竞争荣誉,而不获同样的经费(如获杰青,经费量比其他人少很多),但是迄今几个NIBS候选人全部在最后一道被淘汰。
NIBS的科学家不参与国内学术活动的是因为有几个领域没有邀请他们,而不是他们接到邀请不参加。参加学术活动,而尽量减少无谓的应酬,应该是很多有志气的年轻人的希望。
对NIBS经费有误解,也许以后再谈。在此只说明:在全国基础科学的研究所,NIBS的年度经费不是第一;而且NIBS单个实验室的年度经费未进入全国同类实验室的前50名。
具体谈到的研究员的工作,应该是和国内现在的情况下相比较。我不知道全国现在有任何一个实验室,以国内的研究发过一篇Nature后还不能做“杰青”,何况多篇文章。有几篇那样论文记录的,和同期国内院士也是可以比较的。所以,讨论事情,要结合现实情况,不能对某一个人提出高于其他人的标准。
我没有提倡他做院士候选人,而是说他理应得到公平对待,作为提醒大家多支持年轻人的例子而已。其实,目前的中国,只有在NIBS,才不会因为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而被推选为院士。
一个人的研究是否集中某个方向,是很合理的问题。但讨论事情无需情绪化。
对于多数研究者来说,集中精力做好一个方向,是有效的方法。
对于开实验室不久的人来说,允许一定探索,以后再集中方向。
有少数人,经常变换方向,也能做不错的研究。哈佛大学(也是全世界)第一位神经生物学系主任Steve Kuffler,就是这样的。与他相反的是他的学生Hubel和Wiesel,多年坚持做同一方向。
目前中国换课题的人多了些,有多个原因,包括开实验室时间不长、体系奖励文章不管内容。
具体到每个实验室,何时换方向、换课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