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就舟曲泥石流答记者问 精选

已有 6330 次阅读 2010-8-27 09:35 |个人分类:为科学而科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全球变化, 泥石流, 舟曲

《生活周刊》记者华来访,对答如下:

生活周刊:8月8日以来,舟曲、陇南、绵竹、汶川等地发生的山洪泥石流是否有内在联系?之前的地震会不会加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

王铮:从地质地貌看,舟曲、陇南、绵竹等等地区处于相邻的的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地震后地表岩层破碎,在加上它们位于地貌过渡带,地面坡度较大,属于全国地质地貌灾害多发、易发区。

至于汶川地震是否对这些地区有所影响呢?现在对于地震和泥石流有没有关系的看法,学界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认为地震和泥石流形成有关,另外一种态度则认为两者没有关系,我个人认为这两者是有关系的,地震会带来山体构造的破坏,让原本完整的岩石碎裂成破损的岩石,在大量降雨的情况下,这些被破损的岩石更容易造成坡面的块体运动,在有流水条件下爆发泥石流等事件。当然,这需要在当地实地通过科学的考察才可以说汶川地震对地面破坏对这些地区的多发泥石流事件是否有影响。

生活周刊:统计显示,最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数量急剧增加,这种自然灾害为什么变得如此突出?

王铮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增多引起的,降水增多导致洪水频繁,各种山体滑坡现象相继发生,至于地震,严格来说是纯地质灾害,而并非地质地貌灾害,它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构造活动引起的一种灾害现象,与降水无关。

    现在一般认为,降水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气旋活动活跃,夏季降雨增多。另一方面今年年初发生在西南的旱灾也可能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全球变化具有复杂性。现在知道的是在第四纪寒冷的冰期,冬天较热,夏天较凉。现在全球变暖,是不是会出现类似今年的冬天严寒干旱,夏天炎热多雨的情况,还需要研究。

生活周刊:近年来,频发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类自身活动有关联么?

王铮:频发的自然灾害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是全球自然变化的趋势,第二是和人类的活动有关。现在普遍认为全球变暖中人类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没有证据证明破坏性地震活动与人类活动有关。

关于舟曲的泥石流活动,有人认为与当地植被的破坏有关,我想这个结论不能成立。地貌学研究发现,植被可以防止地表的水土流失,但是它对泥石流的防范作用很小甚至可能是相反的。通常植被大量截留降水,造成降水大量下渗,结果使得泥石流沟谷里的堆积物空隙被十分充填,与泥土、碎屑混合形成一种混凝土状的流变体,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泥石流。这么说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与人类活动无关吗?不是的,泥石流作为一种地貌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但是它所以转变为灾害与人类活动有关。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需要先说点地貌知识。一条河流或者间歇性河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被水淹没的地带叫河床,河床上沉积了各种砾石。只有洪水才能淹没的叫河漫滩,河漫滩比河床位置高,所以河漫滩上沉积的主要是洪水期的表层水流形成的细粒沙土,其下层是早期河流河床沉积的砾石。河漫滩的这种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比河漫滩高的,洪水不能淹没的叫阶地。通常人们在阶地上建筑房屋设施。可是当人类为了更多利用土地时,他们就可能在河漫滩上建筑房屋,洪水来就会被淹没。即使洪水不能淹没整个河漫滩,由于河漫滩与河床交接处大量渗入水流,河漫滩的二元结构使得河漫滩形成砾石层中充满水体,河漫滩的工程力学性质变化,自己就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这样,这些建筑就容易被破坏。这就是为什么把建筑物建筑在百年一遇的洪水才可能淹没的河漫滩上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的灾害也是百年一遇的想法是错误的,是不懂地貌学的结果。从照片上看,这次舟曲的城镇、还有映秀镇新修的城镇,就像是修在河漫滩上的。在我国中部到西部的地带,沟谷发育,河谷平原狭窄,许多城市建筑建在河漫滩上,这就是导致了容易受灾。这是人类活动不当导致正常地貌活动变成灾害活动的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356708.html

上一篇:卫生部的奶粉结论质疑
下一篇:有一个80后,她说她仇富
收藏 IP: .*| 热度|

17 武夷山 杨学祥 陈龙珠 张檀琴 吉宗祥 熊李虎 吕喆 迟菲 吕乃基 邸领军 苗元华 陈辉 唐常杰 武京治 柏舟 丛晓男 gistian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