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是长篇,许钧的汉译本56万字。我手里的是漓江出版社比较早的版本。后来该译本也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
小说讲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的故事,背景是二战刚结束、冷战即将开始的法国。有一批二战时期的抵抗者(有萨特和加缪成分的男一号罗贝尔和男二号亨利),希望独立于美国和苏联的形成共产党之外的左派“第三势力”,但结果遭到了失败。后来新成立的组织实际上变成了共产党的外围,原来的刊物则被右派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分分合合,不同的政治派别起起伏伏。而那些知识分子心目中,也有种诸多矛盾,普世价值与政治需要,社会活动与文学创作,肉体欲望与生活准则等。但总体上,他们已经从失衡中开始走出来,趋于新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可能是消极的,如他们的美国同道。“这儿的知识分子可以安心地生活,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绝对无能为力(p. 407)。”
小说的叙事特点是不同人称的交替。单数章,用第三人称,上帝视角。双数章,基本是围绕着心理分析师安娜(也有作者波伏娃的影子)的感情生活,用第一人称,作者视角。安娜与美国作家的婚外爱情写有些莫名其妙难以理解,也许波伏娃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这样。据说波伏娃写这部书就是要献给她的美国作家情人,我真有些难以想象他看后有何感想。
就人物形象而来,罗贝尔过于完美,显得有些乏味。亨利比较生动,或许是感情生活比较丰富的原因。开篇就是与长期同居女友波尔的矛盾。然后是与罗贝尔和安娜女儿纳迪娜的出游和同居。后来迷恋他所写剧目的女主角若赛特并同居,为她作伪证使出卖犹太人的通德分子免于处罚。最后重新与纳迪娜同居,生个女儿,并结婚。他作伪证的原因,就是典型的存在主义选择,不作伪证小女友会自杀,他因此会睡不着觉;做了伪证,只是放过个坏人,他不至于睡不着觉。有趣的是,罗贝尔对此也没有表示异议,并许诺需要的话他也帮他作伪证。最有意思的,或许是多少有些漫画化了的波尔,是“自欺”的典型。纳迪娜则是因为战争失去初恋情人而成为盲目的反抗者。
现在看来,这些左派知识分子其实非常缺乏预见性。反而是当时似乎反动的右派,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或许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有简单但仍不失深刻的认识,“谁都羡慕成功,谁都爱金钱(p. 465)。”至少在统计意义上,也就是忽略零测度的例外,可能是对的。
虽然我未必认同作者的立场,但小说总体上还算好看,至少可读,即使多少有些概念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