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天颇奔波。本月上旬从东北回来,又去了趟西南,大有横跨中国之势。这种奔波劲儿,大概只有七月上旬可比。下午从雅典回来,第二天就去南安普顿。奔波前后,读网络武侠小说《武士会》。《武士会》故事发生在《师父》前面。这个小说篇幅大,估计有20万字,可以算长篇了。
自序中作者解释了小说主人公李尊吾的原型。“李存义是形意拳的一代宗师,做了三件事:合了山西、河北形意门;将形意拳和八卦掌合成一派;创立‘中华武士会’,合并北方武林。”这几件事情在小说中也有反映。
创立武士会的主旨是想把武林中人士化,即有武功的士,成为传统乡绅或者国外中产那样的社会中坚,以期避免大的动荡。这种理想的武士很令人神往:武士不进取,进取说明自身匮乏,武士之道是等待之道。等人求教,等人求助。武士易于亲近,不易合作。武士特立独行,对过去之事不后悔,对未来之事不疑虑,过失的话不说两次,流言蜚语伤不了他。武士保持威严,因为不勾心斗角。武士待人和善,因为不受胁迫。武士生死从容,因为不受侮辱。武士之道,是安居之道。默默居住,不需要面对恶劣之人显示自己高尚,不需要与人争斗显示自己高明。武士不垂头丧气、不趾高气扬,对待相同意见的人不赞扬,对待不同意见的人不诋毁。贫穷和怀才不遇,是武士的修行,检验自己是否失志;财富和施展才华,是武士的修行,检验自己是否失德。武士之道,是远离之道。听到朋友的流言蜚语,绝不会相信,与朋友志趣不合,只会选择远离。武士远离官场,因为做官便可以谋私,武士远离污染。”可惜,这种理想人格,不仅在乱世中鲜有人能及,就是当代这种“士”也几乎绝迹。
小说开篇很突兀,是庚子之乱联军破城,一对姐妹孤立无援准备悬梁自尽。这很开局很有些经典史诗的意思。这时主人公李尊吾出场。五日未眠疲惫不堪,请两姐妹暂时不要死,帮他看着是否有洋人来,他先睡一觉。接着他的徒弟夏东来出场,他的师弟沈方壶也出场。这两人最后都成了他的劲敌,在小说快要结束时,相继被杀死。
小说的主线就是李尊吾的师门脉络恩怨。李尊吾师从刘状元学形意拳。师弟沈方壶是师傅为他备的拳靶子,也是他少年时的玩伴。师傅让他奉独行道,不留绝技,不留财产、不留孩子。后来到北京,与程华安结交,拜其师傅董应天(海公公)为师学八卦掌。在北京收徒夏东来,庚子之变时两人合力杀洋人。沈方壶已经做了牧师,偷袭害死了程华安。与沈方壶比武,伤之。逃离北京时,将夏东来驱除师门。逃亡途中,在戚家军后裔中选邝恩貉和叶去魈为徒,传八卦掌。发病武功全失,被高手擒获,与两徒分别。在北京隐身妓院,躲过追捕。离京前与沈方壶比武,小胜但未取性命,约定以后再比。后来叶去魈从军,邝恩貉发狂。在终南山中医好邝恩貉,离开时将他驱除师门。带着当地农户陶二圣(后为其改名陶其昌),并收他为徒,到天津创建武士会,为受袁世凯资助的自治团体。革命党叶去魈刺杀袁世凯未遂,李尊吾放走他,但他表示无意再学拳。邝恩貉救袁世凯受重伤。与沈方壶第三次比武,杀之。夏东来拜比董应天辈分还高的八卦掌名家为师,与李尊吾比武,伤其肩。命悬一线的邝恩貉使巧重创夏东来。最后李尊吾回终南山,命陶其昌接掌武士会。
小说的副线是主人公与几个女子的关系。先是他救出的前述开篇两姐妹,先伴随她对外称夫人,后成为杨放心的夫人。后有关刀王午的塔吉克族人,所谓最丑姑娘恰契卡赛然依(雄鹰停留的屋顶)。一度送给徒弟邝恩貉(似未接受),后与乡村木匠怀上孩子。李尊吾历尽艰辛,最后回山团聚。这种结尾由不像史诗而像童话了。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小说大的背景是庚子之乱后清帝退位,民国初兴。总的观点比较保守。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化名登场。康梁不仅是乱臣贼子,而且最后成了流氓混混。袁世凯和部将冯国璋,倒是颇有王霸之气。但袁想驾驭武林为己所用,也是短视之举。在作者看来,乱局在于大家没有知识。“上下两代人,都是失学的一代。张之洞的《劝学篇》说对了,不是不聪明不是少血性,当今混乱,是没学问。”或者说没有真知识。“近二十年学术,多是一党一派政见的伪装。”这可能也是颇有见地的历史解读。虽然解读历史的“小说家语”并非褒义。
小说除故事曲折人物极端外,有些话也颇有启发。摘录几句。
与人分享,并非美德。没有择徒智慧的人,不堪为师。
人生常如此,自以为克服的,往往并没有克服。
年轻人总相信出奇制胜。
衰世里的强者都是灾星。
权威,是各方势力的平衡点,需要漫长时间自然形成,不是聪明和暴力可速达。
三流人干成一流事,不是手艺好,是他们不赶工。
武功真是好东西,让人时时便有成就感。
该书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纸质版,2013年出版。但我看的网络上的版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