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关于宗教--《世界文明史》札记

已有 2987 次阅读 2015-1-24 13:42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明, 历史, 宗教

宗教是构成文明的要素之一。第一卷《东方的遗产》第一部《文明的建立》中,把宗教与婚姻、性伦理和社会伦理并列为文明的伦理条件。而在第一卷结语中,将宗教列为文明的第四个要素。人类以超自然的信念来安慰其悲惨的命运,提高其人格,请强化社会秩序及其本能。前面的三个要素的经济活动、政府、道德,后面的四个要素是科学、哲学、文学和艺术。

 

有些人宗教观点淡薄,或者说宗教需求比较弱,除了个体差异外,也是环境使然。第四卷《信仰的时代》在说到犹太教时写道(372)人类的心灵生活系由两种力量所构成:为求生存需要信仰,及为求进步需要理性。在贫穷混乱之时代,信仰的意志至高无上,因为此时勇气是很需要的东西;在太平盛世就重视学识的力量,借以晋升要职与求取进步;因此,自贫穷进入富庶之人类文明往往导致理性与信仰之冲突,亦即“科学与神学之战”。在此一冲突当中,综合各方面观测人生的哲学,常能设法调和正反各方面的意见,居间求寻息争止纷,然其结果竟反为科学界所轻视,又为神学界所疑忌。由此推测,太平盛世,宗教式微,大概也是通例。

 

第四卷《信仰的时代》在说到天主教时又写道(1022)在许多方面,宗教是人类最有趣的一种行为方式,因为它是人类生命的最终诠释,也是对抗死亡的唯一利器。在中古史上,没有一样东西比宗教更普遍,甚或更万能者。对于生活于今天舒适与富裕中的人们,很难体会混乱与贫困中孕育出中古的信仰来。……这世界需要一种教义,它能使人产生盼望以平衡其苦难,给予人慰藉以缓和其伤恸,以如诗般的信仰补偿平凡乏味的辛劳,以永恒的观念消除人生短暂之叹,赋予一出宇宙性的戏剧以激励(人?)性及尊贵的意义,否则这只是一幕幕生灵、生物及万物相继跌落于无可避免之灭亡中,毫无意义且令人难以忍受的戏剧。

 

总之,宗教为文明所必须,虽然未必是文明中每个个体所必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862358.html

上一篇:闲寻旧踪迹:江西龟峰
下一篇:光彩冰姿
收藏 IP: 116.233.33.*| 热度|

1 袁天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