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大众·中众·小众

已有 3399 次阅读 2013-11-17 22:24 |个人分类:教学行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高等教育, 小众教育

刚从2013年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报告会大会(原来的高校力学课程论坛)回来。听了许多精彩的报告,还有会上会下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讨论。这里只说一点感想。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因此学生是所有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者。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好像是出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但不仅是说文艺工作,其实也是所有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用现在的教学术语,应该是学生的主体性。

 

本次报告大会的主题,“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受众通常被默认为是人数巨大的在校学生(精品资源课)和社会上的学习者(精品视频课)。也就是服务大众。当然这应该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传统的教学研究特是教学方法研究,往往聚焦于班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里的受众是教师授课班级的学生。这个教学工作是高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就算是回到“文革”前十七年那种“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这些学生比起对社会开放的课程的受众,也就是中众。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没有涉及大众甚至中众的教育培养。既然是“杰出人才”,总是少数。因此,“钱学森之问”提出的其实是小众的教育问题。

 

小众、中众、大众的培养教育,并非矛盾,但确实有所不同。在我看来,成功的教育,既要对大众有帮助,使中众满足毕业基本要求,更要为小众开发成才潜力。

 

在高教普及化的教育大背景下,在价值观多元化、选择多样性和年青人个性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更应该把加强小众的教育,特别是在中众甚至大众教育的同时为小众留下发展空间,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我在填写会议征集下届大会报告建议时,提出的都是小众教育的话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742600.html

上一篇:关于新版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下一篇: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理论)概要》一书
收藏 IP: 116.233.37.*| 热度|

2 武夷山 刘进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