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丢失手机》两周后,手机再一次丢失。
仍然是从机场回家。下了出租车,马上发现手机不见了。车已经开走了。赶紧回家打电话。
照方抓药,拨打发票上的监督电话号码。第一次没有人接。第二次有人接,但拨错号了。第三次打通了,说查一下司机电话,让我直接联系司机。
与此同时,太太用她的手机直接打我的手机,居然接通了。非常奇怪,锁屏状态为什么能通话,是不是我设置过什么?原来不是忘在出租车上,而是忘在机场卫生间了。可以凭身份证到机场失物招领处领取。
这时候,出租车公司也回话,要告诉我司机的手机。我赶紧说不需要了,因为没有忘在车上。
匆匆忙忙打车去机场。车上复盘一下当时的情况。航班晚了四个多小时。从机场出来已经四点。这个时间再晚些,我可以顺便接太太下班,这样就不用着急了。于是到洗手间放松一下。这时太太回复,她办事已经到家了。我也没有必要拖延,赶紧打道回府。这个快慢节奏转换之间,把手机就留在了洗手间。后来一路上居然没有用手机,是不是潜意识中汲取了上次把手机遗失在出租上的教训?
到机场出现新的情况。出门时太匆忙,忘记带口罩。在出租车上已经发现,但只好到机场见机行事。机场入门时,被门口的安检拦下,说什么也不放我进去。给我支一招,问其他旅客要一个。我首选比较成熟但仍属“后浪”,问他是否有备用口罩,我想买一个。他说有备用,送我一个。我表示了感谢,就进了机场。
到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看我解出了锁屏,登记了身份证号码,就把手机还给我了。我拿着手机,打车回家了。
在我看来,任何错误都是一系列事件。因此,女儿小时候分析错误,我要求讲出三点以上。她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老师在分析原因时,她会问“第三点是什么?”或者“还有第三点呢?”我复盘手机丢失和领回的过程,发现至少有三个主要问题。其一,心不在焉把手机留在洗手间;其二,发现手机丢了之后,应激反应,过于拘泥于经验,应该首先拨打自己的手机;其三,发现手机在失物招领处,过于兴奋,也过于紧张,出门忘记了带口罩。其实当时马上去机场不是明智决定,去和回都是交通高峰。既然没有丢,完全可以过两个小时再去。
手机已经丢了两次,难道是这部手机与我无缘?但两次都失而复得,似乎还是有缘。事不过三,希望没有第三次,不然可能真找不回来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