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帽子”系列谈:从前

已有 16684 次阅读 2018-8-8 12:53 |个人分类:科研科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计划, 回忆, 随感


童话故事喜欢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这里要说的从前,就是没有“帽子”的年代,其实也算不上很久之前。1980年我读大学时,还有1984年我留校当教师时,除了学部委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帽子。

 

什么时候开始有帽子,我不太清楚,毕竟那些离当年本科留校的青椒过于遥远。现在高校入职的青椒都有博士学位,职业规划清晰,知道各种“帽子”。非我们当时可比。

 

教书十来年后,我自己有两次被学校推荐去学校所属的冶金工业部争取当时的“帽子”。1993年申报“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1995年申报“冶金工业部跨世纪人才(第三类)”,都没有成功。但总算见过猪跑,虽然并没有吃到猪肉。

 

现在人们对“帽子”有许多诟病,自然不无道理。但若以为,取消了“帽子”,学界就人人平等,可以对所有学者实事求是地评价。那未免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 naïve。通过“标签”快速识别,几乎是任何行业所必须的甄别机制。“帽子”只是“标签”需求的结果,而非原因。

 

如前所述,我自己经历过似乎没有“帽子”的年代。当时的学界也有“标签”,几乎是隐形的“帽子”。一种标签是年资职称,特别是开始时高级职称很稀缺。我本科就读的学校五十年代建校,在所属的冶金工业部是仅次于两所重点的第二档次的几所学校之一。我刚入学时,学校还没有正教授,全校只有9位副教授。估计那时候的一个正教授,起码相当于现在地方山河湖海级“帽子”。

 

如果说职称具有属地特性,全国性的“标签”就是学校名气。北大、清华的资深教授地位不亚于现在的院士,不管他们是不是当时的学部委员。交大、复旦的壮年教授博导,影响力也不亚于现在的杰青和长江。我的导师当年在上海交大当教授博导时不到五十岁,在学界影响力超过现在多数杰青和长江。

 

职称标签的问题是属地性,而学校名气的标签是有某种不确定性。名校和弱校都没有问题,但中间的学校比较模糊。还有种补充的标签是行政职务和学术兼职。行政职务指校长、副校长、处长、系主任等,开始还没有学院一级建制。学术兼职包括官方的专家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成员等,也有民间性质的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学报主编副主编等。

 

官方专家基本上反映了职称、学校名气和行政职务等因素,而且具有跨学科的可比较性,慢慢地成为最主要的“标签”。俨然是隐形的“帽子”。这些专家有现在某些人所期待的“帽子”改进方向,数量有限(开始时地方不设学科评议组和课指委,只有国家层面上有),而且至少在早期基本上是被动“遴选”。

 

对甄别需求的这种解决方案,当然也有问题。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年轻人话语权很小。只有“遴选”没有培养。最主要的是,不能有效调动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也就是激励的作用不够。有些像古代的“九品中正制”,不如“科举制”广开才路。人数太少也有其他问题,具体到高校某系,可能是行政领导、资深教授和官方专家集于一身,权力高度集中,诱发学霸出现。

 

或许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了后来的人才计划,现在所谓“帽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28188.html

上一篇:琼海某会议中心
下一篇:意大利库尔马耶乌尔看山景
收藏 IP: 36.110.115.*| 热度|

16 武夷山 冯新 史晓雷 黄仁勇 季丹 李学宽 俞云伟 杨正瓴 黄永义 秦逸人 周忠浩 郭景涛 李军红 汪晓军 ljxm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