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重读《列子》补记

已有 3734 次阅读 2018-4-28 08:45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列子》, 认识论, 札记

重读<列子>》已经说了我的随感。这里再补充几句。《列子》与《老子》和《庄子》类似,在认识论方面,都是偏向怀疑论而反对独断论。虽然认识论一般不是华夏古籍的长处,但也有些思想的火花。

 

在著名的杞人忧天故事中,该书觉得杞人也有道理。“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p. 33)”本质上,有限的经验,不能无限地外推。而人性的弱点,在认识领域的体现,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p. 26)

 

缺乏怀疑态度,特别是缺乏对自己怀疑态度的人,往往推崇自己的动机,迷信自己的方法,就是引发滔天洪水、打开地狱之门还要强调善良愿望。该书观察到,机关算尽,效果也往往可疑。“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虚实,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其少智之人不量利害,不料虚实,不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量与不量,料与不料,度与不度,奚以异?唯亡所量,亡所不量,则全而亡丧。亦非知全,亦非知丧。自全也,自亡也,自丧也。(p. 212)”我服膺波普尔对社会科学任务的界定,探索人类有目的活动的非预料社会后果。在社会中,人的行为往往有非预期后果。该书举这样例子,“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p. 267)”也有几分道理。

 

在怀疑论者看来,理无常是,随条件变化。条件的时间维度,该书就称为“时”。“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p. 245)”与时俱进,是种智慧。

 

怀疑论的必要性还在于偶然性(“俏”)的广泛存在。“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俏之际昧然。于俏而不昧然,则不骇外祸,不喜内福;随时动,随时止,智不能知也。(p. 211)

 

总体上,独断论往往导致错误和失败。该书写道,“心将迷者,先识是非。(p. 133)”我看可以改写为,“心已迷者,必执是非。”

 

我自己或许也是倾向于怀疑论,而反感独断论。读《列子》的愉悦感,或许就是与其中怀疑论思想的共鸣。这种理智的愉悦感,与读哈耶克的《科学的反革命》和《致命的自负》之类书的快感很接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11279.html

上一篇:柳州夜景之桥影
下一篇:柳州某宾馆庭院
收藏 IP: 116.232.1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