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万,46万,50万,52万,来自上海地铁、公交、手机、电视等各种公共传媒的世博园入园人数,以最及时的速度刷新着;园内人潮层叠,穿梭如织,五个片区分别集聚的观众已经难分疏密;不辞辛劳的人们投入摩肩接踵的喧闹,尽力追捕供自己汲取、消化、理析、评判的现代素材;博览会这个现代化进程的标志物,逐页展开其固有的大叙事。
走进世博会,成为与世博观展人潮同步的一分子,并非一件难事。因为自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诞生之日起,参展观众、建筑规模、展品数量即成为衡量展会的基本指标,往后历届迭创新高。获得现代生活的人们需要聚焦现代化今生来世绩业的世博会,世博会培育着感恩现代化的芸芸众生。世博会同样属于古典艺术的信仰者或钟情者,不过,以古典艺术的目光和心灵审视有赖机器的现代艺术,他们确是世博人潮之外不邀时赏的一类。恋旧也好,保守也罢,开创20世纪现代设计、工艺美术新方向的威廉·莫里斯,却是从不满于19世纪世博会机器产品的美感缺失与章法错乱开始的。
1851年,首次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举办。当时的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明统治下,工厂与商人努力经营出一座“世界工厂”,从国家到私人积累的财富远远超出以往任何时候,工人们疲乏过劳是另一回事,资本家踌躇满志地扩张事业版图,对博览会怀有新鲜趣味的阶层,“沉浸在一派平凡庸俗而又自鸣得意、充满乐观情绪的气氛之中。”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艺术以“秀媚甜俗、浅薄空虚的匠气”,写出资本主义旗开得胜的锦绣前程。机器工业取代中世纪行会的手工技艺,是时代前行的必然,也是世俗众生随波逐流之所向,英国的社会心理上下皆然。
当时年仅17岁的威廉·莫里斯(1834-1896)参观了伦敦博览会,手工制作情趣、绘塑艺术训练、高尚而完善的教养已将他培养成一个敏锐的洞察家,莫里斯关注全新工业产品的美感,特别是转由机器生产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工艺之美。从机器镂刻的传统银质餐具、工业设计师设计的装饰图案中,他看透第一代机器制工艺品形似却无神采的粗劣品质,以及不依章法而杂乱的工艺逻辑,匆促、均一、批量制造的机器产品败坏了历经千年心手磨砺的手工技艺。真正的艺术脱胎于手工技艺,他更加倾心手工艺传统,转向师从斯特里特学习建筑学,特别是哥特式建筑技法。
在莫里斯看来,社会迫切需要将工匠转变为设计师的艺术家,而不是工业化时代矫饰无根的艺术家,他们剥夺了工业产品本应具有的美感,却又抛弃了艺术家手工传统的本分。此后,莫里斯在英国发起复兴手工艺术的“工艺美术运动”(1880-1910),成立“永久保护全国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美的土地与建筑”的信托组织(1877),开设绘画、雕刻、家具与铁艺制造工厂,从事壁纸、织物、挂毯、书籍排版、装帧等平面设计,将诚实、直率、自然的工艺精神融入其中。莫里斯执著于植根手工技艺与大自然激发灵感的艺术方向,深入人的自然生活,与现代工业文明始终保持谨慎的距离。1889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建成标志性建筑艾菲尔铁塔,以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对此,55岁的莫里斯表示,“非去巴黎的话,我只能站在艾菲尔铁塔下面,以免看到那丑陋可怖的怪物。”莫里斯在有生之年一直置身世博会潮流之外,艺术的天性、艺术家的个性因而得以保存,化作孕育现代设计的基因。
世博会159年的历史瞬间,与现代化进程一样,伴随着对手工技艺、过往传统等历史资源不同程度的取舍,历经替代、覆盖、走近、挽留、融会等种种态度转变。在围栏面积3.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从100多座各式建筑到室内展陈物品,围绕传统与现代的主题,个人兴趣与关注点各异的参访者,基本可以实现各取所需:现代高技派的先锋竞技,未来派的生态畅想,古典主义的细密严整,传统手工技艺的古朴沉静,抑或融入现代成分的自然挥洒,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手工技艺同台呈现,自然生态的传统技法应用于场馆营造(工艺品质仍待完善),之于莫里斯对世博会艺术的失望与远离,不能不说是一个迟到的进步。地方文化、历史传统与城市现代化的共生策略,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案例馆、城市未来馆集中展示的主题,指明未来城市现代化深度发展的方向。上海世博会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至少现代化先行者修正过失的种种举措,永远应该成为后进者慎加避免的无价收获。如同布罗代尔揭示的事件“爆竹”与历史长河包容的基本事态的关系,世博会繁华耀目的烟花散去,随之汇聚的中国现代化转型--这一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才会渐露真容。
(1851年伦敦大博览会:章法错乱的地毯图案,引自尼.佩夫斯纳著)
(1861年莫里斯设计:雏菊母本纹样,引自尼.佩夫斯纳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